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近代史 >

重估近代法国工业化的“失败”

在西方各国的工业化过程中,法国的工业化由于没有像英国、德国、美国等国那样出现明 显的“起飞”阶段,法国经济的增长又给人一种相当“缓慢”的印象。因此过去一提到法国 工业化往往冠之以“落后”“水平低”“缓慢”等评价,相对于英国的工业化而言,法国的 工业化道路则被当作失败的典型。不过近十几年来,西方有一些从事法国工业化研究的学者 ,在新的工业化理论的指导下开始重新审视法国工业化,对法国工业化失败论的传统观点提 出了质疑。在国内学术界近几年也有一些法国史的研究者就此提出了不同意见,但是到目前 为止,国内对于法国的工业化道路从整体上还没转变“失败典型”这一传统的认识。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由沈坚撰写的专著《近代法国工业化新论》采用了目前最新的工 业化理论,通过对法国工业化道路全面分析,总结了法国工业化道路的特殊性,对“法国 是工业化失败的典型”这一观点提出了挑战。
    《近代法国工业化新论》(以下简称《新论》)一书,是沈坚同志在总结多年来国内外法国 经济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法国工业化道路的一次全新探讨。《新论》一书共20余万字, 除绪论部分,正文分9章。作者首先在绪论部分介绍了工业化理论的整个发展状况以及法国 工业化问题的研究现状。然后,在正文部分逐章分析了法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经济增长模式及 法国的工业结构、农业发展、市场特征、银行作用、交通和科技发展、国家政府的干预以及 人口增长等影响工业化过程的众多因素,探讨了它们在法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独特性表现以及 各种因素相互之间的关系,并总结出法国工业化的九点特征,最后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法 国的工业化道路是一个特殊的典型,而不是一个失败的典型。
    《新论》一书以“新论”为题,突出了它不同于传统观点的特点,笔者认为其立论新颖的 主要依据集中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转换视角,运用了新的工业化理论。二、结合法国 的社会历史现实来分析问题。三、以长时段的眼光来分析法国工业化过程中的特殊表现。
    二战前关于工业化的认识主要是建立在单线的工业化理论基础之上的。这一理论的主要观 点是把工业化当作一个历史的单线发展的过程,强调各国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性特征,因此 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往往以英国的工业化为典范,从中总结出工业化的若干普遍特征,作 为衡量其他各国工业化成败的参照。从这一点出发来看法国的工业化,人们发现了许多不同 于英国的现象,尤其是法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在整个工业化过程中都比较“缓慢”,往往由此 就得出了法国工业化失败的结论。在法国工业化失败论的前提下,人们又将法国经济发展过 程中出现的一些特殊的因素解释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为了纠正这一看法,《新论》的作 者首先从理论入手,介绍了二战后世界工业化理论研究领域的一些新的发展:即在讨论各国 工业化的道路时,不仅强调共性,同时更强调个性;强调在世界工业化过程中,各国具有自 己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构成工业化的各因素的表现形式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力度也各 不相同,因此各国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所选择的道路必然也会有所不同。
    《新论》从这一理论出发,宏观地分析了19世纪法国工业化整个过程中的一些重要因素, 在经济增长模式、工业产业结构、工农关系等许多方面,都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第一,关于法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以往将法国的工业化归入失败典型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 认为在19世纪,法国经济增长速度缓慢。《新论》则把法国的经济增长放在整个19世纪这个 长时段的视野范围内,与同时期其他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对比,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 ,证明法国的工业化虽然没有出现大部分工业化国家所经历过的“起飞”阶段,但是在整个 19世纪的绝大部分时间内,法国经济一直保持持续渐进的增长。法国经济增长的这种渐进模 式也并未妨碍法国在20世纪初成为世界上工业化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因此,法国在工业化的 经济增长方面表现出一种渐进的、没有起飞阶段的特征,这种渐进并不意味着法国经济增长 的缓慢,从长时段来看,法国的经济增长业绩值得肯定。
    第二,关于法国的工业结构。传统的观点认为,法国产业结构陈旧落后,传统工业长期占 优势地位。工业企业中中小企业占优势,它影响了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的采用,导致生产率 低下,阻碍了法国工业化的进程。《新论》则认为这一观点有失偏颇。法国的传统工业虽然 长期在比重上占有优势地位。但是一方面由于法国传统工业生产的都是附加值较高的高档消 费品,尽管生产的机械化程度不高,但是生产率并不低。另一方面,由于法国工业结构的传 统工业和现代工业同步发展的“二元”特征——在传统工业中,中小企业的确占优势,然而 在科学技术水平较高的现代工业中,大中型的企业则占明显优势,因此法国的工业结构只能 称之为大中小企业并存或者产业结构的多元性。这种多元性的工业结构特征不仅没有对法国 的工业化带来阻碍,恰恰相反,就法国的具体国情而言,它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第三,关于法国农业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传统的观点认为,判断工业化是否实现的一个 重要标准就是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工业产值是否超过农业产值,工业人口是否超过农业人口 。而在法国由于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长期居高不下,农业人 口仍然占全国人口的一半以上,如果以这一标准来衡量法国的工业化水平,无疑会认为,法 国 农业状况肯定会对工业化产生不利影响。《新论》则认为法国的农业和工业保持了长期协调 发展的关系,一方面农业可以为工业发展提供粮食、轻工原料和稳定的国内市场,从而避免 了经济上的大起大落,保证了法国经济相对持续稳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得法国避免了像 英国一样的城乡巨变给农民和工人带来的穷困和痛苦,以更加人道的方式实现了工业化。
    第四,关于法国银行对工业化进程的影响。传统的观点往往指责法国的银行结构落后,货 币手段发展不充分,而且将大量资金投资海外,必然会引起国内工业发展资金的不足,影响 到法国工业化的整个发展进程。《新论》认为以往我国史学界关于法国金融业优先发展的说 法是混淆了金融资产阶级政治上的优先地位与金融业本身发展的实际。法国金融业本身的发 展的确比较陈旧和落后,长期无法适应工业投资的需求。但这并没有造成法国工业资金的不 足。因为法国工业资金的积累长期以来主要是依靠利润的再投入和合股经营等自我集资,对 银行的依赖很小。因此法国银行资本向海外大量投资并未对本国工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相反通过向国外的资本输出消化了国内多余的资本,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作用,保证了法 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另外,对俄国的资本输出对保持俄法同盟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 义。
    第五,关于法国的交通和科技与工业化的关系。交通(主要是铁路运输)和科技作为影响工 业化进程的两大重要因素,历来受到工业化问题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因此法国的交通和科技 的落后也历来被看作是法国工业化道路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新论》却认为法国的铁路建 设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的速度很快,并不亚于德国,其绝对长度在1890年也超过了英国 。另外,法国传统的水路和陆路交通与铁路交通互补,形成了法国相对先进的交通系统,成 为法国工业化不可缺少的动力。在科学技术方面,虽然法国在以煤、铁、蒸汽为基础的技术 的推广上存在不足,但这是法国的自然资源少、以劳动密集型生产为主等因素决定的。从整 体而言法国在19世纪也是世界上科学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拥有一大批当时著名科学家,具有 明显的科技优势。在许多新兴工业中,法国的企业家和技术人员都相当迅速地引用了最新的 技术。
    第六,关于法国的人口因素与工业化的关系。19世纪法国的人口增长相对其他工业化国家 ,速度明显缓慢。过去往往从劳动力和市场购买力的角度将法国人口缓慢增长的特点视为经 济严重受阻的重要原因。《新论》的作者却认为,法国人口的缓慢增长与法国经济增长的渐 进模式是相互适应的。在19世纪上半叶,法国并没有出现劳动力供给和市场需求的不足。而 到下半叶出现的人口稍显不足问题,则通过技术改造得到了解决,未对法国工业化的进程产 生明显的不利影响。
    第七,关于市场与法国工业化的关系。以往关于法国工业化进程的研究,忽视了法国的市 场特征与法国式工业化道路两者之间的关系。《新论》认为19世纪上半期,由于法国大革命 和拿破仑的大陆政策的影响,法国的殖民贸易和其他海外贸易受到了重创,在这种情况下, 法国的工业发展走了一条立足国内、面向世界的道路。在国内依靠丰富的人力资源的购买优 势,大力发展周转快、利润高的传统消费资料的生产,并且通过扩大基础设施投资,加快铁 路建设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与此同时,国家在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同时,也不放 弃海外市场,克服内外压力,尽力扩大海外贸易,为法国经济的持续稳步增长提供了充足的 市场 ,保证了法国工业化的顺利进行。
    第八,关于国家干预对法国工业化发展的利弊作用问题。国家积极参与工业化的进程,是 法国工业化道路的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对于法国国家干预对工业化进程的影响,国内外学术 界历来是众说纷纭。《新论》认为相对于同样属于工业化“原发型”国家的英国,法国工业 化中国家对工业发展的干预作用表现得要强烈得多。法国虽然从表面上看,是一个经济自由 主义思想占主导地位的国家,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国家干预经济的传统和中央集权式的政治 统治,使得法国政府在整个工业化的进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过,法国政府对于经 济的干预,主要还是通过间接的方式进行的。对内主要还是充当了经济秩序维护者的角色 ;对外则通过实行贸易保护政策,捍卫民族经济的利益。此外,国家还利用金融和国家财政 的 杠杆作用来调节经济。这是现代国家管理经济的常用手段,而19世纪的法国政府在这些方 面早就有了突出的表现。从法国历史发展的事实来看,工业化迅速推进的时期和法国政体比 较专制,对经济干预较多的时期两者是相互重合的,这说明法国政府的主要作用还是值得肯 定的。
    在对法国工业化进程中众多因素的全面论述后,《新论》总结出了法国工业化道路不同于 其他工业化国家的几点特征,主要有:经济上的无“起飞”阶段,持续渐进的增长模式;工 业结构上的“二元”特征;工业和农业相对平衡的发展;立足国内,面向世界的市场特征; 银行资本与工业发展的相对分离;起步晚,但发展迅速的铁路建设;结合本国实际的科技发 明与应用;国家对经济的积极干预;人口的缓慢增长等等。作者认为这些特点彼此之间并不 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共同构成了法国独特的工业化道路,这使法国顺利地完成了工业化。
    从学术研究上看,一方面,《新论》通过对法国工业化问题新的研究,对传统观点提出有 力的挑战,无疑将推动法国经济史研究,乃至整个法国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另一方面,《 新论》通过对法国工业化道路特殊性问题的探讨,对西方学术界已经形成的关于工业化理论 中的一些普遍看法也进行了反思。如关于工业化进程初期,银行资本是否必然与工业生产有 着密切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农业革命是否为工业革命的必要前提,人口因素的缓慢增长是否 必然会造成工业化过程中劳动力的缺乏和市场不足,从而阻碍工业化的整个进程等等。《新 论》对法国工业化道路的论证,再一次证明了各国工业化道路虽然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但 各国在工业化的具体进程中,必然要结合本国的历史和现实条件,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道路 。因此在讨论各国的工业化道路时,也必须结合各国的实际才能作出合理的评判。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新论》通过对法国工业化道路特殊性的论述,为我国探索一条有自 身特色的工业化道路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另外中国和法国的历史上有许多相似性,我们 在工业化的进程中也常常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因此,对法国工业化道路的深入研究,有助于 解决我国在工业化建设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不过,《新论》一书也存在一些有待深入之处,主要是:一、在对法国工业化道路特殊性 形成过程的探讨中,作者主要集中于对工业结构、工农业关系、银行资本、铁路运输、人口 等经济因素的考虑,是否还应该把法国独有的文化、政治制度和社会心理等其他方面的因素 也考虑在内。二、由于《新论》主要着眼于揭示法国工业化道路的特殊性,纠正以往对法国 工业化道路的片面认识,而对法国工业化过程中的失误和不利因素也有必要给予一定的说明 。三、《新论》在对法国工业化特殊性问题的论述上,基本还停留在对法国工业化道路特殊 性的现象描叙上,而对法国工业化特殊道路的形成原因,则很有必要在工业化普遍性理论下 作进一步深入的探讨。
    总而言之,《近代法国工业化新论》是一部突破传统窠臼,从全新角度探讨法国工业化道 路特殊性的力作。正如陈崇武教授在序言中写道的,“《近代法国工业化新论》是我国法国 史研究领域多年来少见的学术水平最高的专著之一,它的出版是我国法国史学界的一件喜事 。”
    

责任编辑:楚昀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