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陈知建记忆里,父亲对荣誉什么的,都看得特别淡。1955年授衔的时候,孩子们看着金光闪闪的军衔,问父亲授了个什么将,“他说,什么将?辣椒酱!芝麻酱!” 作为将门之后,陈知建最大的遗憾,是没有上过战场。“从军事学院毕业后,一直想去打仗。结果还没得到批准,仗就打完了。” 接受采访的前几天,陈知建送父母的遗骨回老家合葬。收殓骨灰时,在父亲第一位妻子王根英的遗骸中,发现了两枚子弹头。 “一个是日本九二式重机枪弹,一个是三八式步枪弹,弹头断了一半——近距离射击,子弹头就容易断。”
王根英当时是冀南军区供给部的指导员,日本鬼子来扫荡的时候把他们包围了,她跑出来时发现装着公款和文件的挎包没带,就挣脱大家的阻拦回去取包。回来的路上,牵着马的王根英在街上遭遇了日本人。 “从这两枚子弹上分析来看,她先是被重机枪打倒,日本人上来后可能是看她还有一口气,又近距离补了一枪。” “当年我父亲没有看到这两枚子弹头,现在这两个弹头,成了我们的传家宝了。” 补白 黄埔“三杰”
“三杰”是指黄埔军校一期学员中较为突出的三个人物:蒋先云、陈赓和贺衷寒。“三杰”的说法据说是后世一个作家“创作”出来的,但这三个人的确是黄埔一期学员中的佼佼者。
蒋先云1924年3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黄埔军校,毕业考试又是文武第一。他是中共黄埔特别支部的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在国共两党对优秀青年争夺激烈的情况下,从400多名学员中发展了80多人入党,包括后来成为共产党将帅的徐向前、王尔琢、左权、周士弟等人。他还倡议并积极联络组织了青年军人联合会,与国民党右派和当时盘踞在广州的反动商团进行了针锋相对且有理有节的斗争。蒋介石对其“爱之如手足”,校党代表廖忡恺认为他是“军校中最可造就的人才”,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说他是“军校中的高材生”。
贺衷寒1924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为第一期学员,11月任广州分校政治部上尉秘书。1925年12月,贺衷寒与缪斌等在广州成立“孙文主义学会”,贺任会长,与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青年军人联合会”对抗。当时他任军校入伍生总队政治部主任。他积极宣传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共政策,忠实于蒋氏“剿共大业”。 黄埔“四凶”
“四凶”是受黄埔军校右派分子攻击的四位著名“左派”教官,他们在当时都是富有极大爱国热情的教官。其中,邓演达和恽代英均在1931年被杀害,高语罕后来被开除党籍,张治中成为著名爱国将领。
邓演达1925年任黄埔军校教育长。1926年7月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随军北伐,指挥攻克武昌。他邀集黄埔军校进步学生组织的“黄埔革命同学会”,成为跟蒋介石嫡系组织的“黄埔同学会”相抗衡的团体,在军事上构成对南京政府很大的威胁。
恽代英1926年5月被党派到黄埔军校,任政治主任教官和中共党团干事。1927年1月到武汉,主持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工作,任政治总教官。
高语罕1925年12月任黄埔军官学校政治总教官。与陈独秀过从甚密,对陈独秀极表同情,思想逐渐靠拢。1929年11月被开除中共党籍。 张治中1926年7月参加北伐战争,先后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副官处处长、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教育长等。 国民革命军起源:黄埔建军
国民革命军,始创于1924年6月国民党之“黄埔建军”。1924年11月与12月,相继建立军校两个教导团。1925年4月6日国民党中央执委会第73次会议通过建党军案,将黄埔校军改称为党军,教导第一、二团编为党军第一旅。1925年6月正式定名为“国民革命军”。
1925年8月18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决定将所辖几种主要地方军名目取消,统一组建为“国民革命军”。初编为5个军,以黄埔军校学生军为基础组建而成的党军改为第一军,蒋介石任军长;建国湘军改为第二军,谭延恺任军长;建国滇军改为第三军,朱培德任军长;建国粤军改为第四军,李济深为军长;福军改为第五军,李福林任军长。国民革命军学习苏联经验,在军、师设立了党代表和政治部,党代表和政治部主任大多由共产党员担任,周恩来、林伯渠、李富春等人都担任了军党代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