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历史地理学 >

怛逻斯城与唐代丝绸之路(3)


    三、怛逻斯之役古战场及其相关问题
    705年,屈底波被任命为大食哈里发朝的呼罗珊总督。他首先重新征服了吐火罗国(今阿富汗西北),并在随后的任职十年间,运用计谋和武力将大食在东方的扩张推到了顶峰[34]140。8世纪中叶,新罗僧人慧超从中国泛海至印度,然后取道沙漠之路,经西域返回中国。唐高宗开元十五年(727),至安西(今新疆库车)。《慧超往五天竺国传》(P.3532号)记载:
    又从此犯引国(今阿富汗巴米扬)北行廿日至吐火罗王住城,名为缚底那。见今大寔(即黑衣大食)兵马在彼镇押,其王被逼,走向东一月程,在蒲特山住,见属大寔所管……又从吐火罗国西行一月至波斯国。此王先管大寔,大寔是波斯王放驼户,于后叛,便杀彼王,自立为主。然今此国却被大寔所吞……又从大寔国已东,并是胡国,即是安国、曹国、史国、石骡国、米国、康国等。虽各有王,并属大寔所管……其吐火罗国,乃至罽宾国。犯引国,此国及谢飓国等,兄弟十人五人三人两人,共娶一妻,不许各娶一妇恐破家计。又从康国已东,即跋贺那国。有两王,缚又(蒭)大河,当中西流。河南一王属大寔,河北一王属突厥所管……又跋贺那国东有一国,名骨咄国。此王元是突厥种族,当土百姓半胡半突厥。土地出驼、骡、羊、马、牛、驴、蒲桃、氎布、毛毯之类。衣着氎布、皮裘。言音半吐火罗、半突厥、半当土。王及首领、百姓等,敬信三宝,有寺有僧,行小乘法。此国属大寔所管。外国虽云道国,共汉地一个大州相似。[35]23-24
    凡此表明,8世纪中叶中亚尚未伊斯兰化,但半壁江山已在黑衣大食掌控之下。中亚当时唯一没有沦陷的是七河流域。唐玄宗开元六年(718),突骑施可汗苏禄南下楚河、伊犁河流域,建立突骑施汗国;以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北境阿克贝希姆古城)为大牙,以弓月城(今新疆霍城县阿力麻里古城)为小牙[12]6066。唐高宗起初对突骑施的崛起并不十分在意。《新唐书·突厥传》记载:开元十年(722)冬十月,唐玄宗册封阿史那怀道之女为交河公主(或称“金河公主”),下嫁突骑施苏禄可汗[12]6007。近年西安新发现一方突骑施王子墓志,披露了交河公主之孙被送到长安当质子,不幸客死长安[36-37]。
    突骑施的兴起在客观上为唐朝在西方建立了一道军事屏障,从而避免了唐军与大食军队直接对抗,对遏止大食东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38]123-129。然而,唐高宗却不断自毁长城,多次向突骑施汗国发动战争。开元二十七年(739)秋八月,北庭大都护兼碛西节度使“盖嘉运攻碎叶城,吐火仙出战,败走,擒之于贺逻岭。分遣疏勒镇守使夫蒙灵詧与拔汗那王阿悉烂达干潜引兵突入怛逻斯城,擒黑姓可汗尔微,遂入曳建城,取交河公主(即唐朝和亲公主、阿史那怀道之女),悉收散发之民数万以与拔汗那王,威震西陲”[1]6838。
    更有甚者,天宝七年(748),北庭节度使王正见再次对突骑施发动战争,彻底摧毁了突骑施汗庭所在地碎叶城。《新唐书·西域传》记载:“西有碎叶城,天宝七载,北庭节度使王正见伐安西,毁之。”[12]6246杜环随高仙芝远征中亚,途经碎叶城。他在《经行记》中写道:“又有碎叶城,天宝七年(748),北庭节度使王正见薄伐,城壁摧毁,邑居零落。昔交河公主所居止之处,建大云寺犹存。”③此后,唐朝安西四镇不得不直接面对来自黑衣大食的军事威胁,而怛逻斯城首当其冲。
    怛逻斯城得名于塔拉斯河,在今哈萨克斯坦塔拉兹市西约18公里。在以往的考古发掘中,塔拉斯河流域一直未见唐代遗存。2014年,哈萨克斯坦国家科学院历史学院祖蒙·斯马伊洛夫(Dzumen Smailov)院士发现一处唐代石构宫殿遗址。该遗址出土了唐代开元通宝、突骑施钱、粟特铜币,必为唐代遗存无疑④。据《新唐书·突厥传》记载,黑姓突骑施可汗居怛逻斯城,那么,这处唐代石构建筑或为黑姓突骑施可汗的宫殿。
    无独有偶,在塔拉兹城东北45公里荒野中也有一座红色石头垒砌的古城,今称“阿克亚塔斯(Akyrtas)遗址”。1222年,长春真人丘处机赴中亚觐见成吉思汗。《长春真人西游记》记载:丘处机从西辽首都大石林牙(吉尔吉斯斯坦国布拉纳古城)出发,“十有八日,沿山而西。七八日,山忽南去,一石城当路,石色尽赤。有驻军古迹,西有大冢,若斗星相联”[39]204。丘处机所见“石色尽赤”的石城,当即阿克亚塔斯古城。
    2015年,我们实地考察了这座中世纪城堡。8世纪中叶,葛逻禄人占据怛逻斯时建造了这座石头城堡,毁于14世纪。2014年,该城堡与“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33处古代遗址一起,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有研究者认为,阿克亚塔斯考古建筑群是建筑风格远距离传播的例子,建造时有阿拉伯建筑师的参与,带有中东建筑传统和典型风格。
    殊不知,粟特古城往往采用石构建筑。敦煌写本《沙州图经》记载:“石城镇,东去沙州一千五百八十里……贞观中,康国大首领康艳典东来居此城,胡人随之,因成聚落,亦曰典合城。四面皆是沙碛。上元二年(761)改为石城镇,隶沙州。”[40]91-97石城镇是粟特人在塔里木盆地东南缘所建石头城。据黄文弼考察,石城镇即若羌县且尔乞都克古城,外城用石头构筑[41]48。因此,阿克亚塔斯古城实乃粟特工匠所建。
    杜环随高仙芝远征中亚,到过怛逻斯城。他在《经行记》中写道:“其川(指碎叶川)西头有城名曰怛逻斯,石国大镇,即天宝十年(751)高仙芝兵败之地。”⑤10世纪末阿拉伯作家穆塔海尔·麦克迪西(al-Mutahhar al-Maqdisī)的《肇始与历史》也记载了怛逻斯之役,与中文史料不尽相同。葛铁鹰译文于下:
    艾布·阿拔斯掌权3年后(应是751年),布哈拉(Bukhārā)爆发起义,为首的是舒莱克·本·谢赫·菲赫利(Shurayk Ben Shaykh al-Fihrī)。他率3万名阿拉伯人和其他人对艾布·穆斯林展开报复行动,反抗他的血腥手段和滥杀无辜的行为。艾布·穆斯林前去镇压,派齐亚德·本·萨利赫和艾布·达乌德·哈立德·本·伊卜拉欣·祖赫利为先锋。双方交锋,舒莱克被杀。他再次征服布哈拉和粟特,并下令构筑撒马尔罕墙,以期在敌人进攻时成为一道防御屏障。他派齐亚德继续挺进,后者征服了河外地区的城镇乡村,一直打到怛逻斯(Tarāz)和伊特莱赫(’Itlakh)。于是中国人出动了,发兵10万余人。赛义德·本·侯梅德在怛逻斯城加固城防,艾布·穆斯林则在撒马尔罕的军营中镇守。大批将领和招募来的兵士聚集在赛义德那里。他们分几次将他们(中国人)各个击败,共杀死4万5千人,俘获2万5千人,其余纷纷败逃。穆斯林们占领了他们的军事要地,进军布哈拉,降服河外地区的国王和首领们,将他们斩首,并虏走他们的子孙,抢去他们的全部财产。他们不止一次将俘虏5万人5万人地渡过河去。[42]54
    塔拉斯河流经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两国,在哈萨克斯坦自北向南流,至吉尔吉斯斯坦境内自西向东流(图9)。2015年6月,在塔拉斯大学出席国际学术研讨会期间,哈萨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前所长白巴科夫(Karl M.Baipakov)教授告诉我们,高仙芝兵败之地不在怛逻斯城,而在塔罗斯河西岸伊特莱赫(阿拉伯语’Itlakh),突厥人称“阿特拉赫”(Artlakh),在今吉尔吉斯斯坦西境普科罗夫卡(Pokrovka)。故怛逻斯之役又称“阿特拉赫之役”。对古代中国来说,怛逻斯河简直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可谓汉唐王朝国力向西发展的极点。
    关于怛逻斯之役,伊本·阿西尔(Ibn al-Athīr)的《历史大全》记载:“回历134年(751/752)大事记言:在这一年,艾卜·达乌德·本·易卜拉欣攻打了渴石(乌兹别克斯坦卡尔希东北沙赫里夏勃兹),杀了其国主艾赫利德(al-Akird)及其部众,并从其手中夺得大量的、人们见所未见的嵌金的中国瓷器和装有中国丝绸的行李及各种财宝。他将这些物品送到阿卜·穆斯林手中。他(指阿卜·穆斯林)当时在撒马尔罕。在杀了粟特和布哈拉的人之后,他从这里返回到末禄(土库曼斯坦马雷)。他下令,为撒马尔罕修建了城墙,并留下齐亚德·本·萨利赫统治撒马尔罕和布哈拉。而艾卜·达乌德也撤回到巴尔赫(今阿富汗西北)。”⑥
    伊朗内沙普尔遗址发现过一件邢窑白地绿彩龙纹葵口盘残片,与印尼勿里洞海域黑石号沉船出水邢窑白地绿彩龙纹葵口盘相似[43]449-452。美国芝加哥大学东方研究所博物馆藏有一件巩县窑白瓷罐残片,出自伊朗设拉子附近伊斯塔卡尔(Istakhar)遗址,该遗址年代约在6—10世纪。从器型看,这个巩县窑白瓷罐当为8世纪中叶之物。与内沙普尔出土邢窑龙纹葵口盘一样,有可能是大食军队在怛逻斯之役缴获的战利品。
    怛逻斯之役对唐朝的打击,不像西方学者说得那么严重。真正给唐朝致命一击的是安史之乱。天宝十四载(755),唐朝粟特将领安禄山、史思明率东北边疆叛军长驱南下,攻陷两京。唐玄宗仓皇逃出长安,南下四川盆地。玄宗之子肃宗在灵武继位后,调集西北边军勤王平叛,至德元年(756),有三支西域唐军被调回内地,参加收复长安城之战。
    除了西域边兵外,唐朝还征发西域各国军队平叛,如于阗国、拔汗那国,甚至大食军队,法门寺地宫发现许多伊斯兰玻璃器,有些可能是大食军队协助平定安史之乱时带到长安的。西域边兵大批内调对平定安史之乱起到了重要作用,却大大削弱了唐朝在西域的势力[44]210-240。正如陈寅恪指出的,“当玄宗文治武功极盛之世,渔阳鼙鼓一呜,而两京不守。安禄山之霸业虽不成,然其部将始终割据河朔,与中央政府抗衡,唐室亦从此不振,以至覆亡”[45]28。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