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屯军充任侵华急先锋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3:11:58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刘凤华 参加讨论
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步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1894年7月,日本发动侵略朝鲜和中国的甲午战争。1900年6月,又伙同英、俄、法、德、美、意、奥,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9月7日,八国以及荷兰、比利时、西班牙逼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辛丑条约》,将北京东交民巷划为外国使馆区,规定中国军队不得驻扎,“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由诸国分应主办,会同酌定数处,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道无断绝之虞。驻守之处,系黄村、廊坊、杨村、天津、军粮城、塘沽、芦台、唐山、滦州、昌黎、秦皇岛、山海关”。据此,列强取得在华驻兵权,日本将其侵华军队改编为“清国驻屯军”。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改称“中国驻屯军”。因常驻华北,司令部位于天津,又称“华北驻屯军”、“天津驻屯军”、“天津军”。 日本不断向华北增兵 日本的中国驻屯军由军部直接领导,1936年前,其地位略低于关东军。驻屯军组织大体分为两部分,即驻屯军司令部和驻屯军部队。驻屯军司令部是日本军部在华北的现地代表,也是七七事变前日本侵略华北的现地最高军事机关和指挥部。司令部设司令官1人,参谋长1人,高级参谋和副官若干,下设作战、情报、经济等3个课室和参谋部、经理部、军医部等8个部门。驻屯军司令官由日本军部直接任命,职级一般为中将和少将。臭名昭著的军国主义分子和侵华重要人物,例如南次郎、梅津美治郎、多田骏、田代皖一郎、香月清司等,均曾担任司令官。 驻屯军部队的人数、编制经常变动,总体来讲,人数和编制不断增加,兵种日趋齐全。《辛丑条约》签订后,驻屯军在天津海光寺和北京东交民巷设立兵营。根据1901年10月日本政府公布的清国驻屯军编制,总兵力达1650人。此后,驻屯军兵力时有增减,1924年为737人。鉴于中国革命形势迅速发展,1925年起,日本逐渐增加驻屯军的人数,1927年增至1347人。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中国东北。随后,又把侵略矛头指向华北,策划制造“华北事变”,其驻屯军人数迅速增加。1935年5月,达到2000人。1936年1月,日本军部将驻屯军司令官职位由少将级提升为中将级,驻屯军司令部仿照台湾司令部进行扩充。同年4月,广田弘毅内阁发布第6号军令,将驻屯军司令官由军部任命改为天皇直接委任(称为“亲补职”),增加三倍兵力,同时将驻屯军一年交替制改为永驻制,从各地抽调士兵改为一般征兵制。经过此次整编,中国驻屯军成为一支兵种齐全、具有较强战斗力的正规军队和野战兵团。同年6月,驻屯军兵力达到5774人,配备有1个军司令部、1个步兵旅团司令部、2个步兵联队,以及战车、骑兵、炮兵、工兵等。此外,中国驻屯军还节制日本驻华北航空大队、各地守备队以及近20个特务机关。七七事变前,日本公布的中国驻屯军总数为8400人,上海《申报》经过调查,认为其实际人数达到1.4万人。 对华北进行经济掠夺 随着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将侵略重心转向华北,中国驻屯军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组织、策划并直接参与了日本的华北经济调查,直接谋划和出台侵略华北的方针、政策和计划,武力反对国民政府币制改革和现银南运,成为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前各种侵华势力的聚集点和大本营。 1933年11月,关东军与满铁起草《对华经济调查机关设立案》,着手对华北进行全面经济调查,为全面侵华战争做准备。1934年2月,中国驻屯军成为调查的现地指挥,在满铁、关东军等势力的参与下,先后组成驻屯军甲、乙、丙三个嘱托班,对华北的工业、矿山、交通等重要资源进行调查,以辅助军事侵略。调查历时3年多,最终形成调查报告100多册,成为此后日本全面侵华和掠夺资源的重要参考。 在此基础上,中国驻屯军直接制定了侵夺华北经济的方针、政策和计划,1935年6月制定《中日经济提携计划修正案》。此后,又制定了《随着华北新政权产生的经济开发指导案》《华北产业开发指导纲领案》等,内容涉及煤炭、钢铁、盐、棉、矿山、电业等重要部门,并作为“驻屯军司令部开发华北的最高指导方针”。1936年8月,日本政府出台了《第二次华北处理要纲》, 成为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前掠夺华北经济的系统方针。 除直接参与和制定侵略华北的经济政策外,驻屯军还直接干预中国的币制改革,阻止国民政府的白银南运计划。1935年国民政府宣布币制改革后,日本军政当局纷纷发表反对声明,并策划所谓“华北自主货币制度”,发行独立货币,在华北“自治防共”的幌子下,扶植汉奸傀儡政府,妄图使华北脱离国民政府管辖。1936年1月,日本陆军省出台《华北币制改革指导要领》,后成为日本对华北金融政策的基础性文件。与此同时,在驻屯军的支持下,华北日系银行所存白银亦未上交国民政府,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这些白银成为华北日伪银行的准备金。在驻屯军的武力支持下,冀东走私异常猖狂,给中国的经济和关税造成巨大损失。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帝国之锚:英国海外军事基地的部署及其战略调整
- 下一篇:“乌克兰”名称的历史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