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历史学 > 历史名人 >

纪念护国运动100周年:“护国三杰”的情谊和胸怀


    1915年12月25日,云南通电全国:“誓与四万万同胞共生死,拥护共和,反对帝制”,首先举起护国义旗宣布独立,伟烈丰功光照史册。在轰轰烈烈的护国战争中,涌现出许多英勇慷慨的豪杰义士,为国家民族立下不朽功勋。其中,唐继尧、蔡锷、李烈钧三人,被誉为“护国三杰”。
    “旷怀举世皆兄弟”
    唐继尧、蔡锷、李烈钧三人,虽然籍贯不同,但年龄相差只有一岁,都出生于光绪八年或九年(1882或1883年),都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蔡锷比唐、李二人毕业时间和步入军界的时间都早,曾任广西步军第一标统(相当于团长)、广西讲武堂监督兼混成协协统(相当于旅长)等职。宣统三年(1911年),蔡锷到云南,任三十七协协统。此时,唐继尧任该协第七十四标第一营管带(相当于营长),李烈钧也在云南讲武堂任教官(武昌起义时,离滇回江西九江举事,1912年任江西都督)。虽然蔡、唐、李三人此时的官职高低不同,但都是日本士官学校的同学,都深受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唐继尧、李烈钧还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是地地道道的同志。
    唐、蔡、李三人情谊深厚。唐继尧与李烈钧同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炮兵科毕业,同为同盟会会员,二人在日本时就是要好的同学、亲密的朋友。宣统二年(1910年)五月,四川总督赵尔巽电邀在云南陆军讲武堂任教官的李烈钧入川,同在讲武堂任教官的唐继尧知道后,与李烈钧依依难舍,写了《五月送协和赴蜀》四首七言绝句相赠(李烈钧,字协和)。其一云:“盖世雄才谁与俦?只应砥柱作中流。登高一笑昆明水,江海蛟龙贮得不?”其二云:“肝胆交情赠宝刀,偕行旧谊咏同袍。龙骧虎踞山河壮,留与他年说二豪。”其三云:“苍生涂炭最堪怜,泪洒天涯又七年。宝剑同磨江户水,联床夜夜话中原。”其四云:“不必临歧作叹嗟,滨池蜀道尽中华。旷怀举世皆兄弟,处处江山总是家。”第一首诗称赞李烈钧是如同蛟龙一样的盖世雄才,云南地方狭小,就像滇池难容纳蛟龙一样。第二首诗说二人肝胆相照,志同道合,又在山川壮丽、藏龙卧虎的云南共事,留下了让后人传颂的佳话。第三首诗说都有忧国忧民的情怀,七年前在日本就互相勉励,立下拯救中华的壮志。第四首诗希望李烈钧不要因暂时分别而伤感,大丈夫四海为家,何况,无论四川还是云南,都是中华的国土。
    宣统三年(1911年)三月,即昆明“重九起义”前夕,唐继尧曾与蔡锷等人同游昆明昙华寺。当天,唐继尧写下了《三月与松坡诸君游昙华寺》七绝二首,可见起义前的唐、蔡二人已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了。其一云:“涤将心境净无瑕,照遍人间亿万家。不是阿侬偏太苦,四方多难忍看花。”其二云:“不出斯人又一年,莫将心事问青天。春风也感苍黎苦,红遍山山泣杜鹃。”这两首诗表达了唐继尧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希望有伟人出现拯救国民的情思,也含有要与蔡锷共勉,一道拯救中国的意思。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