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间说史 > 军史 > 古代战争 >

解析平津战役:平津战役中的蒋介石和傅作义(4)

为什么蒋介石要这样仰求傅作义呢?因为这时东北的卫立煌集团已被我军全部歼灭;华东的刘峙集团在杜聿明率领下,由徐州南撤,正被我军团团围住,将肯定会被我军歼灭。这样一来,国民党军队中能有点战斗力的部队,就要数华北傅作义集团了。蒋介石为了保存实力,东山再起,不仅想把他在华北的嫡系“中央军”撤走,而且还想争取傅作义的亲信部队一道撤走。事实上,当时要想单独撤走嫡系“中央军”,抛下傅作义的亲信部队,也是不可能的了。

我们认为,在战略决战阶段,蒋介石提出撤兵南逃的主张,是他作为国民党军队的最高统帅,洞察战争全局,分析对比双方力量之后,为了避免蒋家王朝的彻底垮台,而作出的具有战略价值的决策。蒋介石确能算是中国反革命阵营里的一名战略家。

这一决策的重要性表现在:

一、如果蒋介石的这一决策得以实现,无疑的会给蒋介石保存下来一支数量相当可观的军队。大家知道,我军在辽沈战役中歼敌47万余人,在淮海战役中歼敌55万余人,在平津战役中歼敌和改编敌军52万余人,三大战役共计歼敌154万余人。如果这样一支军队不是被我军歼灭,而是如数撤退到长江以南去,那么,蒋介石就可以依靠这支队伍,凭借长江天险,组织防卫,会对我军长驱南进,造成很大困难。

二、这时,在国民党内部,正有一部分人萌生以长江为界、隔江而治的幻想。美国政府眼看蒋介石政府腐败无能,出于不得已,也支持这一分治、实质割裂中国的主张⑦。更为微妙的是我们的国际友人苏联共产党竟然也要求我军打到长江北岸就收兵,以挣得“南北朝”的局面为满足⑧。蒋介石的撤兵主张正适应了上述国内外人士推行“南北朝”的政治局面的需要。

三、我党、我军是决不允许这种局面实现的。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我军势必要劳师远征,追击到长江以南去,与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我们相信,蒋介石的这个决策即使实现了,也不过是垂死的挣扎,无济于事。但是,仅就作战来说,我军就地歼敌,将比移师远征,所付的代价要小得多,胜利的把握要大得多,这是肯定无疑的。

四、我军移师远征到长江以南去与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还增大了美军直接出兵干涉的可能性。这正是这时蒋介石梦寐以求的事。大家知道,蒋介石原是得到美国的支持,才敢于发动全面内战的。当他遭到节节失败之后,深感仅仅依靠美国的武器援助已经不够了,他把希望寄托在美国的直接出兵干涉上,以及由此引起的美苏冲突上,即谋求中国内战国际化。所以,这时蒋介石到处都对他的部属讲,“第三次世界大战马上就要爆发,一打起来中共问题也就解决。”但是,实际上,这时的美国政府对蒋介石已感到失望,要想撤蒋“换马”又办不到,而不得不默认对中国大陆无能为力,正在考虑从中“脱身”。蒋介石则千方百计不让美国“脱身”。蒋介石为什么把青岛作为撤兵的中转站,通知傅作义,先把部队撤至青岛?原来,青岛除了和天津一样都是沿海城市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这时青岛驻有美国海军,撤兵可以得到美国海军的保护。蒋介石显然考虑到我军不至于攻打青岛,而冒与美军发生直接冲突的危险。如果与他的预料相反,我军攻打青岛,与美军发生直接冲突,正有利于他拖住美国,不让美国“脱身”的意图实现⑨。至于我军打到江南去,与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由于华东既是蒋家王朝的老窝,也是美国在华利益最多的地区,蒋介石所希望的美国直接出兵干涉的可能性也就要大得多。当然,这种情况在历史上没有发生。平津战役是以我军的战略意图全部实现而胜利结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