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历史地理学 >

中国古代传统治边方略蕴涵丰富的政治智慧


        中国古代关于边疆治理的理论与实践,大致包括历朝治边的理论与实践,以及经过长期探索形成相对稳定的治边的谋略与传统。不少王朝在治边、营边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统治者为此耗费大量精力。历朝治边的理论与实践,既包括对前朝治边实践的梳理与反思,也有本朝的探索与经验;既是传统治边方略形成的基础,也为后世提供可资研究的个案。传统治边方略在历朝治边理论、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传统治边方略是历代治边精华的高度概括与集中反映,蕴涵丰富的政治智慧。  
    、中原王朝经营边疆与应对外邦的方略 
    中国古代较稳定的政治实体,包括中原王朝、边疆王朝、边疆政权等不同类型。传统治边方略包括中原王朝的治边方略,以及边疆王朝、边疆政权的治边方略。中原王朝大都具有超稳定的社会结构,虽因统治失控出现更替,但其经济基础、社会结构等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在秦朝统一全国后相当长的时期,中原王朝的周边环境较少出现重大变化。因此,中原王朝虽不断倾覆及更替,历朝治边亦各有特点,但新建王朝治理边疆,在较长的时期仍承袭传统的谋略与做法。 
    中原王朝自认为是天下的中心,周围的蛮夷势力须服从于己。中原王朝通过推行教化在边疆及其以远地区传播华夏文化,并通过朝贡与册封,与四方蛮夷建立盟约及主从的关系,进而形成通行天下的制度规范。封贡制度的基础是服事观。先秦时期的服事观认为统治者居天下之中心,其影响由中心向周边地区传播。中原王朝对先秦的服事观进行改造,将其发展为以四方蛮夷向中原王朝进贡、中原王朝册封朝贡者为内容的封贡制度。元以前中原王朝的边疆还处于形成变动的过程,边疆与徼外地区的界限经常变动且含混不清,封贡制度施行的范围,既有边疆的蛮夷与地方政权,也包括徼外势力乃至远方他国。  
    汉晋至唐代的中原王朝,大都持有中原文化绝对先进、王朝宏伟无疆、边徼蛮夷难以企及的优越意识, 并通过施行封贡制度,将上述观念散布到周边地区。中原王朝以丰厚的物质赏赐及众多虚衔官职的授予,对周边的蛮夷“施之以德”,企望换取徼外蛮夷对中原王朝最高权威的承认。通过封贡制度,中原王朝对边疆及其以远地区进行政治笼络与文化传播,争取建立封建家族制度式的等级尊卑关系。在华夏文明独领风骚与中原王朝处理与蛮夷的关系,主要是采取友好相处、德化浸润做法的时代,封贡制度取得很大成功。这一时期中原王朝治边的方略,具有普遍用于边疆经营与外邦应对的特点,但也存在含混随意等缺陷。 
    中唐及以后的时代,吐蕃、南诏、辽、金、夏、蒙古等边疆势力崛起,明代后期西方列强东至,中原王朝面临严峻挑战。元、清两个统一王朝为边疆蛮夷所建,有其独到的天下观与治边观。元朝明确新的天下格局,内容大致是中国的边疆地区逐渐巩固并趋完善,成为拱卫统一国家的有力屏障;中国周边仍存的政治势力,大都成为与中原王朝建立新型藩属国关系的邻邦。元明清三朝经营边疆,表现出边疆治理与邦交应对分开的特点,治边方略也相应改变。 
    中原王朝明确区分边疆与邻邦,并施以不同对策的时期始于元代。元代以前的中原王朝,虽也称周边的某些政治势力为“敌国”,如唐代的突厥、吐蕃,宋代的辽、金、夏与蒙古,但这些“敌国”究竟是古代国家,抑或是与中原王朝有臣属关系的地方政权,有时不仅难以区分,与中原王朝的关系也时常变动。中原王朝处理与周边势力的关系,普遍以封贡制度应对。中原王朝并无区分边疆或邻邦的明确表述,亦无区别处理的制度化对策。 
    宋代以来情形发生很大变化。对周边与己关系较密切的邻国,元明清主要通过新型的藩属国体制应对。中原王朝与徼外势力的关系,从传统的华夏之地与周边蛮夷的关系,逐渐向新型的藩属国体制转化。从《元史》的记载来看,元朝对边疆地区与邻邦施用不同的治策。如在云南行省元朝普遍设治,在蛮夷地区实行土官制度,并积极推行儒学教育。对安南、缅国、占城等实为邻邦的藩属国,则实行派遣达鲁花赤、要求按期纳质朝贡、君王定期入觐等制度。纵观史籍,前代并于边疆、邻邦分别施以制度化治策的记载。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