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传播与历史研究”笔谈(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5:11:19 《史学月刊》 王天根 参加讨论
二 传播视域下不列颠图书馆藏中国近代珍稀文献发掘及其利用 随着文献学学科的建制及其发展,加上博物馆等收藏材料的增多等,有关文献与文物关系的认知也由模糊变得清晰。1925年10月,清故宫变成现代博物院,设置古物与图书两馆。相比之下,不列颠所代表的西方世界对文物、文献的认识及其在收藏及陈列空间上的区分也有个过程。1974年,作为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大都会伦敦,其标志性建筑不列颠图书馆与大英博物馆的分离,折射出文献与文献传播、文献与文物等诸多关系及其变动。 从大英博物馆分离出来的不列颠图书馆亚非中心稿本部、地图稿本中心等收藏了大量中国近代诸多原始文献。据该馆相关说明:“The Chinese Books……have been collected at different times and under various circumstances.”(提及中国书籍是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收集而成的)文献以手稿本及盖有关防等的原始文件为主,多属未刊史料(如中英鸦片战争前后的史料)。 自20世纪20年代至今,国人从该馆大规模搜访珍稀资料共有三次:第一次是刘半农、萧一山。1926年,刘半农将6年前在不列颠博物院辑录的文献编成《太平天国有趣文件十六种》,交北新书局出版。1932年,萧一山在不列颠博物院获见大量太平天国文献,后编成“太平天国丛书第一集”10册,1936年由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第二次是向达。向达出国的重要目的就是到英伦考察斯坦因从西域掠走的敦煌卷子。1936年9月向达到大英博物馆,因受到管理者Dr.Lionel Giles(翟里斯)阻拦,所览敦煌卷宗有限。他对晚清乃至近代珍稀文献所获甚少,由近代史料丛刊《鸦片战争》可知。第三次是王庆成。1984年,王庆成在不列颠图书馆工作7周左右,抄录了大量太平天国及清世商贸往来等方面的资料,后编撰成《稀见清世史料并考释》(武汉:武汉出版社1998年版)。 笔者也在不列颠图书馆访获大批稀见近代文献。这些材料多为鸦片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情报。这批材料从英国的国防部等移交至大英博物馆,时过境迁,它们被视作文物,后缘于类型上文献与文物的区分、图书馆与博物馆分离,这批珍稀材料转而移交不列颠图书馆,从大英博物馆剥离。这批材料多被视作纸质文本意义上的文献,部分材料原属清帝国军机处等。这些材料空间意义上的传播无疑能反映近代中英关系变迁,亦有史学价值。而文献传播涉及文献的来源、性质、隐含的信息及其话语表述等。分析不列颠图书馆藏开埠初《禀批簿》《票据会券》《各号出口查验货名》《逐日验货》《姓名总册》《开发总登》《具副禀》等珍稀文献,可从商品贸易网络层面考察英华贸易,如英商与中国内地商贸网络的关系等,也可考察某些商业据点(如湖州、徽州等地商贸客栈等)与上海、广州大型外贸中转的一些丝、绸、茶等贸易往来,还可考察部分商业贸易量及其运货频率等。这些记载其时商业客栈贸易往来等材料,反映了清代丝绸、茶叶如何从苏、皖等到上海客栈,由此解读商人与客栈的关系。通过商业客栈票据、契约,可分析客栈与商人网络的关系,从而思考商业动机和战争的关系等。 文献与社会传播网络有何关系?文献及其传播涉及媒介实体及其文化或商业符号。商业贸易涉及城乡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网络,如不列颠图书馆所藏“循环薄”涉及道光年间上海外贸及其与英商网络之关联。若将新发现的珍稀未刊文献与已有文献及研究成果进行参照解读,弄清这些稿本的来龙去脉,并将其置于历史情境中考释、解读,当有助于深描历史或近代商贸史,结论上或有新解。结合不列颠图书馆所藏这些珍稀文献,考释商业客栈及其网络状的分布、中外商贸契机及其背后所涉战争动因,从而重新审视中国近代开端与转变的关键节点,并对中国近代史上重大历史事件及首当其冲的上海等开埠史学的研究有所推进。 不列颠图书馆所藏文献与空间传播有关系,也和文献收藏地变动有关联。文献收藏地的转移往往也反映了文献价值的重新审视,如笔者在不列颠图书馆发掘部分珍稀文献本身就是文物市场网络流通的产物,一些珍稀稿本系从寒山堂等得来的。通过不列颠图书馆中文部主任葛瀚的介绍,笔者了解到,寒山堂大致经营有关中国的文物乃至图书文献等。笔者还从葛瀚处获赠寒山堂书目一份,所列文物或文献多属文物贩子从香港、上海等地下市场购获,并通过一些交易网络进入不列颠图书馆,这包含笔者发现的《林则徐中堂书法一则》,该书法呈中堂条幅,长约一丈,宽一点五尺,条幅装裱,中为宣纸,边幅纸张为灰色洒金。时间为庚戊暮春,署名少穆林则徐,并有篆体林则徐印,内容文字为:“精神藏澹用庄柔,多所交友少所求。惟有□英雄馀本色,真是名士必风流……到处会心皆可得,百家书吏一家收……”内容多有化喻,诸如“惟有□英雄馀本色,真是名士必风流”系化用“惟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出自明朝洪应明《菜根谭》。此为林则徐临死前数月遗言性质的诗。据葛瀚介绍,该书法是其经手,购自寒山堂。再如笔者从不列颠图书馆发现近50函地契交易方面的法律文书原件,该资料系前后关联的司法意义上的完整卷宗,是1994年一个英国人以9000英镑卖给不列颠图书馆的。这些文书是明清之际的芜湖地契,含有乾隆至光绪时有关原芜湖县长江码头附近“脱甲山”山地的交易。义和团运动前后,芜湖县部分村民将山地“出售”兼“捐献”方式移交给英国传教士,并由此引发诸多纠纷,进而官讼。这些赤契、白契等土地文书涉及官府、村民对山地中墓地的处理;传教士采取欺骗勒索的方式向乡镇地方渗透,也涉及传教士为置办教堂、医院、育婴堂等的豪取巧夺,由此涉及中英关系等;此类珍稀文书反映了传教士的风险防范意识,如文书中“勒逼”“两厢情愿”等字眼,显示其时土地买卖中法律应用十分完备,文书中“绝卖”“以后发现的文据作废纸处理”等字眼,都说明了这一点。总体而言,搜集并解读这部分材料,关联原芜湖县沿长江岸边的村落走向城镇的过程。卖地文契中“家用不足”以致卖地等,赤契、白契等土地文书中山地扎柴草及祖坟拆迁,皆反映了这些。而文书中“洋钱”的使用呈现货币流通状况,说明西方对华经济渗透等。整个文书成相对完整的卷宗,说明西方传教士买地系依据清帝国法律兼顾人情、面子等习俗,从而兼并或蚕食。西方传教士将主要的精力集中在芜湖,这是由芜湖的地理位置决定的。传教士一度试图把芜湖建设成江南传教的基地。总之,这批珍稀文书反映了村民失地并转向城镇的过程,可谓残破江南社会的经典个案。 简言之,不列颠图书馆藏珍稀文献的流传,多与商业乃至社会运行网络关系密切。由此而论,史学研究者不能仅局限于解读文献内容,更要注意文献类型及其流通等,区域文献涉及土地买卖契约,有的涉及土地纠纷甚至引发官司等。此类触及宗族等人伦关系,呈现民族性,也折射商品经济的逐利等行为。分析这些契约关联的城乡社会关系,进而分析区域社会的历史走向,当另有深意。由此而论,探索文献与社会传播网络的关系尤有价值。 (原文刊于《史学月刊》2017年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私人喊冤及国家应对:英国普通法上的控诉状
- 下一篇:略论法国旧制度后期的财产权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