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资治通鉴》看中国传统史学的当代价值(2)
http://www.newdu.com 2024/11/30 06:11:15 文汇报 贾雪飞 参加讨论
贾雪飞: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资治通鉴》里的智慧,您觉得应该是什么? 张国刚:《资治通鉴》内容十分丰富,胡三省说,(读通鉴)就像老鼠过江,有多大肚子,就可以喝多少水(有多少收获)。王夫之《读通鉴论》三本书,都是他读书的心得。但是,归纳起来看,《资治通鉴》给读者传递的信息中,有两点特别重要,一个是守正,一个是出奇。守正就是要讲德治;出奇就是讲权变。 关于德治,司马光在《资治通鉴》第一卷叙述三家分晋、智伯灭亡的故事之时,对于德与才有一篇长达千字的评论。认为“才者德之资,德者才之帅”,意思是仁德第一,才能第二;一个人的才能要服从于德,无德有才就会像三军没有统帅一样。为政以德,这里的“德”包含着价值观,也包含着方法论;对于领导者来说,还包括领导力的核心内容,即所谓方向、目标、愿景、价值等。 关于“权变”,就是解决复杂问题的技巧,所谓“行权立断”、“违经合道”。 东汉末年,何进在袁绍的鼓动下,要诛杀全部宦官,他妹妹何太后不同意,他就想找董卓等进京来逼太后。陈琳就告诉他,你不要这样,你现在掌天下之权,应该“行权立断,违经合道”(后面四个字《三国志》有,通鉴里没有)。陈琳的意思是你军权在握,先把宦官办了,然后再慢慢与太后解释嘛,干吗找外兵入京,你能控制得了外兵吗?虽然用的手法未必是常规的,可是最后的结果是合道的就行。 又如,211年,庞统建议刘备取益州,刘备犹豫地说,现在我全靠与曹操反向操作,才有立身之地,治民理政,“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今以小利而失信义于天下,奈何?”庞统就说:大乱之时,治民理政,“固非一道所能定也。”意思是,宽与急、刚与柔,要变通运用。 其实这是《资治通鉴》里的一种价值观。不过这种价值观被包装在儒家的“政治正确”里面。但是曾国藩独具智眼,看出来了,他说:“窃以为先哲经世之书,莫善于司马温公《资治通鉴》,其论古皆折衷至当,开拓心胸;能窃物之理,执圣之权;又好叙兵事所以得失之由,脉络分明。”就是说,我们读《资治通鉴》,不光读它“正”这一面——大仁大义,社会责任,还读它“奇”这一面——兵家讲用奇。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清代诸子学兴盛与文章发展史观的变迁
- 下一篇: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