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会战失败的原因 淞沪会战若干问题分析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06:11:34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导读:1937年“8.13”淞沪会战被认为是中国走向全面抗战的标志,在这场时间长达三个月惊天动地的会战中,中日双方动员兵力超过一百万人(日方动员兵力约25万人,伤亡4万余人;中方动员兵力约75万人,伤亡25万余人),蒋介石以最精锐嫡系部队的惨烈战斗牺牲换来西方国家对中国坚强不屈抗战精神的敬重,也使得共产党以及各路军阀对蒋介石领导抗战真正产生信任(以往为提防蒋介石利用抗战消灭异己,各路军阀更多采取敷衍应付态度);更重要的是,淞沪会战将日本“三月亡华”的狂言彻底粉碎,也将日本拖入战争泥沼。 1937年8月13日晨9时15分,日舰重炮向我闸北轰击。日海军陆战队一部,由天通庵及横浜路方面,越过淞沪路冲入宝山路,向我驻西宝兴路附近的保安队射击。我军为自卫计,予以抗击。“八·一三”淞沪抗战由此开始。 地面作战经过及若干问题分析 一、双方战前战略态势分析 1、双方兵力与战力: 中国军队方面:总兵力约五万人 A、陆军:八十七、八十八、卅六师、独二十旅、上海市警察总队、江苏保安团队、炮兵二团又一营。 B、海军:各式舰艇约十艘。 C、空军:可支援战斗之飞机约二五0架。 日本方面:地面总兵力约一万五千人。 A、陆军:步兵一个大队约二一00人,在乡军人约叁六00人。 B、海军:舰艇叁十多艘,陆战队约叁二00人,另抽调舰艇人员约叁千人加入陆战队。 C、空军:约有百馀架新式飞机。 就兵力数量而言,中国军队优於日军约二倍以上,但日军战力火力较强。 2、双方兵力位置: 日军可由长江口南岸及杭州湾北岸实施两栖登陆,然後突穿中国军队两翼阵线,师於京沪线上,截断中国军队补给线及退路,并完全包围中国军队。 中国军队临江面海,无处可突穿,也没有足够的打击兵力,乘日军於两翼登陆处於分离之际予以各个击灭。 3、双方兵力与其补给线之关系: 中国军队主要基地在南京,补给线主要为京沪线及嘉兴─吴兴─南京之线,补给线与作战正面垂直,但受日空军干扰。 日军基地在我国东北及其本土,其补给线甚长并经海上运补,但可获其海空军掩护,安全无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