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抗日根据地:建设新中国的雏形(3)
http://www.newdu.com 2024/11/30 06:11:39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 徐剑雄 参加讨论
根据地积极进行文化建设探索 随着抗日根据地政治、经济建设的推进,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建设也蓬勃发展起来。全民族抗战开始后,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了革命者向往的“圣地”,大批知识青年冲破国民党的封锁线奔赴延安。中共中央及时作出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把发展抗日的革命文化运动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鲁迅艺术文学院等一批干部学校和专门学校创办起来。 在抗日根据地建立初期,各根据地创办了大量的中、小学校以及各类补习班,吸收农民子女入学。此外,各根据地还利用农闲时间,普遍办起了“识字班”、“扫盲班”,大力举办“冬学”,广泛吸收农民参加学习,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文化水平和政治觉悟。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也得到重视。1940年8月创办的延安自然科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开展自然科学教学与研究的专门机构。根据地在教育、新闻出版、文学艺术、体育及医疗卫生事业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救亡与启蒙并重、为民族抗战服务、为工农兵服务,抗日根据地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新文化建设探索的成就,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总之,通过根据地的各项建设,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现了局部执政,提升了自身的执政能力,成为新中国的雏形,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新中国政权建设的一次成功尝试,难怪当时美国驻华使馆人员在写给美国国务院的报告中也不得不承认:“共产党人将成为最强有力的和最有建设性的统一中国的力量。”而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的局部执政又进一步推动了根据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建设,为中国共产党历史角色的转变创造了条件,为中国共产党未来执掌全国政权和运作国家政权提供了实践的舞台。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寻找土司研究“下一个风口”
- 下一篇:甲午战争与抗日战争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