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开放政策二度照会的背景 美国因何要求保护中国领土与行政管理完整
http://www.newdu.com 2024/11/23 11:11:22 未知 佚名 参加讨论
继1899年9月6日,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向英、德、俄、法、日、意六国发出门户开放政策一度照会之后,1900年7月3日,海约翰又向前述6国及荷、葡、奥、西等国发出了门户开放政策二度照会。这次照会提出时的历史背景虽然有别于第一次,但美国的这一政策依然对中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美国在这次照会中强硬要求保护中国领土与行政管理完整虽然有其自身利益的考量,但确实客观上遏制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一、门户开放政策二度照会的背景 义和团暴力中八国数次照会清政府无效 由于对西方基督教文明的仇视和对西方列强控制中国的不满,中国民间秘密兴起义和团运动(49年以前的称法是“义和拳”),在各处烧杀抢掠西方传教士和中国信教民众。1900年春季,义和团突然大举攻击,在中国北部开始血腥屠杀:数千名归依上帝的中国基督徒、242位传教士以及其他外国公民被杀害,不计其数的教堂被焚毁。从当时美国驻华专员康格(Conger)美国国务卿海约翰的电报信件中可以看出情况十分危急。京津铁路、通讯全部中断,车站被焚毁,一些教会所在村庄被夷为平地,大量村庄荒芜,外国公民纷纷惊惶逃避。随后的两个月里,义和团先后包围天津租界,占领北京,并围攻在京外国公使馆外国人居住区。那里藏匿着众多从北京附近逃亡而来的外国公民和中国教徒,尤其是妇女儿童。为了解除天津、北京被围困的外国公民和中国教民,制止继续屠杀,外国联军从天津进发北京。 对于“八国联军侵略中国”这一历史要案,有些重要事实应当交代清楚,这些事实既是联军进入北京的逻辑前提,也是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进一步发展的背景: 据我对美国政府刊印的当时的外交文献中有关资料的查阅和不完全统计,早在义和团行动演发为大规模暴乱之前的1899年底(11月和12月),美国公使曾经至少四次通告清政府,要求对各地滥杀无辜的暴民采取措施。但是清政府内部由于意见不一致而处理不力。这是有历史记载的、首轮针对义和团暴乱要求清政府解决问题的和平交往。在此之后,在华各外国公使馆曾经四次联合照会中国政府,要求制止义和团在各地针对传教活动的杀戮和暴乱,但均未奏效。 1900年1月底,美、法、德、英各国公使会商后联合发出照会,要求清政府全面处理义和团暴乱,清政府没有采取行动; 1900年3月上旬,各国公使为被围困的外国公民再度联合向清政府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催办义和团暴民,同时发出明确警告:如果中国政府不采取行动,则各国将出兵实行武装干预; 1900年4月,义和团暴乱在中国各地发展日趋严重。各国公使又一次联合照会清政府,要求限期平息义和团暴乱。 1900年5月21日,在华美国首席牧师召集各外国公使馆开会,交换各地教堂被焚教徒被杀的情况之后,各公使馆建议牧师向清政府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呈交阐述情况的信件并要求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在华外交使团团长克洛根(B.Cologan)代表在华各外国公使馆就解决义和团暴乱问题向清政府外国事务总理衙门发出照会。照会为解决义和团在各地滥杀无辜的行径向清政府提出了六项具体要求。 不算美国政府对清政府在1899年底和1900年5月对清政府的数次单独照会和会见,数月之内,八国总共连续四次正式联合照会清政府解决义和团问题,均未奏效。终于导致进兵北京,采取自行解救的军事行动。这就是史称的“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很难设想如此大规模、长时间地屠杀外国公民的暴乱在失控之后能够不引起国际干预。 中国当初不幸正面临这样的局面。这个局面部分地是由于最高统治阶层内部的洋务派和反对西方文明的保守派之间的斗争、尤其是保守派得势而造成的:主张接受并传播西方经济文明和文化思想的“戊戌变法”彻底失败,政变后的清政府由慈禧再次主理朝政。光绪被幽禁,主持和拥护变法的官员杀的杀,逃的逃,革职的革职,囚禁的囚禁。分裂虚弱的清政府治国无能无力,处心积虑的却是利用义和团暴乱为最高权力争夺服务。归根到底,反西方文明的中国官方保守势力和民间保守势力结合在一起,断送了“门户开放”政策第一度照会所创造的、相对和平的经济发展机会和国际贸易往来局面。中国社会注定要再等一百年才能意识到,要强国富民,必须扩大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主动寻求国际贸易机会。 列强被迫自救遭武装抵抗,战事扩大 6月10日,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率领的包括美国在内的八国联军(德、俄、英、法、美、意、日、奥)两千余人从天津赶赴北京试图解救被围困在北京的东交民巷外国公使区的外国公民,遭到义和团和清军合力围堵,败退天津。举世震惊。 中国内陆的铁路、桥梁被拆毁,京津电讯联系中断。战争已经成为事实。 6月16日,战事扩大,更多的联军为营救被围困的西摩军队而登陆天津大沽港,但遭到义和团抵抗,被迫还击。 6月20日,14万之众的义和团占领北京,包围了北京外国人以及中国教民躲藏的外国公使馆,并限令所有外交公使在24小时内离开北京。德国外交公使克林德(BaronVonKetteter)因提出反对而被杀。 21日,举棋不定的清政府终于对外宣战。清军与义和团联手武力抗击联军登陆大沽,扎营天津的行动演变成了一场真正的战争。 7月14日,联军占领天津。 8月10日,联军再度进发北京。 8月14日,联军攻入北京,解救出被困的外国侨民,但已经有65人被杀。而仅在天津南门外附近一战,由于义和团掘堤放水和清军凭城固守,联军就被打死八百余人。清军和义和团损失更为惨重。 二、美国强硬要求保护中国领土与行政管理完整 美国门户开放政策二度照会 联军占领天津之前的7月3日,美国审时度势,向七国发出通告,这就是美国就门户开放政策的“第二度照会”。美国在对七国的通告中重申:美国希望与中国保持1857年以来的和平、合法的商贸往来和友好关系;美国迄今为止一直寻求与其他在华国家的合作,以便与中国展开对话沟通,解救被围困的美国公民;美国同时希望帮助中国政府阻止暴乱波及中国其他省份。 查阅当时美国的外交文献,可以看出直到清政府对外宣战前,美国并不真正清楚清政府对义和团暴乱的态度,却对中国政局的失控感到担忧。所以当5月18日美国背着七国跟大清各国事务总理衙门商谈义和团问题时,康格警告清政府官员说:大清政权的稳固值得操心!而且表示:美国敦促清政府果断解决义和团问题不仅是为了美国公民生命财产,也是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因为清政府权利已经受到义和团的严重威胁。在义和团狼烟四起、北京使馆岌岌可危,各国已经基本决定引兵自救的情况下,美国仍然希望依靠中国政府自行解决问题的态度显得十分突出。 后来的历史证明,这个照会中对于中国更为重要的是:美国语气强硬地强调要保护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全权自我管理。美国国务卿约翰海在发给七国的条子中说:“……美国政府的政策是寻求一种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的目的是能够带给中国永久的安全与和平;保护中国领土与管理完整;保证商业与国际法中一切友好国家权利的稳固;维护世界各国与完整的中华帝国(之间)平等、公正贸易的原则。”各国联军已经陆续抵达天津大沽港口,海约翰在被迫进军北京之结果的不测中,对中国的领土完整和行政管理的完整记挂在心,并事先发出警告,申明美国立场,为维护中国领土主权管理完整先行了一步。当时无论美国还是七国列强或者清政府都不知道下一步将面临什么局面,但是一再纵容义和团滥杀无辜的清政府如有先见之明,除了对联军最终引兵自救不应感到意外,也应当对美国与其他在华列强的不同多少有所领悟。有了美国二度照会的门户开放政策,中国即便沦落到最不利的局势中,也不至于输得精光。不久后的历史证明,果然如此。 门户开放政策遏制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费正清在论及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演化时指出:这一政策的第二度通告(照会)“是针对俄国已经迅速占取满州里,从而违反列强在华利益这一事实而作出的”。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的情况同样令人怵惕:列强在联军在登陆天津进兵北京前就对中国各怀野心。俄国首当其冲,其他各国紧步后尘。联军刚刚攻陷天津,俄国就召集各国高级军官开会,成立天津临时政府,并企图自任首脑。在其他国家反对下,俄、日、英(后来加上德国)成立了联合天津行政首脑机构。无独有偶的是,这几国都是过去和不远的将来要瓜分中国的恶主。俄国同时还抢先占领了天津海河东岸地区,并将那里擅自划为俄国租界。这一破坏门户开放政策一度照会精神的做法,立即引发了自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各国再度瓜分中国的竞赛:英、德、日眼红俄国扩大自己的租界,要求也扩大他们的租界;而其他在天津没有租界的国家如奥匈帝国、意大利和比利时则要求建立自己的租界。 仅仅占领了天津就立即霸相毕露,美国的二度照会并非无的放矢。 与第一次就门户开放政策照会各国的结果不同,美国的第二次照会并没有要求各国作出回应。面对不可控制的中国暴乱和深浅莫测的中国政局,美国的本意是,无论各国是否回应,美国将我行我素,站在公正立场,维护中国主权。但是历史记载的结果出人意料!竟然是:所有国家反应积极,态度明确,表示合作。这就是说,所有在华列强一致同意美国强调的保证中国领土完整行政管理完整的原则。至少是口头上同意这个原则。 “借助现代外交策略……,海使世界习惯于接受‘门户开放’这个为中国而采纳的唯一高尚的政策。没有一个于此有关的(西方)政府乐于接受它,它们都在已经到手的盘剥中为自己盯着更多的利益并且乐于进行更多的争夺;但是在海宣布门户开放政策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于公然反对它。”当敌视西方文明和反抗西方剥削的民族主义在中国大地以暴民政治的形式讨还公道时,由于美国的介入,由于门户开放政策的颁布和实施,在那些“外国鬼子”中,不仅出现了自律的音符,而且出现了为中国利益叫阵的鼓手。无论如何,各国列强开始调整自己的行为,接受门户开放的约束。这哪怕仅仅为了与别国步调一致,也是一种历史的进步。纵览过往的国际交往历史,这是首次实力强大的多国殖民集团面对一个弱国,而且是一个违反国际协约的弱国,承诺接受道义原则的束缚。 具体地说,当时联军已经退败在大沽和天津一线阻挡登陆的义和团,所谓兵临城下,箭在弦上;而北京的外国公使和公民仍在被围困中亟待解救,联军出兵进京势在必行。美国要求保护中国领土完整的门户开放二度照会不迟不早正是火候,无异于给必然出征的多国联军战马无形中勒了一个嚼子,加了一道缰绳。难怪美国国务卿海约翰感觉他在1900年“对中国人尽了一次很大的力”。 一个值得注意的相应的历史事实是:联军虽然早在7月14日就拿下了天津,却直到8月4日才出兵北京。这期间除了俄国忙着占领并瓜分天津租界,其他各国准备竞相效仿,这些列强都干什么去了?他们为什么行动迟缓?《中国大百科全书》相关条目的解释是:他们“内部矛盾重重,对何时进犯北京争吵不休。 ”果真如此,这一滞后现象应当是美国在此前的7月3号照会各国,强调门户开放政策,申明美国希求与清政府对话沟通所带来的结果。 然而拖延之后,列强最终还是进兵北京。对此,历史记载是:清政府在对待联军和义和团问题上摇摆幅度随着时间的流逝越发加大。6月21日清政府对外宣战,这是要与义和团携手跟外国过不去了;不出十天功夫清政府就向各国乞和,这是害怕打不出名堂来,反而自食其果;但是乞和之间仍然没有停止厮杀,这是耽心列强一旦得势,后果将不堪设想。由于大清最高权利内部的争斗,无论求和还是停战,都醉翁之意不在酒,所以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极为荒唐的局面:清政府一边求和一边打。联军这边,美国再度宣布的门户开放政策可以制约列强的瓜分野心,却难于解救被围困的外国公民。勒了嚼子加了缰绳的战马还是战马,面对仍然被困在京的外国公民,还得出征。 门户开放政策挽救了中国再度被瓜分命运 一直以来,大陆学界对于谁在1900年挽救了中国的命运另有说法: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辑出版的有关义和团案卷中说,“1900年的义和团反帝运动,打碎了各国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妄想,……”。这一评价应当是中国对义和团运动的最权威的评价了。但是这个评价值得质疑:首先,义和团当初“扶清灭洋”的两项宗旨无一实现。不仅没有实现,西方列强并没有被“灭”掉,他们反而更加耀武扬威,四处出击,烧杀抢掠;清政府不仅没有被“扶”起来,慈禧和光绪反而落荒出逃西安,而且早在刚刚宣战之后就开始认输,派了李鸿章这样的末世优秀大臣乞和。更为重要的是,义和团运动在联军的枪炮声中归于彻底失败。所谓“打碎了各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妄想”之说不知从何谈起。 了解那段历史的人应该同意下面的判断:义和团的暴民运动为列强引兵自救之后再度瓜分中国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尤其是在19世纪下半叶日俄以及欧洲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被美国第一度门户开放政策遏制之后,这个机会对简直绝妙!不只是义和团被镇压,流亡的大清政府等待发落这种机会将导致列强瓜分中国,历史证明,任何一个比这小得多的机会都是日、俄、德、英这等这些劣迹斑斑殖民帝国瓜分中国的机会。中国1900年的国难几乎命中注定不能避免:它始于义和团滥杀无辜的暴力,先在道义上丢了分;又被大清的暗中怂恿终和公然支持雪上加霜,削弱了唯一的公道国家美国的同情(对于中国当时的情况,海约翰1900年9月20日写道,“那是群魔自己乱舞”);最后义和团清军败北,大清政府首脑出逃,全城挂满了“顺民旗”!列强们被一度门户开放政策所遏止的瓜分梦只差一步就梦想成真了。中国和西方最初直面相遇的世纪里,历史跟中国开的玩笑太大太荒唐:弱者被欺凌者不仅失败而且失信失义,强者强盗不仅得胜而且得道得天时地利。诺大中国,满腹屈辱,剩下的最后一道菜还是任人宰割。 事实诚如美国中国问题学者费正清先生早在他的《美国与中国》一书中指出的:“1900年7月的二度通告对于中国的领土与行政管理的完整性表现出更为积极的态度和更多的支持。 ”他认为,美国的“门户开放说法发展了两个原则”:除了“所有在华国家的平等待遇”,另一个原则就是“中国的完整性”。在中国孤立无援,国难当头的时候,美国是国际上唯一一个为中国说话的国家,门户开放政策是避免中国重蹈类似非洲那样的被列强瓜分干净之厄运的唯一武器。 具体地说,中国当时的国难不只是一种可能和逻辑,而且几乎成为现实。列强其实并没有等到大败义和团之后才开始新一轮瓜分。如前所述,俄国早在联军占取天津、北京使馆解救行动尚未开始时,就已霸相毕露,扩张领地,划分租界,首先破坏门户开放政策的第一度照会成果。而德国人瓦德西带着德国兵登陆天津时,北京已被联军攻取,公使馆被解救。他还是率兵开赴北京,不仅自己打,还组织别国军队一起四处烧杀抢掠!德国在中国民间的暴民攻击中死了一个公使,它的政府正规军却结兵两万,不远万里到中国大地上发泄他们的兽性! 尤其危在旦夕的是,北京被联军占领之后,俄国对东北满州的野心再起;英国企图独霸长江流域对贸以特权;其他各国也都乘中国之危再度加紧拔拉自己攫取在华利益得黑算盘。而美国不时时机地再度为捍卫门户开放政策而进行了艰苦而机智的努力:为了中国百姓的生命安全,美国在1900年11月以前坚定地制止了德国在北京附近狂暴的军事复仇行动,使“这个通常充满兽性但很少愚蠢的德国政府,恢复了理性……,并确切地回到我们(美国)的立场一边(海约翰语,1900年10月16日。)”。为了保证胜利后的列强不借和谈之机对华提出非分之想,美国在七国中努力斡旋,成功地联合其他国家控制了俄国的瓜分满州的野心,同时避免使俄国感到美国结盟反对俄国;成功地使英、德两国联手共同制衡俄国,又达成了这两国之间的相互制衡,避免了英国独霸中国长江流域的对外贸易。 大清王朝跟外国打交道没有经验:动辄宣战,十分气盛;战即败,败得凄惨;败则求和,不顾颜面;和则割地,损失惨重。1900年8月14日联军进驻北京,为了维持秩序和保证清政府恢复管理和控制,并没有当下撤军。美国力主继续维护中国大清朝统治权,请光绪慈禧返回北京。清政府重整旗鼓,却忧喜交加。因为接下来是以战败身份接受列强们提出的议和条件。这正是中国义和团暴力导致的最坏结局。中国大清官员中没有任何人对野心勃勃的强权集团抱任何幻想,清政府头上悬着七国利剑在惶惶不安中苦捱了将近两个月。等来的议和条件中竟然没有一项是以瓜分中国土地作赔偿,而是惩罚凶手,索赔款项等。美国二度照会的门户开放政策所强调的保护中国领土完整和保证中国全权行政管理得到了切实的贯彻。连一向不给自己评功摆好的美国教科书都认为,在当时情况下,美国门户开放政策是中国避免被列强瓜分的主要原因。 美国国内的保守倾向一向不消停,对于历来美国多管闲事的外交行为总是不时时机的提出批评,而且经常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但是,这样一个反政府言论自由发表的国度,对这一长达五十年的政策没有出现过反对意见,反而维持着持续不变的高支持率。这种支持并非因为它维护了美国的在华利益,而是因为它曾历久弥新,在半个世纪里一再扮演危难频频之中,中国利益的守护者的角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