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黄旭涛]节日文化的空间特点及其重建意义探讨——基于天津天后宫年俗仪式活动的调查(2)


    二、圣俗之间的宗教信仰空间:舍粥、拜太岁
    天后宫是天津影响力最大的宗教场所。天后宫供奉的主神是妈祖,此外还有佛教神灵如观音、韦陀,道教神灵如碧霞元君、龙王、斗姆、太岁、财神、药王,以及民间神灵如王三奶奶、挑水大哥、白老太太。民众通过周期性的祭拜活动,如祭典妈祖诞辰的皇会等仪式,向众神灵求子、求财、求福、求健康、求平安,满足多样化的心理需求。春节期间,相关的宗教信仰仪式活动依然是重点。
    (一)佛教活动:腊八舍粥
    天津有“报信儿的腊八”的俗语,腊八粥拉开了年的序幕,各大寺庙也于此日舍粥以纪念佛祖得道。历史上,天后宫曾经由佛教僧人管理,因此而沿袭了腊八舍粥的传统。1985年天后宫重修之后,舍粥活动得到恢复并断断续续延续至今。
    2016年1月17日(腊月初八)上午9点,天后宫照例举行了舍粥活动。当天不是公休日且天气寒冷,前来舍粥的人以宫南、宫北街上的商户和周边住户的老人为主。三五个六十多岁的老人舍到粥后便坐在旁边的碑廊里喝粥。一位大爷告诉笔者,他小时候家住娘娘宫附近,每年跟随长辈来舍粥祈福,形成习惯了,搬家后还坚持来舍粥,年年如此,必须喝到这碗粥心里才踏实。另一位老先生说:“每年的今天,这里都是熙熙攘攘的,很多人来抢福粥。说是‘福粥’,那就是说,喝了以后能有福,身体健康、事业成功、阖家平安……有些人来得特别早,就是为了抢到头一碗,感觉抢到了头福,也就是得到最大最好的福气。这粥里的粮食都是四方信众贡献的,等于说是分享了来自千千万万家的福气。不管信佛不信佛,信神仙不信神仙,很多人都来抢福粥,希望自己和家人都能幸福美好。”舍到粥的人们脸上洋溢着喜悦和满足,像真的祈到福气一样。一位刚才拜王三奶奶时神情悲戚的中年男子,正和一位中年妇女有说有笑地喝粥,刚才的悲情已烟消云散,这应该就是前往天后宫舍粥祈福的实际功效。
    和中老年人相比,年轻人参与舍粥仪式更多是出于好奇和凑热闹的心理。在2017年天后宫腊八舍粥活动现场,笔者曾见到几个二十岁出头的小伙子,他们是在“天津天后宫”的官方微博上看到“舍粥告示”过来的,此前他们对腊八舍粥的活动没有了解,当天过来参加活动完全是出于好奇和凑热闹的心理。他们将活动现场拍照上传到微信朋友圈,引发了点赞和询问。当问及以后是否还会来参加活动时,他们没有给出肯定的答复。
    可见,最初为纪念佛祖得道的腊八舍粥的仪式意义已经发生很大变化,虽然仪式还在宗教场所举行,依然以施舍众生为核心,但从民众角度看,这个活动已经演变成祈求神灵福佑的年俗活动了,对年轻人而言,这项活动甚至是带有新奇和娱乐色彩的。
    (二)道教活动:拜太岁
    天后宫属于道教宫观,道教仪式活动沿袭至今,其中,拜太岁是春节期间举行的重要活动。传说,太岁是掌管一年中人世间吉凶祸福的神灵,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极大,素有“年中天子”之称,所以民间有“不可犯太岁,犯之则凶”的说法。在天津,当年属相犯太岁的人要在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底前拜太岁、请太岁包、求平安符,以求得一年的平安顺遂。天后宫的元辰殿里供奉的就是斗姆元君和六十位本命神,这里是天津人拜太岁的主要场所。
    2016年2月1日(腊月二十三)上午,天后宫举行了拜太岁仪式,仪式由天后宫管委会主办,包括迎值年太岁、拜太岁、谢太岁的程序。
    早晨8点半,宫门刚打开香客就排成了长队,他们争相在各殿门前上香叩拜。值年太岁管仲的宝辇提前被工作人员从元辰殿中请到前殿旁,正殿前的月台上摆好了香案及供品,香案前布置有会场。9点,司祭人员请主祭人和陪祭人,即天后宫管委会人员,上月台恭迎值年太岁。工作人员将管仲的宝辇抬到月台上,司祭请领导为值年太岁披值年袍、佩值年绶带,之后,放礼花恭送值年太岁。工作人员抬着管仲的宝辇送回元辰殿,当宝辇穿过人群时,人们纷纷双手合十礼拜,随后簇拥着宝辇来到元辰殿前排队等候拜太岁。
    2016年冲犯太岁的属相有猴、蛇、猪、虎。犯太岁的人要请香、蜡烛及新春祈福包祭拜太岁。“新春祈福包”是一个金黄色锦囊,内装太岁福牌、五帝钱、平安符包、太岁星君疏文和太岁金各一份。尽管小小的新春祈福包的价格高达99元,但人们仍然表现出极大的购买热情,不仅自己购买还为不能到现场的属相犯太岁的亲友代购。
    上一年拜过太岁的人要在当年的腊月底前到天后宫里谢太岁,即感谢太岁一年中对自己的福佑。谢太岁要先请谢太岁包,即一个红色的长方形小纸盒子,外写“拜太岁组合金”,里面装有红纸和金箔纸做成的太岁衣、贵人衣、元宝、金银及寿金,同时要请香及蜡烛。然后在元辰殿内拜当年的值年太岁。最后焚化太岁包里的东西,一并连新春祈福包中平安符包里的黄符烧掉。
    虽然当天不是公休日,但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仍然能看到有一半以上是中青年人,还有家长带着孩子来拜太岁的情况。为了疏散人群,工作人员在正殿前后分别增加了两个香炉,香炉周围围满了烧太岁包的人。正月期间,还有市民络绎不绝地来拜太岁和谢太岁。由此管窥到现代人对拜太岁仪式的热衷程度。据访谈得知,大部分人并不清楚拜太岁是什么宗教派别的活动、其仪式流程及其意义如何,拜太岁的初衷更多是出于“宁信其有”的祈福的民俗心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