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间说史 > 野史秘闻 > 野史趣闻 >

42年河南大饥荒中为何没有地主乘灾兼并土地

冯小刚电影《一九四二》热映,带动了全国媒体对1942年河南大灾荒的追忆和挖掘,让这段差不多已经尘封半个世纪的历史重见天日。但我发现,大家只是追寻灾荒的起因和惨状,只是关注灾民从哪里来和到哪里去,却始终没有人注意到那么多灾民是怎么解决居住问题的。

灾荒的起因是什么?是1938年花园口被炸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使我的老家豫东平原遍地盐碱,使黄河南岸蝗虫蔽天,同时也是因为国民党政府上苛下贪,征粮过重,贪污过多,夺走了老百姓仅有的救命粮。当然也跟时局有关:日军侵华,交通阻断,基层官吏即使不贪,救灾物资也很难及时运到灾民手里。

灾民从哪里来?开封、郑州、洛阳、南阳、新乡、驻马店……大半个河南都在逃荒。当时河南三千万人口,至少三分之一都在流亡,这其中也有我的二爷李春荣,他一路乞讨去湖北襄樊投亲,新中国成立后成了襄樊农场的职工。但是绝大多数灾民逃亡的方向不是湖北,而是顺着陇海铁路一路向西,有的在途中饿死,有的在西安定居,有的西出咸阳来到宝鸡,还有的从咸阳下火车,爬上咸(阳)同(川)铁路上缓慢行驶的运煤车,一路向北抵达铜川。

粗略估计,逃荒的河南灾民有一千万,逃到陕西的有六百万,而最后定居在宝鸡和铜川这两个地方的灾民,至少有三百万。前些年老有人问:宝鸡为什么号称“小河南”?铜川煤矿的矿工为什么会讲河南话?原因无他,就是因为当年逃荒过去的河南灾民太多了。

宝鸡和铜川都是小城市,人口原本稀少,可是1942年以后呼啦一下子涌过来那么多河南人(其实早在1938年黄河决口以后就有河南灾民逃往宝鸡了),城里和近郊的乡村自然变得拥挤起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