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考古学 > 中国考古 >

赵嘉斌:西沙海域水下考古与海上丝绸之路


    西沙群岛地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航线,是我国通往东南亚、印度洋乃至欧美各国的海上交通要地。该海域岛礁林立,海况复杂,文献中称之为“千里长沙”或“万里石塘”,是古代航海事故多发地带。因而,该海域有着丰富的水下文化遗存。鉴于此,20世纪以来,围绕西沙群岛海域的考古工作得以持续开展,尤其是90年代以来的水下考古调查和发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20世纪20年代,西沙群岛已有古铜钱的发现。1974、1975年,中国科考工作者对西沙群岛进行了两次较大规模的文物调查,主要围绕岛礁在陆地上进行,发现了一批陶瓷器、铜钱等文物。渔民在北礁、珊瑚岛等海域作业时也时有瓷器、铜钱、石像的发现。1991年,中央民族大学王恒杰教授赴西沙群岛进行考古调查,发现了一些陶瓷器等文物。遗憾的是,此时我国的水下考古刚刚蹒跚起步,尚无力开展远海调查。
    随着我国水下考古学的发展,中国水下考古工作者对西沙群岛海域先后开展了多次水下考古调查、发掘工作,发现了多处沉船遗址,出水了一大批陶瓷器、铜钱、碇石、石雕像与建筑构件等文物。
    1996年4~5月,在国家文物局支持下,中国水下考古工作者首次对西沙群岛开展文物普查工作,这是当时规划的中国南海诸岛考古项目的一部分。西沙群岛文物普查队对西沙群岛所属岛屿和沙洲、礁盘进行了陆上和水下文物普查,水下调查在浪花礁、华光礁、金银岛、羚羊礁等岛礁的礁盘附近开展,发现8处沉船和水下遗存地点。
    1998年12月~1999年1月,中国历史博物馆等单位对西沙群岛的北礁、石屿、银屿、华光礁等海域进行了水下考古调查,发现了14处水下文化遗存,并对华光礁一号南宋沉船遗址做了抢救性试掘。此次调查采集文物1500余件,以瓷器为大宗,还有少量铁器、象牙、船板等,为研究南海丝绸之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也为我国开展远海水下考古工作积累了有益的实践经验。
    
    由于经费、人力和远海作业等原因,西沙海域水下考古工作一度陷入停滞。直至2007年,中国国家博物馆、海南省文物局得以重启水下考古工作,对华光礁一号沉船遗址进行了全面的大规模考古发掘,取得了丰硕成果。这是我国第一次开展的远海水下考古发掘工作,也是西沙海域水下考古工作进入持续开展阶段的转折点。
    华光礁一号沉船遗址位于西沙群岛华光礁礁盘内侧,1996年由渔民发现,1997年曾遭盗掘,沉船遗址破坏严重。2007年3~5月、2008年11~12月,水下考古队对华光礁一号沉船遗址进行了两个阶段的发掘:第一阶段,主要是完成沉船遗址的全面揭露,逐层、按探方清理船内遗物,并完成了船体全面测绘;第二阶段,主要是船体发掘,对船体构件进行编号测绘,分解提取运回博物馆进行脱盐、脱水保护处理,并提取了船体及其保存环境等信息。
    沉船船体水平残长18.4、残宽9、舷深3~4米,整个船体向西倾斜。残存10道隔舱板,船舱进深多在1.1~1.5米之间。发掘出水遗物近万件,有瓷器、铁器、铜镜、铜钱等,以瓷器为主。通过沉船器物群的综合比对,其年代应比“南海Ⅰ号”沉船要早。值得注意的是,华光礁一号沉船出水的一件来自闽清义窑的青灰釉碗,内壁刻有“壬午载潘三郎造”,考“壬午载”应为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为华光礁一号沉船提供了较为明确的断代依据。西沙海域的华光礁一号沉船,因其地处南海贸易重要航线上,为研究南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