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琴:什么决定了一个政党的兴衰——苏联共产党没能走过百年的历史警示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09:11:12 爱思想 李瑞琴 参加讨论
从1903年布尔什维克党作为俄国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诞生,到1991年8月,时任苏联共产党总书记的戈尔巴乔夫宣布苏联共产党解散,这个曾经钢铁洪流般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存在了88年。一个在人类历史上曾经最有力量、在血与火的历程中发展壮大起来的大党、强党,为什么倒在了不到百年的历史尽头?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建党百年的历史性时刻。站在时代与历史的交汇点,回溯苏联共产党的前车之鉴,探究政党兴盛衰亡规律,警示与规行未来发展之路,具有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布尔什维克党曾经深刻改变人类发展方向 苏联共产党曾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列宁缔造、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在1917年11月7日领导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1918年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创建了人民军队——红军,1919年发布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消灭文盲的法令,1923年通过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列宁创新的帝国主义论、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民族殖民地问题理论、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建设社会主义理论、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等,在帝国主义时代把马克思主义推向了列宁主义阶段。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人民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了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革命时代,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发展方向。此后,苏联共产党先后通过了国家工业化纲领和新宪法,开始执行社会主义第一个“五年计划”,依靠自身的力量,通过高度集中的计划和经常性的社会动员及政治思想工作,有效调动苏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于特定时期推动了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反法西斯卫国战争中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苏联人民实施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宏伟计划,实现了巨大而复杂、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革命性转变。苏联共产党几乎帮助了世界上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二战后,在苏联红军的支持和配合下,东欧国家的共产党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和人民武装力量,依靠爱国民主统一战线的力量,把反法西斯抵抗运动胜利地发展为人民民主革命。东欧八个人民民主国家先后建立。苏联对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恢复经济、建立初步的工业基础,起过不可或缺的作用。 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久加诺夫回顾20世纪历史认为,苏共曾经是世界上最强大、最有影响力的政党。它丰富的历史经验为各国兄弟般的共产主义和工人政党,为推动社会的革命性变革、和平、民主与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典范。苏联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武装的政党,从群众中来,与人民血肉相连。历史上没有其他政党能像苏联共产党那样对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产生如此决定性影响。在人类20世纪的历史上,强大的苏联共产党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苏联共产党由弱到强,从艰难困苦中走向胜利,是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与人民群众同风雨、共患难的波澜壮阔的旅程;是以创新的马克思主义为引领,开天辟地、栉风沐雨、筚路蓝缕跋涉而来;是具有人民情怀、拥有千难万险不足惧的伟大品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战略家、人民领袖深刻洞悉历史大势,勇于站在历史发展正确的一边开拓创新而来;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朝着人类彻底解放的远大理想、崇高目标,砥砺前行,“虽九死其犹未悔”而来。 以制度为保障,从根本上消除共产党脱离人民的隐患,是必须解决的艰巨时代课题 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后,清醒地预见,官僚主义在苏维埃政权内部有可能复活。“只有当全体居民都参加管理工作时,才能把反官僚主义的斗争进行到底,直到取得完全的胜利。”1918年苏俄成立了国家监察部,1920年改为工农检察院。俄共(布)九大后成立了党的中央监察委员会,1923年中央监察委员会和工农检察院合并,以加强对执政党的检查和监督。俄共(布)十大通过了《关于监察委员会的决议》,十一大通过了《关于监察委员会的任务和目的的决议》等。这些决议和制度,一方面为防止“人民公仆”向“社会主人”蜕变发挥了重要的制度保障作用,另一方面也预示千丈之堤溃于蝼蚁之穴的危险和隐患始终存在。执政党必须长期保持高度警觉,未雨绸缪。 越是环境艰苦,越是要依靠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发展经济、巩固政权,否则人民支持共产党和无产阶级政权的“政治期票”就有到期的危险。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异常严峻的党内斗争和对敌斗争形势下,阻碍苏共(布)前进的最凶恶的敌人之一,仍然是脱离人民群众、官僚主义。布尔什维克党党员多数来自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党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任务一开始就很艰巨。在社会普遍的贫穷和物质生活资料匮乏的情况下,“全部陈旧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的严峻现实威胁着党的健康发展。一些党的领导干部出现了主要靠听汇报、看文件、作指示、发命令来了解和解决问题,深入实际、到群众中去的作风弱化。列宁、斯大林时期苏共(布)存在着脱离人民的制度隐患,给后人留下了紧迫、艰巨的党风廉政建设任务。 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通过无产阶级先进阶层来为劳动者进行管理而不是通过劳动群众来实行管理的机关”可能出现的脱离群众的现实困境,如果仅依赖党的领导干部的主观素质、觉悟程度来维护党纪,不从制度上加以保障,不切实际。必须根据新的历史时期和党的建设的新任务,建立健全符合客观实际的、有效的监督保障体制机制。“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一运动能够改变无产阶级和贫困大众的命运,使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这是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的体现,是对人类的终极关怀,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人民群众中拥有强大感召力,深得人民拥戴的物质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苏联共产党认识到,必须以制度防止党出现官僚主义、脱离人民群众的危险,但没有解决好这个时代的艰巨课题。积小恙以成大祸,累层土以生丘山,其隐患终成祸患。以制度约束规范党内生活,以科学制度防止避免党脱离群众的危险,是苏联共产党留下的、必须解决的历史和时代课题和警示。 以创新活力永葆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永久的历史使命 先进、科学的理论,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立足于时代,立足于新的实际,不断回答时代的新课题、新问题、新挑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要求,是承担起实现人类彻底解放历史使命的必备条件。和平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地位、功能、目标、任务、活动方式较之从前必然发生重大变化,执政党面临着全新考验和挑战。苏共在进入赫鲁晓夫时期后,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党风廉政建设问题也日益严重,列宁、斯大林时期存在的脱离群众、背离人民的隐患没有得到遏制,蔓延和扩散的趋势则加大。20世纪70年代前后,苏共党内思想理论僵化、保守主义盛行,不思进取;干部制度上任人唯亲、党和国家高级干部职务实际上的终身制,不思改革。党的形象、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遭受严重影响。党内既得利益集团逐渐成为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障碍。 既得利益集团占据着重要的领导岗位,在国家及各级政府中能够起决策作用,拥有优势的社会地位和权力资源,他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了他们的意识追求。其掌握的一些党政军领导机构、企业和农庄的领导权,被当作资本谋取一己私利。既得利益集团最大愿望是安于现状、保持现状、维护现状。反映在党的思想理论方面,表现为僵化保守、墨守成规,和对马列主义的实用主义、机会主义、教条主义态度。在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苏共党内言行不一、形式主义、夸夸其谈、只说不做成为普遍现象。既得利益集团为维护自身的利益,置党、国家、人民的利益于不顾,专权保守,贪婪腐化。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对共产党的正确性产生怀疑,党内外信仰危机日益严重。马克思主义理论、苏共的合法性面临严重挑战,存在着丧失人民群众支持和信服的巨大危险。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与人民群众渐行渐远,先进性、创新能力越来越弱至僵化保守,其结果已经被注定。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实践的、发展的、开放的理论,是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强大思想武器。列宁、斯大林领导的党,能够开辟人类历史新纪元,就是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的结合,依靠理论创新,勇于解决时代给共产党人提出的新课题、新挑战,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了20世纪。有着悠久历史、经历过艰难困苦考验、曾长期执政的党,在和平建设时期,思想僵化、固步自封、本本主义,其失去执政资格,被历史淘汰,不可避免。前东德党中央科学与教育委员会原主任席尔默指出了具有普遍性的现象: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制定和贯彻政策时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党的理论工作越来越松弛。社会科学研究部门、研究小组或科学家提交的各种调查、分析、理念和建议报告被束之高阁,尤其那些批判和要求改变现状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更是如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整个社会科学工作的不健康状况,必然影响党和国家健康政治生态的滋养。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投身于人类解放事业,是他“毕生的使命”。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革命的主要力量,任何革命,任何伟大的历史活动,只有代表群众的利益和唤起群众,才能获得成功。马克思主义更是科学的理论,理论的活力在于创新。决定马克思主义政党精神面貌的,是使命的力量,是科学和真理的力量。唯有永远做人民公仆、时代先锋、民族脊梁,才能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才能创新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成为科学、坚强的领导核心,才能始终得到人民的信赖、拥戴。苏联共产党从弱到强,是科学和真理相伴的过程,与其衰亡如影随形的,一定有党的理论落后于时代发展要求的关键因素。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袖必须始终站在世界历史发展的正确一边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社会主义国家普遍从革命、建设进入了改革阶段。不断受到各种非马克思主义侵蚀的苏共,严重不健康的党内生态,已经孳生和豢养了背离马克思主义的高级领导。像戈尔巴乔夫等人,世界观、价值观已经蜕变或有潜在蜕变趋向的党的领导人已经出现,一些已经走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岗位。 1985年担任苏共领导人的戈尔巴乔夫利用苏共党内存在的严重问题,打着革新苏共的旗号,妖魔化苏共历史,推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历史遗留积累下来的苏共党内问题,成为戈尔巴乔夫之类毁灭苏共、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口实和机会,成为人民群众抛弃苏共的最痛心缘由。许多共产党员对党失去信心甚至宣布退党。从前拒绝改革怕失去既得利益的既得利益集团,当戈尔巴乔夫改革能够使不法财富合法、公开地拥有时,他们就不再捍卫社会主义制度,成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急先锋。“80年代,苏共领导层中的绝大多数人已不是社会主义的狂热支持者,他们中的许多人在苏共及其思想理论的瓦解的过程中看到了自己的机会。”戈尔巴乔夫作为苏共中央总书记,在改革中打压苏共党内健康力量以致其影响消失,能够操纵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意识的,不是“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真理性,不是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在改革中无所作为,是由于国家领导人的地位,其思想、理论的传播与实施、改革目标的推行,有合法性、权威性。戈尔巴乔夫能够调动国家、政府、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上层建筑的一切力量实施其目标选择,也能通过一定的程序将个人的意志转变成国家意志。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的7年时间,宣布了两项辞职,同时附加以两项令人窒息的后果。1991年8月当他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时,同时宣布苏联共产党自行解散;1991年12月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时,同时宣布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违背人民的意志,违背历史发展趋势,将苏共引向背离马克思主义的不归路直至消亡,将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引向解体并直接导致了东欧社会主义的失败。 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历史人物在历史过程中发挥作用,须依托社会环境。“历史必然性的思想也丝毫不损害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全部历史正是由那些无疑是活动家的个人的行动构成的。在评价个人的社会活动时会发生的真正问题是:在什么条件下可以保证这种活动得到成功?有什么保证能使这种活动不致成为孤立的行动而沉没在相反行动的汪洋大海里?”曾经强大的苏联共产党,消亡于20世纪末,倒在88年历程的尽头,期间没有难以找寻的秘密。沿着历史长河探究,苏共由盛到衰,是与人民渐行渐远,直至蜕变为一个背离马克思主义、背离人民意志的过程;是有着极端重要作用的政党领袖,辜负人民托付,蜕化变质,把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引向改旗易帜邪路的过程。苏共由弱到强,所向披靡时,有列宁、斯大林这样坚强的无产阶级领袖。毁于一旦时,戈尔巴乔夫这类蜕变为非马克思主义者的领导人,难辞其咎。从苏联共产党的兴亡看,由谁来担任党的领导人、担任人民领袖是偶然的,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人,必须是“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能够始终站在世界历史发展的正确一边。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习近平总书记说:“回顾党的历史,为什么我们党在那么弱小的情况下能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在腥风血雨中能够一次次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不管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义无反顾向着这个目标前进,从而赢得了人民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站在时代前沿的中国共产党,就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各项制度,持续、深刻地进行实践探索,作出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等重大制度安排。“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尊重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力、改善民生贯穿党治国理政全部工作之中,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通过完善制度保证人民在国家治理中的主体地位,着力防范脱离群众的危险。”以开拓正确道路、发展科学理论、建设有效制度的有机统一,以全新的监督保障体系机制、理论方略为引领,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能够避免苏联共产党的“安泰之死”。中国共产党出色解答了苏联共产党没能做好的时代课题,并在“两个大局”中迎接挑战和检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定能够带领全体党员和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出现的各种艰难险阻,在新时代把社会主义事业更加有力地推向前进。 (注释略)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来源:《人民论坛》 2021年第19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