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术大家董仲舒求雨之术,热疯了的可以学习一下!!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09:11:51 历史之家 佚名 参加讨论
说到“求雨”,大家一定不屑一顾,认为这是一种封建迷信活动,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地球人早就不搞那一套了。与其“求”,还不如向天空打上几炮,直接找老天爷要雨来得直截了当。 不过吧,我要告诉你,“求雨”可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Low。“求雨”是我们的传统文化精髓,自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理论,两千年前的儒学大师董仲舒就曾在自己的“政治哲学”著作《春秋繁露》中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董氏求雨法的核心理论思想是:阴阳;至于求雨的具体办法、步骤,一言以蔽之——男男女女在一起,然后,不可描述。 既然都不可描述了,你硬要去描述,尽管咱们是一本正经地在弘扬国学,阐述儒家思想精髓,但会不会有浅薄无知的人说这是在诲淫诲盗,传播封建迷信思想呢?所以,我一直在犹豫要不要写这篇文章。 但最近南方大面积高温,特别是重庆,实在是热得离谱,连续十几天的40度高温,整个城市都快融化掉,媒体都已经热哭、热跑了好几拨非洲人,却还不见下雨、降温。所以,我觉得我还是有必要跟大家好好讲讲董氏求雨法。既然专家们不打炮增雨,萧敬腾也不来开演唱会,我们只能自救。 董仲舒是个大儒、纯儒,有“董子”之称。众所周知,在我们的历史上,凡是能被后人称作“子”的,肯定都是牛逼哄哄的大人物,是他们所在时代绝对的重量级“大V”。比如孔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等等等。他们必定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我们普通人,顶多就被人叫叫“小子”不过了。 这个董仲舒就是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的那个大儒。汉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并用皇权的力量推动整个社会尊崇儒教,让儒家思想得以在以后的两千年中与政治完美联姻。 不过,我们今天不说儒家,只说“求雨”。 话说汉武帝执政的后期,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时代,尤其旱灾特别多。元封年间(前110年—前105)持续四年旱灾,元封四年尤甚,史书记录“民多暍死”。注意,“暍”字读ye,一声,就是太热,中暑死了。 你瞧,这阵子重庆人民的命是空调给的,全市人民都在感谢空调的发明者开利。在两千多年前,没有空调、电扇,没有藿香正气液、十滴水,甚至连自来水都没有的时代。天不下雨,天不刮风,天上只有大太阳,老百姓便只能悲惨地“暍死”。热衷于穿越,觉得强汉盛唐无比美好的人们请自觉关掉空调电扇,到户外呆上一阵。 由于旱灾频发,汉武帝在公元前100年改年号“天汉”,是有祈雨之意。不过,天汉、太始、征和年间,也就是公元前100年到汉武帝去世这十多年,汉朝的百姓面对的仍旧是连年旱灾,之后又是连年蝗灾。因此,史书中汉武帝时代频现“人相食”的记录。 天气这么热,旱灾这么严重,于是,董氏求雨法也就有了用武之地。 关于求雨的具体方法,什么斋戒沐浴,什么烧猪尾巴烤公鸡,什么埋好死人尸骨之类的活动铺垫我就不细说了,相信大家都不感兴趣。要有人真感兴趣,自己去读读董子的《春秋繁露.求雨》。 求雨的关键是什么?根据董仲舒的阴阳之说,当然必须得闭阳纵阴。那要怎么才能闭阳纵阴呢?《春秋繁露.求雨》中说“凡求雨之大体,丈夫欲藏匿,女子欲和而乐”。所以,求雨时必须“禁男子无得入市”。就是说男子就不要出门,去市场瞎晃悠了;而要把女巫们集合在集市里,让她们开开心心地满大街乱跑。当然,最为关键的还在于“令吏民夫妇皆偶处”。怎么个偶处法,这就属于不可描述、少儿不宜的内容了。如果天下人都在啪啪啪,老天爷看了也来了兴致,当然就能行云布雨,求雨成功了。 如果雨下得太多,想要止雨怎么办?不要担心,两千年前董大师就给我们指出了明道。《春秋繁露.止雨》中说,“雨太多……禁妇人不得入市”。这下是要闭阴纵阳,所以,女人就不要出门晃荡了。更为重要的是“官吏千石以下,夫妇在官者咸遣妇归”。俸禄在千石以下的官员和普通老百姓就不要去做那些不可描述的事情了。当然,你级别够,是千石以上的厅局级高官,更或者,你就是皇帝本人,那么,你想怎么不可描述就可以怎么不可描述,老天爷也礼敬你三分。 学博中西的“清末怪杰”辜鸿铭先生这样说:“必须承认,就中国人的智力发展而言,在一定程度上被人为地限制了。众所周知,在有些领域,中国人只取得很少甚至根本没有什么进步。” 文化学者鲍鹏山先生则说:“一种文化中有一些很荒唐的东西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些荒唐的东西竟成为该种文化的根基。” 我才疏学浅,不敢下任何结论。不过吧,董氏求雨法,至少很中国,很特色,比那些说是要给某个城市装个大空调,隔了几年却说,不好意思,空调装反了有意思些。起码,能博人一笑。 好了,董氏求雨法介绍完了。相信大家一起努力,雨,也就不远了。 延伸阅读: 董仲舒简介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汉族,汉广川郡(今河北枣强县王常乡后旧县人)人。专治《春秋公羊传》。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为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串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 他提出了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重要儒家理论。其后,董仲舒任江都易王刘非国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任胶西王刘端国相,4年后辞职回家,著书写作。这以后,朝廷每有大事商议,皇帝即会下令使者和廷尉前去董家问他的建议,表明董仲舒仍受武帝尊重。 董仲舒一生历经四朝,度过了西汉王朝的极盛时期,公元前104年病故,享年约75岁。死后得武帝眷顾,被赐葬于长安下马陵。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孔子语录 孔子被尊称为什么?
- 下一篇:孔子不耻下问篇:七岁的老师项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