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历史地理学 >

古代中国对东北海疆的管控(2)


    女真与东北历史海疆的关系更为紧密。辽代即有“濒海女直”、“滨海女直”的称呼,金代称之为“东海女真”。诸多史料言及金朝的版图“东濒海”,“方今东濒大海”,“五国之东,接大海”。这里的“海”、“大海”也是泛指鄂霍次克海、日本海。元人在修《金史》时称“金起东海”,将海作为金朝的地理标志。辽朝先后设五国酋帅、五国节度使,监管滨海的五国部,设置达林(官职)管理北方边地。金朝设路对东北加以管理,蒲与路、胡里改路、恤品路、合懒路皆与东北历史海疆相接。
    对东北海疆管辖日趋严密
    元、明、清三朝作为大一统王朝,在接续辽金传统的基础上,对东北历史海疆的认知和管辖力度达到新高峰。尤为值得关注的是,1273年,元朝在黑龙江入海口处的特林设置征东招讨司。元代《开元志》载:开元路“南镇长白之山,北浸鲸川之海”。所谓“鲸川之海”或“鲸州之海”乃是泛指鄂霍次克海、日本海,盖因两海均有鲸鱼出现。《开原新志》描述库页岛的“苦兀”时,称其“在奴儿干海东”,这里的“奴儿干海”则特指鄂霍次克海。元朝更是以“赛哥小海”专指鞑靼海峡。由于明代文献多转引元代记载,这些认知也被延续下来。明代史料载:“南海边地女直野人散成哈等来朝”。“南海边地”乃是指南起图们江口附近、北至锡赫特山中段以东的日本海沿岸地区,“南海”指日本海的部分地区而言。这一名称源于渤海国时期的“南海府”。
    清朝与东北历史海疆的关系呈现出天然的紧密性,有关记载不胜枚举。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之时,“东海女真”是其招揽和征服的主要对象。1596年,费英东领兵“征瓦尔喀国,取噶家路”,此为清朝征服东海女真之始。直至1644年,“命甲喇章京沙尔虎达统将士,征库尔喀部落”,前后近半个世纪的用兵,使得东海女真逐渐融入八旗制度。在此期间,清兵甚至渡海进攻僻居海岛的东海女真。例如,1617年,努尔哈赤派兵四百人,“收取东海沿岸散居未附之国人”,其间“造大刀船, 驶渡海湾,将倚凭海岛不服之国人尽取之”。对于鄂霍次克海、日本海,清朝文献也用“东海”称之。《盛京通志》载,吉林将军的辖境“东至东海界”。《柳边纪略》载,松花江“北受黑龙江,南受乌苏里江,曲折流入大东海”。这些称呼一直延用到清末。1891年,许景澄的奏折还言称:“自岭(乌拉尔山)以东至于东海。”“东海”这一专有名称甚至一度传入欧洲,法国传教士张诚写到:“黑龙江流入东洋。”这里的“东洋”就是“东海”的不同译名。此外,“南海”一名也延续下来,《宁古塔将军所属形势图》在今海参崴周边海域,标注有“南海”二字。
    元、明、清三朝对东北历史海疆的管控呈现常态化、规范化特点。元朝对东北海疆开始实行多层级管理,管理体系由行省(辽阳行省或征东行省)、路(开元路或水达达路)、万户等组成,明代以奴儿干都司、卫、所等三级机构组成,清朝则以将军、副都统、协领等三级机构对东北海疆加以管理。
    总之,自先秦时期始,中原王朝就极为关注东北海疆。由于中原王朝的疆域有所盈缩,因而对东北海疆的认知与管控虽不绝如缕,但未能一以贯之。随着东北部族的崛起,从渤海国开始,中原王朝对东北历史海疆的认知逐渐呈现连续性,管理也日趋严密。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