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考古学 > 中国考古 >

牛世山:殷墟出土的硬陶、原始瓷和釉陶


    关键词:殷墟/硬陶/原始瓷/文化风格/来源
     
    1928年以来,殷墟考古中多次出土有商代晚期的硬陶、原始瓷和釉陶,近十多年所见尤多。在中国陶瓷史研究中,中原和北方地区商代的原始瓷向为学界所关注。由于相关发现较少,以往对商代原始瓷的特征认识还不太全面、准确,关于其来源等问题也长期未能得到解决。现在,殷墟的此类发现是中原和北方地区最丰富的,这使我们对殷墟的商代硬陶、原始瓷和釉陶有了更多了解,对中原和北方地区商代原始瓷的来源有了新的认识。
    据学界对陶瓷标本的观察和化学分析可知①,商周时期,用普通易熔性黏土制作的最常见的普通陶器含Fe[,2]O[,3]较高,烧成温度在800~1000度之间。硬陶和原始瓷的制作原料基本一致,皆非普通易熔性黏土,而是一种含Fe[,2]O[,3]较低的较纯黏土。普通陶器胎料的化学组成表现为中SiO[,2]、低Ai[,2]O[,3]和高熔剂RxOy(主要是Fe[,2]O[,3])的特点,硬陶和原始瓷则为高SiO[,2]、中Ai[,2]O[,3]、低熔剂RxOy(主要是Fe[,2]O[,3])的特点。由于后两者的制作原料中熔剂较低,所以比普通易熔性黏土可耐更高温度,其中硬陶的烧成温度一般为1100度左右,最高可达1200度,原始瓷的烧成温度一般在1200度左右。
    观察殷墟的相关标本可见,硬陶和原始瓷在胎料上与普通陶器明显不同,后者因使用本地常见的普通黏土(经检测分析为马兰黄土和次生土②)制作,陶质相对松软,陶色大多为灰、深灰色,部分为红色。相比之下,硬陶和原始瓷的制作原料由于非普通黏土,胎质显得更加坚硬、细腻,胎色也浅,前者表面没有施釉,后者有釉。原始瓷器的釉层很薄,部分标本的釉层与胎结合不紧密,或有脱落。尽管殷墟发现的硬陶和原始瓷比较少,但它们的这些特点易于掌握,很容易从大量普通陶片中辨认出来。
    以往对殷墟原始瓷的研究中,有些学者将原始瓷称为釉陶③。据有关介绍和对部分标本的观察可知,这类器物就是现在学界所公认的原始瓷器。那么商代是否存在釉陶呢?仔细对比殷墟的此类标本,发现确有一种带釉的陶器,其胎质坚硬,胎色为紫红色,器表外施薄釉,釉色或呈酱紫色(局部近黑色),或为铁灰色。其胎料为普通黏土,与硬陶、原始瓷的胎料有明显区别。所以,将这种用普通黏土制作并施釉的陶器归入硬陶或原始瓷是不合适的,应将其归入釉陶类,并为商代的釉陶确立一个明确的标准。
    殷墟发现的硬陶、原始瓷和釉陶,时代涵盖殷墟第一期晚段至殷墟第四期各个时期④(表一),三者在总体特征上表现为密切关联的一个整体。相对于出土数量多、有较多完整形态的普通陶器和青铜器,殷墟出土的硬陶、原始瓷和釉陶明显很少且大多为残片,公开发表的完整和可复原的器物不过数十件,出土地点有西北冈王陵区⑤、苗圃北地⑥、小屯北地和西北地(殷墟宫殿区)⑦、郭家庄东南地⑧、梯家口⑨、孝民屯⑩、孝民屯东南地(11)、刘家庄北地(12)、王裕口(13)等处,器类有瓿、豆、壶、钵、罐、器盖等。兹按不同器类分述如下。
    瓿 数量最多。质料包括硬陶、原始瓷和釉陶三种,但器形、纹饰多相同。侈口,窄肩或广肩,深腹或腹较深,圜底下接圈足。肩部上下附耳或鋬,圈足顶部饰镂孔。据肩的宽窄可分两型。
    A型:窄肩。据体形大小可分两亚型。
    Aa型:体形较大,口径大于20厘米。折肩很窄,肩近平或略斜。分四式,相对年代分别属于殷墟文化第一期晚段、第二期晚段、第三期、第四期晚段。形态演变轨迹是从高体深腹、体最大径偏上到扁体浅腹、体最大径在肩部。
    Ⅰ式:肩平或微斜,上腹鼓,最大径在中腹偏上处。F22-2∶3,孝民屯出土。硬陶。表面灰白色。上腹近肩处饰两组弦纹带,中间为戳印纹;近下边弦纹处有竖向鋬,上有戳印纹。口径24.4、残高8.6厘米(图一,12)。H8∶6,小屯北地出土。原始瓷。灰白色。仅剩圈足部分,圈足顶部残留镂孔一个,其特征与该式瓿的圈足相同。圈足径32、残高6.3厘米(图一,11)。
    图一 殷墟出土的硬陶、原始瓷和釉陶(第一期晚段至第四期早段)
    1.Ab型Ⅲ式瓿(M34∶3) 2.Ab型Ⅱ式瓿(M1278∶1) 3、8.Ab型Ⅰ式瓿(HPKM1380∶R000171、M26∶4) 4.A型罐(M5∶1319) 5.D型罐(M64∶8) 6、7.C型罐(M5∶319、M32∶4) 9.Aa型Ⅱ式瓿(PNⅢT8③) 10.B型罐(GM907∶15) 11、12.Aa型Ⅰ式瓿(H8∶6、F22-2∶3) 13、14.Aa型Ⅲ式瓿(H202∶229、H683∶172) 15.B型瓿(HPKM1001和HPKM1567盗坑) 16、17.器盖(84XTM34、YH327) (3、11、12、13、15、17为原始瓷,14为釉陶,余为硬陶;11、12属殷墟第一期晚段,4、6属殷墟第二期早段,3、8、9、16属殷墟第二期晚段,2、13、14、15、17属殷墟第三期,1、5、7、10属殷墟第四期早段)
    Ⅱ式:肩平或微斜直,腹略瘦,最大径在中腹。PNⅢT8③,苗圃北地出土。硬陶。灰白色。肩下有两对称的竖穿耳。上腹近肩处饰两组弦纹带,中间为戳印纹,与耳对应的圈足上部各有一镂孔。口径29、高39厘米(图一,9)。
    Ⅲ式:肩斜或微斜,上腹直,向下斜收,最大径在肩部或上腹近肩处。H202∶229,孝民屯出土。原始瓷。肩下有竖向鋬。表面灰色,胎为浅灰色,肩部釉色褐中透绿。残高11.2厘米(图一,13)。。H683∶172,孝民屯出土。釉陶。肩下有竖穿耳。紫红胎,铁灰色釉暗中透亮。耳右侧残留戳印纹。残高6.1厘米(图一,14)。
    Ⅳ式:斜肩,腹向下急收,圈足变小,低而矮,最大径在肩部。F11∶63,小屯北地出土。原始瓷。此器现为敛口,经笔者观察,口沿因未粘牢,在烧制前脱落,原当为侈口,斜沿,折肩,斜腹,矮圈足。肩部附横穿耳。灰白色胎,口至肩部施浅绿色釉。外壁饰小方格纹。残高12厘米(图二,6)。
    Ab型:体形明显偏小,其他特征及演变规律近似于Aa型。分四式,分属于殷墟文化第二期晚段、三期、四期早段和四期晚段。
    Ⅰ式:形态近似Aa型Ⅱ式。HPKM1380∶R000171,西北冈王陵区出土。色泽灰黄,发掘者称为釉陶(14),后又归入硬陶(15)。综合相关介绍,笔者判断其应为原始瓷。此器肩下两侧各有两个一组对称的竖穿耳,上腹近肩处饰两组弦纹带,中间为戳印纹。带盖。盖壁中部也有两组弦纹带,中间为戳印纹。口径16、通高26.6厘米(图一,3)。M26∶4,郭家庄东南地出土。硬陶。灰褐色。肩下两侧各有一个竖穿耳,上腹近肩处饰弦纹带,中间为戳印纹,圈足上有二镂孔。口径14.5、高19.5厘米(图一,8)。
    Ⅱ式:形态近似Aa型Ⅲ式。M1278∶1,孝民屯东南地出土。硬陶。灰白色。上腹近肩处有四个竖穿耳,两两对称,圈足上有二镂孔。下腹饰小方格纹。口径15.1、高16.2厘米(图一,2)。
    Ⅲ式:腹略浅。M34∶3,梯家口出土。硬陶。青灰色,质细腻、坚硬。上腹近肩处有四个竖穿耳,两两对称,一对为单孔,一对为双孔,圈足顶部有二镂孔。腹下部及底部饰麻点纹(方格状)。口径10.3、高10.7厘米(图一,1)。
    Ⅳ式:形态近似Aa型Ⅳ式。斜肩,腹向下急收,圈足变小,低而矮。M1∶22,郭家庄东南地出土。硬陶。肩部有两个对称的横穿耳。腹部拍印勾连雷纹。口径7.2、高6.8厘米(图二,10)。
    图二 殷墟出土的硬陶、原始瓷(第四期晚段)
    1、2.A型罐(F11∶64、F11∶46) 3.壶(F11∶50) 4.钵(F11∶62) 5.器盖(F10∶17) 6.Aa型Ⅳ式瓿(F11∶63) 7~9.豆(F11∶49、F11∶48、F11∶47) 10.Ab型Ⅳ式瓿(M1∶22) 11、12.D型罐(M1046∶34、M177∶6)(1~9为原始瓷,余为硬陶)
    B型:广肩,肩部或有横穿耳。出土于殷墟王陵大墓HPKM1001和HPKM1567的盗坑中,皆为残片,经拼合可知为瓿的口沿至肩的部分(16)。原始瓷。浅灰色胎。侈口,弧肩。肩部偏上有一横穿耳,并饰多组弦纹,间有两周戳印纹带;肩部偏下饰多排“S”形纹,间有一周索状堆纹(图一,15)。
    豆 均为原始瓷(17)。体形较小,豆盘腹较深,矮圈足。F11∶47,小屯北地出土。直口微侈,圆唇,豆盘下腹略鼓,圜底,圈足下部残。口沿下饰二周凹弦纹。青灰色胎,酱紫色釉极薄而匀。口径13.4、残高7.5厘米(图二,9)。F11∶48,小屯北地出土。形态、胎料、釉色、尺寸与F11∶47接近。口径11.5、残高7.5厘米(图二,8)。F11∶49,小屯北地出土。形态、胎料、尺寸近似F11∶47,但胎质不太坚硬,豆盘外壁有多道弦纹,釉呈黄褐色。口径12、残高7.5厘米(图二,7)。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