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人物 > 古代人物 >

李煦是什么人?康熙帝为什么要揪着他不放


    李煦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
    历朝皇帝中,如果说具有非凡的科学素养的,大概也只有康熙一人了,后者在天文、气象、数学、测绘、治河、音乐等方面无不精通,确实令人叹为观止。
    当然,作为一国之君,康熙最重视也最持之以恒的还是农业,尤其是水稻试种。在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所编的《李煦奏折》及《江宁织造曹家档案史料》中,即有大量相关记载。
    康熙试种水稻大约在康熙二十年前,其在丰泽园试种成功后,又在热河行宫再次试种,均获得成功,这就是《红楼梦》里所说的“御稻米”。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为了推广这种双季稻,康熙特赐苏州织造李煦“御稻谷子一石,”后者分出四斗,自留六斗试种六亩五分田。
    
    按:据李煦报告,总河臣赵世显请去谷种五升,两江督臣赫寿、江宁织造臣曹頫各请去一斗。又苏州乡绅原任工科给事中臣慕琛、原任大名道臣陈世安、侯选知县臣王斌各请去五升,以上共发去四斗。
    根据李煦的报告,其于四月初十日插秧,七月十三日收谷十八石二斗五升,平均亩产二石八斗。二季稻则于七月二十八日插秧,但每亩收谷不满一石。
    康熙接报后,认为早稻插秧过晚而影响了二季稻,于是批示说:“凡所种至立秋后未必成实”,“四月初十种迟了,京里的六月二十日已得进矣。“
    次年,李煦又试种了五十亩,第一季每亩收获三石七斗,第二季种了四十五亩,每亩收获一石五斗,两季共收稻谷二百五十余石,由此算是大获成功了。
    在李煦的成功经验下,之后数年浙江巡抚徐元梦、江西巡抚佟国勷及苏州乡绅耆老百姓与两淮商人等也来请稻种,均取得不错的收成。
    尤其在江西,巡抚佟国勷以五石稻种收获六十五石,平均亩产二石六斗。而继任巡抚白潢以“所剩一半稻种,仍在原田栽种,今又收得稻七十五石二斗。”
    这在当时,已是高产了。
    
    得知这些好消息后,康熙很开心地作诗一首:“七月紫芒五里香,近园遗种祝祯祥。炎方塞北皆称瑞,稼穑天工乐岁穰”(见《康熙御制文集》卷五十《畅春园观稻时七月十一日》)。
    由于江南农民对御稻“无不欢忭踊跃,传为异宝。凡有田产之家,俱闻风求种。”康熙看了非常兴奋,其特别指示:
    “凡来请种者,并皆发给”,“此种须广布江南,以便民生才好。不可花费吃用!”
    据统计,自康熙五十四年到康熙六十一年,李煦向康熙报告御稻种植情况的奏折多达21件,而李煦也基本每年都在试种,并报告其他人的试种情况。
    期间,多数年份收成甚好,但也有不理想的时候,如使用旧稻种、遇大风等不利的天气条件等。
    这时,身在北京的康熙往往要给予书面指示,令其改进,如下发新的稻种,并嘱咐其新旧种一起试种,以观察成效。这简直就是把李煦当成他的实验员了。
    
    此外,曹寅嗣子曹頫当时也参与了当时的试种,不过他的成效似乎比李煦要差不少。
    倒是在雍正年后,李煦被治罪时,其中即有一条:“李煦历年所种获得早熟红稻谷三千石内,现除存有一千零六石八斗外,其一千九百九十三石二斗,曾为李煦用去。”
    换言之,在康熙末年时,李煦试种御稻已经能够获得三千石稻谷,可见其播种已经很成规模了。可惜的是,因为用途不明,这也成了李煦的一条罪状。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