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部下买马桶、设道场对抗英国军舰大炮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1:11:28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1840年6月,英国船舰40余艘和4千余名士兵到达中国广东海面,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开始,双方打打停停,但浙江定海于7月初失陷。1841年元月,广东的大角、沙角炮台又被英军攻占。消息传到北京,道光皇帝荒忙派皇侄奕山为靖逆将军,户部尚书隆文、湖南提督杨芳为参赞大臣,调集各省军队1万7千人余人开往广东,与英军作战。 此时已古稀之年的杨芳是湖南提督,距广州最近,所以在3月初率先带领大批湖南兵勇进入广州。他是贵州松桃县人,行伍出身,曾是林则徐部下。他早年从军参与镇压湘黔苗民起义,升守备。嘉庆年间,随军清剿川楚陕三省白莲教起义军,又参与镇压河南李文成起义,升甘肃提督,道光初年,历任直隶、湖南、固原提督;在平定张格尔之役用计生擒张格尔,战功卓著,被封三等果勇侯,加太子太保衔;不久又因平定彝族起义而晋封一等果勇侯。鸦片战争爆发前后任广西、湖南提督。就在他进入广州之前,虎门炮台失守,关天培牺牲,英舰驶入省河,广州城直接在英军的炮火威胁下。这时,琦善已被革职,即将押解去京,关天培战死,而奕山、隆文尚未到任,杨芳以参赞大臣的身份主持了一个短时期的广东军务。杨芳武功赫赫,以善战闻名,所以他一到前线广州,当地民众如大旱之望云霓,据说所到之处“欢呼不绝”,当地官员也认为他是一道可以倚靠的“长城”,甚至已被解职、但仍居广州的林则徐还特地出面为这位老部下祭旗。 但3月6日,也就是杨芳到广州的第二天,广州城附近又有两座炮台被英军攻克。时人梁廷枬写的《夷氛闻记》记载,杨芳看到夷舰上的大炮总能击中我,但我却不能击中夷;我方炮台还是在陆地固定不动,而夷炮却处是在“风波摇荡中”的舰船上;我主夷客,种种条件都大大有利于我而不利于“夷”,但夷炮威力远在我炮之上,认定“必有邪教善术者伏其内”,于是广贴告示,“传令甲保遍收所近妇女溺器”作为制胜法宝。他将这些马桶平放在一排排木筏上,命令一位副将在木筏上掌控,以马桶口面对敌舰冲去,以破邪术。此事,《粤东纪事》也有记载,杨芳初到广州,“惟知购买马桶御炮,纸扎草人,建道场,祷鬼神”。3月18日,英军进犯,杨芳的这些招术自然完全无用,筏上副将仓皇而逃,英舰长驱直入,杨芳急将部队撤回广州内城,匆忙与英军“休战”。但在给皇上的奏折中,他却文过饰非,反称自己如何用计巧妙、英勇退敌。然而,杨芳在难得的休战期间并不积极备战,而是白天热衷于购买西洋钟表和其他洋货,“夜则买俏童取乐”,有时地方巡捕买不到“俏童”,便只得“将女子剃发,装跟班送进”。 在杨芳主持一个多月的军务期间,与英军实际没有进行过什么较大的战斗,4月14日,奕山、隆文与新任的两广总督祁贡同时到达广州。奕山等也实际“不知兵”,仍依靠杨芳出主意。几仗之后,清军大败,奕山等于5月末与侵略者求和,签订《广州和约》。在求和谈判中,杨芳很是积极,曾亲至城上与英方讲和,对英方要求悉数答应,按期交付了他们索取的“赎城费”洋元六百万元。所以《粤东纪事》说自杨芳到广州之后,“未打胜仗,鬼子之毛,未拔一根”,而“至今兵临城下,开库求和,欺君辱国,贻害无穷,此杨芳之大罪也。” 对杨芳的所作所为,当时就有人以诗讥讽道:“杨枝无力爱南风,参赞如何用此功。粪桶尚言施妙计,秽声长播粤城中。芳名果勇愧封侯,捏奏欺君竟不羞,试看凤凰冈上战,一声炮响走回头。”(《平夷录广东·感时诗》)还有人作对联嘲笑琦善、杨芳、奕山和广东巡抚祁贡道:“琦侯爷痛哭龙牌,杨参赞广收马桶,奕将军潜师赴敌,祁宫保出示安民。”(《入寇志·省中联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