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历史考证学与唯物史观的学术关联(5)
http://www.newdu.com 2024/11/30 05:11:00 《史学集刊》2014年11月第 张峰 参加讨论
冶铁者的身份直至汉代依然如此。张政烺指出,汉武帝时期为了增加政府收入,设置“铁官”,把制造铁器的权利收归政府,禁民私铸。在当时,劳动者的身份主要有“卒”、“繇”和“徒”三种。“卒”是服兵役者,“繇”是征发来帮忙的,两者均有“临时性质”,所以只有“徒”即“刑徒”,是铁官控制下最基本的劳动力。同时,他参以考古资料考证汉代墓砖记载铁官徒的身份即为奴隶,这同铁在战国一出现时就同刑徒奴隶和亡命之徒结下不解之缘的传统正相吻合。因为铁工业是汉代社会的重要生产行业,而主体劳动者的身份是刑徒奴隶,所以张氏认为汉代依然是奴隶社会。铁官徒的生活环境恶劣,备受奴役,故而西汉末年铁官徒不断起义,“汉代的奴隶主政权开始崩溃。王莽虽然力谋妥协,想出种种折中的办法,但是阶级矛盾是不可以缓和的,最后奴隶和奴隶主都起来反抗,结果建立在西安二百多年来代表奴隶主的政权从此就倾覆了”。到东汉时期,“汉光武是大地主出身,看见了王莽失败的原因,意识到封建主义在适合生产力上的必要,即位之后就接二连三的释放奴隶。从此奴隶制度开始衰落,封建主义逐渐抬头,到魏晋时中国便步入了封建社会”。①在《秦汉刑徒的考古资料》②一文中,张政烺又利用出土文物的资料记载,进一步论证秦汉刑徒的奴隶身份,其着眼点均在于说明秦汉时期的社会性质与魏晋以下有所不同。 与此相关,从20世纪50年代张政烺主持编纂《中国历史图谱资料目录(封建社会部分)》的草稿影印件来看,“魏晋封建论”的学术观点亦隐然蕴涵其间:“原《图谱目录》分篇编排,封建社会部分,分为第三篇《封建社会前期》和第四篇《封建社会后期》,先生将两个篇名均行删去,改为以章为单位,统一编排。将原第三篇第一章《封建社会的形成》,改为统编第十一章《兼并剧烈时期———战国》。原第二章第一节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形成》,先生删去其中‘封建’二字,改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原第四章《豪强大族的发展和封建割据因素的增长、农民起义的不断爆发》,先生把‘和封建割据因素的增长’数字删去。第十七章《封建割据和短期统一》,先生改为《魏蜀吴割据和西晋短期统一》,删去‘封建’字样。此章第一节《封建割据局面的形成》,先生删去‘封建’二字。凡此种种,都明确无误地表明,先生不同意古史分期的战国封建说”。③ 尽管学术界对中国封建社会起始时间的讨论,见仁见智,但张政烺关于“魏晋封建论”的学说,自1950年提出之后,直到1994年他在接受《史学史研究》编辑部的采访时依然坚信地说:“我看封建社会是魏晋以下。几十年了我都是这个主张。”④这种学术的自信,缘于他不空套理论,而是真正做到了将唯物史观指导与中国历史发展的实际相结合,是其实事求是治学理念的体现。故何兹全评价说:“50年代初,刚刚解放,苑峰也在学马克思主义,当时学习理论联系实际,都不免生搬硬套。但苑峰不是‘以论代史’,而是熟悉中国历史,理解中国历史实际,从中国历史实际中看出魏晋时期正合乎马克思的封建社会理论,就把封建社会的帽子戴到魏晋社会的头上。他不是‘以论代史’,而是‘以史代论’。”⑤ 作为一名新历史考证学者,张政烺在新中国成立后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并自觉运用于学术研究的实践,表明新历史考证学者在研究路径上由纯粹的重视史料考证,转而将史观指导与史料考证二者并重。这一研究路径的转变,不仅提升了新历史考证学者的理论素养,完善了他们的治史理论与方法,而且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史学新的发展内涵,充实、扩大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队伍。 ———————————— ①参见张政烺:《汉代的铁官徒》,《张政烺文史论集》,第254-271页。 ②参见张政烺:《秦汉刑徒的考古资料》,《张政烺文史论集》,第365-373页。 ③刘宗汉:《张政烺先生〈中国历史图谱资料目录(草稿) ·封建社会部分〉批注蠡测》,《书品》,2005年第2辑。 ④赖长扬、谢保成:《张政烺先生谈治史》,《史学史研究》,1994 年第1期。 ⑤何兹全:《祝贺〈张政烺文史论集〉出版》,《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年第7期。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论中国史学谱系的层累和延展
- 下一篇:嘉道之际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