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徐达之死 浅析徐达不可能因蒸鹅致死的原因(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07:11:32 历史之家 佚名 参加讨论
二、蒸鹅一说的不可信 熟知明初历史的历史学者一听便知“赐鹅”一说是后人编拟,吴晗所撰《朱元璋传》无非为迎合当时政治形势和提高趣味性,才将此事收录其中。笔者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此事的荒诞。 首先从中国传统中医的角度来看,蒸鹅是否为“发物”尚且存在争议。传统医书最为著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鹅气味俱厚,发风发疮,莫此为甚,火熏者尤毒。”然而《饮膳正要》以及《随息居饮食谱》中均认为鹅肉性温平,与葛根类似,补虚益气。 此外中医典籍中就对鹅肉有过争议,在《本草求真》中早有记载:“鹅肉,按书有言味甘性平,有言味辛性凉,有言气味俱厚而毒,有言服则解热解毒,有言服则发风发疮发毒。”可见鹅肉是否为“发物”尚不能明确,因此徐达吃鹅肉致使痈疽病发,从基本原理上就并不能解释通顺。 三、朱元璋绝不会杀害徐达的原因 其次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朱元璋是不可能杀害徐达,或者说在当时那个时间节点绝不会谋害徐达。 徐达自至正二十三年追随朱元璋起兵反元,披荆斩棘、南征北战数十余年,一直作为朱元璋绝对亲信和主力,他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从未有人能够替代。即便朱元璋的亲侄子朱文正曾经密奏构陷徐达有反意,朱元璋也对其忠诚和能力深信不疑。因此,从感情上来讲朱元璋逼杀徐达并不能成立。 对于政治人物探讨感情未免过于幼稚,但即便从政治利益角度而言,纵然朱元璋心忧徐达功高震主,也绝不会在此时对徐达下手。 前文笔者曾经写过洪武五年的北伐岭北一战致使失利,此战过后明廷调整了对蒙元残余势力的作战方略,将主要手段从军事打击转为政治拉拢。但不甘心的明廷时刻准备再次对元发动致命一击,而徐达作为北境最高军事统帅,一直在边塞统筹军众、以备元患。 自洪武五年大败之后的明廷转变主要策略休整将近十五年,积攒绝对优势后的朱元璋迫不及待的于洪武二十年九月至二十一年四月,发动灭亡蒙元汗廷的大规模军事进攻。此时的徐达已经逝世两年,此战由其手下大将蓝玉挂帅,一战斩杀北元太尉蛮子仓,受降北元贵族三千一百一十三人,军士七万、马匹近五万,其他物资官玺无数,北元之根基被彻底动摇。此后北元作为一个完整的政体便不复存在,可见此次作战影响之大。 倘若徐达不在洪武十八年病逝,此次北伐主帅自当仍由其担任,此次对元作战也不会因为主掌北境军政大权的徐达的去世,而将北伐作战部署延后。 因此在洪武十七、十八年间,徐达对于朱元璋对于明朝而言仍有相当大的作用,朱元璋绝不会在此关键时期自断手脚,空遗国恨。 至于为何蒸鹅一说为流传至今而且仍有大批信众,笔者认为除了清朝对前朝的刻意抹黑外,这与朱元璋后期的弑杀行为无不相关。 朱元璋在洪武中期利用“胡惟庸谋逆案”一事屠杀宰相胡惟庸九族,连同其亲家李善长全家七十余人尽数被害,其他被牵连功勋旧将数不胜数,连“淮西二十四将”中就有一半以上的将领因为此事被杀被废。而后“蓝玉案”更是残暴不堪。 朱元璋未能选择更为合适的方式处理功勋阶级,反而使用如此暴虐方式,这也就不能怪后人对其刻意指责和抹黑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