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在“三顾茅芦”以前是做什么的?战乱下的难民?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01:11:03 历史之家 佚名 参加讨论
提起诸葛亮,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人们一直把他看作智慧的化身,人们景仰和崇拜他。诸葛亮之所以能有这样大的影响,这和历代统治阶级对他的推崇,小说戏剧对他的描绘和渲染是分不开的。然而,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和小说戏剧中塑造的诸葛亮并不完全相同。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又是怎样一位人物呢?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郡阳都人。诸葛亮父亲很早就去世了,他和兄弟、姐姐都是依靠叔父诸葛玄过活。诸葛亮的童年是在战乱中度过的。为了逃避战乱,诸葛玄带领家人,离开家乡,先投奔袁术,后来投奔荆州刘表,最后在襄阳住了下来。 诸葛亮17岁那年,叔父诸葛玄去世。诸葛亮失去了依靠,就带着弟弟诸葛均在襄阳城西20里地的隆中村,置办了一点田产,盖了几间草房,开始过着他20年后在《出师表》中所说的“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一面耕种、一面读书的隐居生活。隆中的10年隐居生活,诸葛亮阅读了大量的经史和诸子百家的著作。这10年,也是诸葛亮拜师、交友、增长见识、学问的过程。 据《魏略》记载,有一天诸葛亮和石广元、徐庶、孟公威三位好友一起交谈,诸葛亮从容地对他们说:“诸位要是做官的话,是可以做到郡守、刺史的职位的。”三人反问诸葛亮又如何,诸葛亮只是“笑而不语言”。这“笑而不言”就已经表明了诸葛亮胸存大志了。 总而言之,诸葛亮隆中十年,是学习、增长才干的十年,也是他“待机”、“待主”的时期。这个未出茅庐的青年,正如庞德公送给他的雅号“卧龙”那样,一旦风云际会,就能腾云驾雾,大显身手,一展抱负了。 这个时机终于到来了,“刘皇叔”刘备于汉建安十二年亲自前来隆中,拜访请教诸葛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