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纪行】特殊性与共同性:民族自治地方博物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表达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2:11:23 未知 陈蜀西 参加讨论
根据国家文物局公布的2018年度博物馆名录,截至2018年底,我国登记备案的博物馆达5354家,其中分布在民族自治地方的博物馆超过550家,绝大多数为国有博物馆。①当前,博物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具有收藏、保存、研究、展示文物等基础职能来满足其自身的运营与发展外,更有文化宣传、社会教育、公众服务的作用,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已然成为评价博物馆业务水平与存在价值的一大指标,而民族自治地方的博物馆因所在地的特殊性而更具有特殊的社会功用与象征意义。 民族自治地方博物馆事业进入快速稳定发展期 中国自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来,各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自主地发展具有民族形式和民族特点的民族文化事业,②通过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各项文化事业发展显著,博物馆事业进入快速、稳定发展的好时期,总体表现为民族自治地方的博物馆数量不断增加、类型不断丰富、规模不断扩大。在许多民族自治地方,博物馆已成为内涵丰富、象征地区之标志性的建筑空间。在此基础上,民族自治地方博物馆所举办的宣传展览、开展的教育活动也在相应的丰富扩展,随之而来的是当地民众对博物馆参与度与使用效率的逐渐提升。无疑,博物馆事业在民族自治地方的社会影响力与存在度是在逐步提高的,作为当地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象征工程,博物馆这一现代性语境中的文化事业在民族自治地方扮演着愈发关键的角色,发挥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等重要作用。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系统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多方面显著优势,“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显著优势”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③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形成的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是全国各族人民意识深处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与社会繁荣发展的根本认识之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④作为我国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前沿重镇,民族自治地方是有以单一少数民族长期聚居于一地、有以两个或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组成的自治地方以及以少数民族和汉族共同聚居一地建立的自治地方等形态,我国许多民族自治地方早已形成了居住环境上相互嵌入、社会结构上相互融合、思想文化上相互影响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格局,在此基础上,培养与增进各民族间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民族自治地方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显得更加必然而必须。 对于民族自治地方博物馆这一在民族自治地方具有特殊意义与价值体现的机构,探索其在培养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机制,不仅能将现有学者研究民族地区博物馆的文化职能与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为推进博物馆事业更好地发挥其职能提供理论指导,又可以使目前学界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国家治理的功能互通与体系互构的相互关系落地。 民族自治地方博物馆的特殊性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自治地方因其社会构成的差异性与多元性而具有特殊的社会生态环境,其中国家法律和政策都明确了规定了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并且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使少数民族享有更大的自主发展空间,与此同时一部分民族自治地方还面临着复杂敏感的政治生态;经济方面,近年来国家重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设立各项专用资金扶助民族自治地方发展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但民族自治地方大多仍然存在市场观念落后、经济结构不合理、城乡居民收入低、农牧业人口比例高、城市化水平低、基础设施薄弱且不均等复杂叠加问题;文化方面,民族自治地方因多民族聚居生活所形成的多元文化交流融合是其显著特点,呈现差异化、多元化、包容性等特征,在现实生活中,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过程中难免因缺乏了解引发误会和矛盾,又由于历史现实等多种原因,各民族发展进程不一致,导致在现代性与现代化方面存在明显差距;自然环境方面,民族自治地方大多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地域广阔,地理环境复杂,普遍存在自然条件相对恶劣,信息闭塞,生活、生产环境相对艰苦的问题。 处于以上特殊环境中的民族自治地方的博物馆,作为当地重要的社会公共文化设施,在民族地区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构筑民族共同体的心理基础与价值取向、强化多民族社会的凝聚力向心力、柔性而有力地让各族群众正确认识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方面,在倡导树立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良好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等方面具有重要而独特的积极作用。博物馆应积极将业务工作与国家、地方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等有关民族工作、意识形态宣传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进行分析研究,在政策指导的基础上充分全面地认识民族自治地方社会文化设施特别是博物馆,对于配合党和国家及地方政府做好地方文化氛围的营造、民族认同和国家观念的培育、意识形态领域的宣传输送等工作,形成基于国家政策层面的对民族自治地方博物馆工作特性的认识。 发挥民族自治地方博物馆的公共文化功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发展先进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在整个文化事业中,民族自治地方博物馆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关系最为紧密,承担着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的重任。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宣传教育举措与水平直接影响其引导观众走出自身经验的藩篱、理解并接受所宣传的思想和精神之效果。民族地区的博物馆要在其外部环境、内部条件以及观众需求都发生变化的背景下,首先要做到的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展览、知识性和趣味性强的社会教育活动来激发博物馆的活力,发挥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的职能。因此,博物馆在展览策划方面应转变思路、研究创意、开拓创新,这是新时代博物馆展览发展的根本,更是博物馆社会教育深度和多样化发展的基础。 针对如何宣传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之理念,如何培养观众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如何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博物馆应从博物馆展陈叙事表达的方式与路径、博物馆藏品文本阐释的方法与技巧、博物馆中文化与意义的解构与重构、博物馆观众教育与观众认知特征、民族地区博物馆与民族类博物馆形式设计与内容设计特性等博物馆行动策略与操作经验着手,充分考虑民族自治地方博物馆之特殊性,研究博物馆如何传播和培育国家观、民族观,积极探索博物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空间与作用机制。将博物馆学和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融入展陈个案,在国家民族工作相关方针政策的背景下,研究组织整合各类资源,充分发挥民族自治地方博物馆在作为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工具、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作为超越地方的多民族象征体、作为国家工程的地方象征以及作为体现民族区域自治特别是文化包容性与多样性的重要载体之功能,在培养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发挥实际效用,促进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繁荣发展。 发挥民族自治地方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功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博物馆做任何展览都是为了实现博物馆教育职能的发挥,展教始终是一体化推进和发展的。博物馆教育具有实物性、场景性和非正式性等特点,相较于其他教育途径,博物馆教育的优势在于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可视化,能够运用实物、展陈手段和宣教人员搭建起观众与知识之间的桥梁,能够在一定的空间中依据线性时间或者打破线性时间而整合教育资源,能够根据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性教育活动。民族自治地方博物馆应充分发挥自身宣传教育职能优势,在民族自治地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中积极发挥能动性。 民族自治地方博物馆要以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华民族为大背景,即通过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展现,强化多民族合一的中华民族一体感、存在感和价值感;通过对中华民族之民族气节的展现,突出各族人民所共享的中华民族之文化传统、信仰追求、文明准则、价值尺度及优秀品质等。对于以上较为抽象的知识信息,博物馆应发挥优势,充分利用照片、图例、影像资料等,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和人物,尤其需要注重与当下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博物馆所在民族地区的发展相结合,与观众的日常生活相结合,拉近抽象的宏大知识与参观者的距离,从而产生共鸣与知识的内化。 民族自治地方博物馆要大力挖掘多民族所共建共享的文化资源,组织策划主题性的反映多民族共同创造、不断发展的文化现象及文化要素的展览活动。不同民族由于族源关系以及在长时段的历史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了许多超越某一民族甚至多个民族所共有共享的文化现象和文化要素,包括文学史诗、神话传说、英雄人物、宗教信仰、节日庆典、饮食习俗等,例如广泛流传于藏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纳西族等民族地区的史诗《格萨尔》,又如为汉族、壮族、苗族、瑶族等多民族共享共度的传统节日“三月三”等,都是典型的根植于各民族内部并长期共同传承、共同享有的文化资源。博物馆应不断发挥这类文化资源所具备的文化认同与价值整合功能,深挖这类文化资源历史可循的、天然存在的民族共同体之教育意义,集中呈现文化资源的共享性与共通性,以鲜活的例证刻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自治地方博物馆应多展现近现代以来,为争取民族独立与实现民族复兴,在与帝国主义侵略相斗争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各民族英雄人物与英勇事迹,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各民族和在本地区所生活的民族涌现出的为国家、为中华民族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事迹。可以以故事为展览线索,采用“带有弧度的故事线”的层层递进,生动鲜活地讲述各民族儿女为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而共同努力奋进的动人故事,以榜样的力量和同胞的共情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用博物馆的故事引导出观众自己的思考与感受,从而激励他们的民族历史记忆与民族自豪感,进而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 民族自治地方博物馆可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博物馆进校园、进社区等方式,拓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路径与受众范围。近年来,博物馆面向社会主动“走出去”的工作开展方式越发常见,而民族自治地方具有众多民族属性鲜明的民族中小学校、少数民族聚居小区、多民族共居社区等社会单位,博物馆组织相关的流动展览、讲座课堂、志愿者宣讲、知识问答等参与性活动进入到这些地方,既拓展了博物馆的常规业务与社会影响力,又能更大范围的将民族团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播撒开来。同时,对于学校来说,形式多样地在民族自治地方民众的国民教育环节中开展民族知识教育可以丰富教育手段;对于社区来说,协助其营造良好的民族团结氛围、提供各民族居民增进了解的机会、助力其构筑各民族居民共建共享的和谐家园。 综上而言,一方面,博物馆作为社会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其对民族地区尤其是民族自治地方在社会文化发展方面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是对博物馆学在研究博物馆社会职能方面以及民族地区博物馆功能研究的一种重要补充;另一方面,在国家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的当下,以博物馆事业为切入点探讨民族自治地方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建构,不仅使民族自治地方社会公共文化设施在强化民族认同与公民意识、筑牢各族群众共同心理基础等方面应该发挥的作用及其机制更加明晰,更为民族自治地方深化柔性社会治理能力提供一种新的工作思路。同时,博物馆所具备的宣传教育职能优势,在对中华民族及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可视化、多样态展示,对多民族所共建共享的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与集中呈现,对中华民族独立与复兴事业中各族英雄人物及英勇事迹的展现传颂,对博物馆进学校进社区,让越来越多的公众开始参与博物馆各项活动等教育途径的充分运用,使民族自治地方博物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不断促进文博事业蒸蒸日上。 注释: ①国家文物局网站: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2018年度全国博物馆名录的通知. http://www.ncha.gov.cn/art/2019/9/25/art_2318_42674.html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三章第三十八条 ③人民日报评论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我们的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人民日报,2019年11月14日 ④新华网:(授权发布)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9-09/27/c_1125049000.htm 参考文献: [1]徐贲.全球化、博物馆和民族国家[J].文艺研究.2005年第5期 [2]徐小霞.作为治理技术的博物馆——托尼·贝内特的博物馆政治思想[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 [3]李山.文化空间治理:作为文化政治的行动策略[J].学习与实践.2014年第12期 [4]赵超、青觉.象征的再生产:形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个文化路径[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年第6期 [5]雷虹霁、潘守永.民族地区博物馆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评述[J].东南文化.2012年第4期 【本文系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研究类项目“民族文物保护性利用与数字化建设——以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为例”(2019SQN46)】 (作者系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多民族文化共生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下一篇:民族信任的内涵、特征与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