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总目》史学思想研究*(4)
http://www.newdu.com 2024/11/30 05:11:51 《史学月刊》2014年第10期 赵涛 参加讨论
3.“大一统”思想与华夷之辨 如前所述,“大一统”一词最早见于《春秋公羊传》。《总目》在对春秋类目开展批评时,也提及“大一统”思想:“有据一《传》而去取互异者,如‘王正月’为大一统,从《公羊传》,而辟其王谓文王之说是也。”①在《总目》看来,“大一统”思想揭示了时间、空间、人伦三者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以古代帝王为核心,包含天人合一的政治模式,夷夏之辨是其标准和尺度。作为一种史学观,《总目》这种思想是一种价值观念,其继承并发展了《春秋公羊传》的“大一统”思想,强调的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唯封建帝王为唯一正统和其思想统治的权威。 《总目》“大一统”的历史观是通过华夷之辨来表现的。华夷之辨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春秋》、《论语》、《孟子》、《左传》等儒家经典中多有论述。时至清代初期,汉族知识分子以儒家华夷之辨思想为武器,反对清朝的统治。因此,华夷之辨是清朝前期几代帝王面临的一个躲不过、解不开的情结和纠缠,也是《总目》编纂者绕不过的史学问题。《总目》在纂修和开展史学批评时,也体现华夷之辨的思想交锋。如《平猺记》条,《总目》推翻姚鼐分纂稿②,重新拟定: 元统二年冬,猺寇贺州、富州,至元元年,广西宣尉使章巴颜讨平之。集为记其始末……犹之唐、宋文集,书首称年月日某再拜,墓志之末称某年月日葬公于某原例耳。遽以有乖史法诋之,非也③。比较姚氏分纂稿与《总目》,二者无论是内容还是行文方面都相差很大。在提要内容中,一是姚鼐引《元顺帝纪》过繁,《总目》仅以一语括之;二是褒贬不同,姚鼐云:“集《道园学古录》中已载此文。若所云世祖时遂其生养之道,察其气习之偏,使不得妄作,此前至元之所以治。若欺其远弱而无告,掊克残忍之不厌,此后之所以乱。是言深得夷情,可为驭猺之龟鉴矣。”而《总目》完全回避了比较敏感的“驭猺”、“夷情”等问题,而把议论的重点放到无关宏旨的仅书“某某”的“史家法”问题上。姚氏分纂稿与《总目》的这种不同,反映出二者在华夷之辨中标准和观点的不同。 清朝在对待华夷之辨上,首要的就是要排除华夷之防的思想,因为清王朝以少数民族身份来 统治中原地区,自然严防这种观念,以免危及自身政权根基。清王朝在入主中原之初就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加之中原地区在古代社会中一直鄙视少数民族,必然导致中原汉民对清朝新政权的抵制,华夷之防观念自然在学术思想界得到提倡。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认为:“君臣之分所关者在一身;华夷之防所系者在天下。”④黄宗羲也指出:“中国之与夷狄,内外之辨也。”⑤这些汉族士子尊崇《春秋》大义,他们在遭受夷满入侵、国破家亡之后,满怀悲愤而发泄出民族抗争之声。清廷显然认识到,如果这种带有强烈民族仇恨的华夷之防思想不及时清除,对身为少数民族的清政权统治是一个极大威胁。清廷为强调自己的正统地位,在对待承统明朝政权方面,则是突出天时和人和,替代明讨伐逆贼;在对待建立政权后重树正统方面,突出“大一统”思想,极力摈斥中原汉民的正统思想。雍正认为:“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自古中外一家,幅员极广,未有如我朝者也。”⑥这里就批判华夷有别的观点,宣扬清王朝是华夷一统的正统政权。乾隆则认为:“我朝为明复仇讨贼,定鼎中原,合一海宇,为自古得天下最正。”⑦ “天下者,天下之天下,非一家之天下也。”⑧在乾隆帝看来,清朝“为中华之主”,坚持的是《春秋》大义思想,政权建立在以中原为核心的全国统治,是绝对的大一统政权,有其必然的正统地位⑨。这也表明了,清朝尽管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但它建立这样的统治秩序,也必然是正统政权。在华夷之辨中冲决华夷之防,并不始于清代,元朝时,就有人在正统论中反对歧视少数民族政权。元朝后期修辽、金、宋三史,确立“三史各为正统”的纂修原则,说明进步的夷夏观念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乾隆帝借史馆修史所阐发的正统观念,实际上是在吸收、改造《春秋》“大一统”观念和元代正统论争的积极成果后形成的。他摒弃正统论中排抑少数民族政权的因素,以“大一统”观念为核心,以“继前统、受新命”为主要标准,有力论证了清朝的正统地位,这对促使人们形成多民族统一王朝的“大一统”心理,具有积极意义。 从以上意义上讲,我们就可以理解姚氏分纂稿与《总目》的不同,其实质是为两种历史观的不同。我们也可以理解姚氏分纂稿被删改的原因,更易理解在编纂四库全书时,对于记载清及少数民族的有关历史,毁的毁,删的删,改的改的原因。乾隆帝及其编纂者的目的是借此机会,在华夷之辨中树立自己的标准,彻底清除汉族知识分子的反清思想,消除满族的历史污点,进而树立正统的历史观和“大一统”思想,以维护清政权的长久统治。《总目》是清朝皇权文化专制的产物,自然带有很重的政治色彩,使其史学批评失去应有的学术水准,先天带有学术批评的缺陷。需要强调的是,在古代封建专制统治下,由于受到时代和政治的钳制,在开展任何学术批评时,学者都不可能有自己独立的价值判断,对于这一点,也要从历史的角度进行理解,不能一味苛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二八《春秋四传质》条,第233~234页。 ②姚鼐:《惜抱轩书录》卷二,清光绪五年刻本。 ③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五二《平猺记》条,第474页。 ④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七《管仲不死子纠》,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245页。 ⑤黄宗羲:《黄宗羲全集》第11册,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2页。 ⑥《清世宗宪皇帝实录》卷八三,“雍正七年七月”,第99页。 ⑦⑨《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一一四二,“乾隆四十六年十月上”,第309页。 ⑧《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卷首《御制文》,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清代以来徽州家族修谱谱局管理模式研究
- 下一篇:齐思和与现代新史学之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