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敬明:华孟子鼎铭附议
http://www.newdu.com 2024/11/23 03:11:29 中国文物信息网 孙敬明 参加讨论
此前,山东沂水纪王崮一号墓出土华孟子大鼎一件,对此,任相宏、邱波(《山東沂水天上王城出土羋孟子鼎、君季盂銘文考略》,《中國文物報》2012 年8 月17 日第6 版)、方辉(《华孟子鼎铭文小议》《中国文物报》2012 年9 月14 日第6 版)、张新俊(《华孟子鼎小考》简帛网2012 年9 月17 日)等先后发表宏论;最近又喜获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著,文物出版社2016 年出版的《沂水纪王崮春秋墓》;以上文章著作识见新颖,饶有发明,笔者深受启迪,今为之附骥一鸣。 首先,此鼎体型硕大,卓然不群,立耳蹄足,平折沿下饰菲牙,且花纹整饬,凹凸有致;若仅就外观则断其时代或为两周之际。然器底铭文布局舒朗,与春秋早期者迥异;且铭文书体如“孟”“寿”“年”“无”“保”等,更近乎战国早期风格,故综合判断此鼎时代应为春秋中期,或稍偏晚。 其次,器底铭文廿七字,曰:“华孟子作中叚氏妇仲子媵宝鼎,其眉寿万年无疆子子孙孙保用享。”作此媵鼎者乃华孟子。《殷周金文集成》编号4412 西周晚期华季益簋(器形为盨)铭文曰:“华季益作宝簋,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殷周金文集成》9638 号春秋早期华母壶铭文曰:“ 惟正月初吉庚午, 华母自作荐壶” 。宋国子姓华氏初见于春秋早期。齐地名山华不注,见《左传》成公二年(前589),然其得名应该更早;西周晚期华季益鼎或与此华不注相关。春秋战国时期齐有华氏。《左传》襄公二十三年(齐庄公四年,前550 年)“秋齐侯伐卫……齐侯遂伐晋,取朝哥……冬十月……齐侯还自晋,不入,遂袭莒。门于且于,伤股而还。明日,将复战,期于寿舒。杞殖、华还载甲夜入且于之隧,宿于莒郊。明日,先遇莒子于蒲侯氏。莒子重贿之,使无死。曰:‘请有盟’。华周对曰:‘贪货弃命,亦君所恶也。昏而受命,日未中而弃之,何以事君’。莒子亲鼓之,从而伐之,获杞梁。莒人行成。”杨伯峻先生注:“杜注:‘且于,莒邑。’当在今山东莒县境。杜注:‘寿舒,莒地。’亦当莒县境。”“杞殖、华还为齐大夫——华周即华还。《汉书·古今人表》作华州,《说苑·立节篇》作华舟”。 齐春秋战国陶文习见临淄都城城门:高闾(门)、华门等名;而文献所记齐国宫城与郭约有城门十数座。《战国纵横家书·苏秦谓齐王章》载:“ 以为善。臣以车百五十乘入齐, 逆于高闾,身御臣以入。”注:“高闾应是临淄城门。”齐国巨族高氏,封邑、垄墓皆在临淄城北,并且白兔丘高傒墓出土春秋“高子戈”(《山东金文集成》,齐鲁书社2007 年版,第771 页;以下称引铜器铭文,仅标此书页码数字)。古地、氏、人名三者之间关系尤为密切,高闾门得名与高氏有关,其为临淄城郭东北门。华门在文献中亦称“章华门”,如《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齐闵王:“三十六年,王为东帝,秦昭王为西帝。苏代自燕来,见于章华门。”《集解》“左思《齐都赋》注曰:‘齐小城北门也。’而此言东门,不知是为一门非邪?”《正义》:“《括地志》云:‘齐城章华之东有闾门、武鹿门也。’”律之高闾门与高氏故事,而此华门应与华氏相关。由此可知齐国之华氏,或即《左传》所记之华周一族。 铸鼎者华孟子应为齐国人。海岱地区商周金文人名如:商代:“眉壬子”鬲(214);西周:“弗敏父”鼎(199)、“齐趫父”鬲(236—237)、“纪侯貉子”簋(290)、“ 邾友父”鬲(249);春秋:“高子戈”(771)、“莒小子”簋(306—307)、“干氏叔子”盘(665);战国:“国子”鼎(210)“ 子和子”釜(727)、“陈子翼”戈(837)、“子阳子”戈(800)、“陈丽子”戈(829)等。文献如《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载“田文子”“田桓子”之名。古代,通常“父”、“子”多为男子之称。但亦有特例,如:《春秋》哀公十二年(前483):“夏五月,昭夫人孟子卒。昭公娶于吴,故不书姓。”杨伯峻注:“《论语·述而》陈司败言曰:‘君娶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陈司败之言若在昭公时,则吴孟子为当时称号,死后亦以此称之。国君夫人必系以母家之姓,详《隐》元年‘孟子’《传》《注》,此昭公夫人若称‘吴姬’或‘孟姬’,显然违‘同姓不婚’之礼,故改称‘吴孟子’。《礼记·坊记》亦云:‘鲁《春秋》犹去夫人之姓曰吴,其死曰孟子卒。’”春秋时期华氏乃齐国贵族,鼎铭所谓之“华孟子”应该是一位男性。西周春秋时期莒与齐通婚,既见典籍又备金文,例不胜举。 鼎铭所记华孟子作器所媵送者为“中叚氏妇仲子”。通常所见馈赠媵器,多为本国同姓者所造;亦见异国异姓所馈赠者。律之常理,此铭文之“妇仲子”,与华孟子应同属齐国人。其在莒国王公大墓出土,必定与莒相关。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收录春秋晚期莒侯少子簋,以后各家迭作著录,今结合《海岱古族古国吉金文集》释文为:“惟五年正月丙午,莒侯小子析九孝孙丕巨,拾取吉金,妳作皇妣室君中妃祭器八簋,永保用享。”对于铭文“妳”字,杨树达认为在此读“乃”,郭沫若则借作“而”。细审铭文篇章布局,原本第四行之“簋”字位置空缺,而字移位至第五行与之相对应处。这位莒侯的皇妣为“中妃”,还有称“大妃”者,如陈侯午敦铭称:“陈侯午以群诸侯献金作皇妣孝大妃祭器镈敦。”凡此正可与华孟子鼎铭之“中子妇”相对应。这位“中妃”与“仲子妇”极有可能嫁归莒同一国君。 另外,纪王崮大墓应为莒国王公墓葬。无论从墓葬形制、器物库还是出土器物之组合、器物形制等等,均属莒国之特色。西周晚期莒国迁都今莒县城,考古所见其王公贵族大墓均在城外远郊,似是大都距国都二三十公里以外,此即所谓“环城而葬”。如莒县西大庄、崔家峪、于家沟、天井汪、莒南大店、临沂凤凰岭、沂水刘家店子等发现莒国大墓,均出土大批青铜器。如刘家店子出土“莒公”戈、簋以及黄国、陈国铭文铜器,而纪王崮与刘家店子相去未远。春秋莒国实力较强,曾灭向(今莒南) 取鄫(今兰陵) 交战齐鲁;莒有五阳之邑,其一阳都在今沂南砖埠,而今沂水一带属于莒国疆域。或以方志称墓葬所在地名“纪王崮”,而将其与纪国联系,恐有误。如:山东邹城邾国故城旧称“纪王城”、平度即墨故城则谓“朱毛城”,还有湖北荆州楚都郢,当地则称“纪南城”等,均后世相传之称谓,或不足据。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周长富:黄帝的都城究竟在哪里?
- 下一篇:苏俊林:走马楼吴简所见孙吴基层女性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