孙维韬:敌人把所有的部队啊,包括指挥所绑在船上,一打都跑掉了,而且不能包抄,也不能歼灭。
王凯捷:而且他那个兵舰可以把炮打到陆地,远程射炮把你这个工事给你摧毁了,这个两面夹击,所以对咱们这个(部队)造成很大的威胁,所以后来他们这个战士讲嘛,打塘沽得不偿失,也劲使不上。
解说:很明显,眼下用3个纵队的兵力攻打塘沽,不仅面临很大的伤亡,而且很难速战速决。距离中央规定的攻塘时间还剩两天,事不宜迟,攻塘部队迅速把这一情况上报给东野总司令林彪,对于接到的报告,林彪并没有表示意见,只是把他们的电报专发给中央军委。随后又派出参谋长刘亚楼,到塘沽前线做进一步的实地考察。
孙维韬(刘亚楼秘书):他(刘亚楼)对林彪是言出法随的,只要林彪定了以后,他能坚决落实的,而且不遗余力地落实,而且是没条件创造条件,来落实的他这么一个参谋长,所以林彪对他非常欣赏。
解说:对塘沽前线考察后,刘亚楼发现攻打塘沽的条件确实不成熟,而攻打天津,不仅能防止天津守军通过海上南逃,而且城市攻坚战又是东野部队擅长的,全歼天津守敌把握更大。但是当刘亚楼想要把想法说出来时,他却犹豫了。
孙维韬:刘亚楼当时啊,当时他跟我讲,他说他思维很矛盾,因为什么呢?下边这个执行部队否定了中央的决策,这个是很大的问题,这是非同小可的问题,因为他们作为指挥员他们明白这个道理啊。 解说:最后,刘亚楼决定先把调查的情况,和转而攻打天津的想法向林彪报告。
孙维韬:林彪听了以后说很有道理,刘亚楼说林彪他一首肯以后,他心里头就已经想差不多了,因为林彪他这个人,他不轻易地表态的。
解说:就在这时,林彪突然收到了一封给解放军支招的信,信中写到,贵军何不攻打天津,攻我两沽,伤亡必大。极具戏剧效果的是,写这封信的的不是别人,正是塘沽指挥官侯镜如。
窦文涛:侯镜如,说来话长,除了他国民党这身份以外啊,他在黄埔军校读书的时候,曾经加入过共产党,而且还是周恩来的得意门生,周恩来当年校领导啊。咱知道,南昌起义,那是周恩来的杰作,号称是打响了中国革命的第一枪。可是谁打的这第一枪,跟您说,打响这第一枪的啊,还正是侯镜如当年率领的那个连。
30年代初,因为党内的特务叛变,当时这中共中央匆匆忙忙是撤离上海,侯镜如那时候,就是共产党嘛,但是从此跟组织上脱离了联系,后来啊,几经周折,他投了国民党了,因为抗战当中啊,战功卓著,又是出身黄埔的,所以呢,就受到蒋校长的提拔重用。
抗战胜利以后呢,中共跟侯镜如又取得联系了,这暗中啊动员他起义,辽沈战役当中,侯镜如率部作为东进兵团,他负责打通塔山。但是,就在塔山即将得手的时候,他呀,找借口,是我补充,休整,结果是给了东野一天的准备时间。所以呢,这东进兵团无功而返,他起这个作用。
平津战役打响以后,中共地下党又派人联系侯镜如,这次又有活了,你啊,率领塘沽守军起义。侯镜如虽然倾向于起义,但是,这塘沽的军队,大多是蒋介石的中央系,侯镜如不能完全控制。所以你要起义啊,难度很大。 怎么办啊?他就给林彪写了封信,这封信建议攻打天津。也许林彪真是从这封信里得到启发,坚定了攻打天津的信心。
解说:12月29日,林彪和刘亚楼致电中央军委,把放弃攻打塘沽转而攻打天津的情况,向毛泽东作了汇报,在报告中还提到“东野原在两沽附近的部队,已大部达到天津附近”从这个意义上看,这封“先斩后奏”的电报,与其说是一份战况建议,不如说是一份情况汇报。 孙维韬:报告发出去以后,刘亚楼说他心里还是忐忑不安的,他不知道中央会有什么表示,不知道毛主席能不能同意。 解说:毛泽东在收到天津前线司令部发来的电报后,迅速复电,放弃攻击两沽计划,其中5个纵队准备夺取天津是完全正确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