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名人 > 明朝 >

何景明

    人物简介
    何景明是明朝著名文学家、官员,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是明代前七子之一、明朝文坛四杰之一。何景明19岁中进士,担任过中书舍人、陕西提学副使等职,为人耿直又淡泊名利,因病辞官后逝世,年仅39岁。何景明的作品有盛唐遗风,曾倡导明代文学改革运动,著有多篇诗、词、文章,代表作为《大复集》。
    人物生平
    明成化十九年(1483),何景明出生,其母李氏梦见太阳落到了自己怀里,所以取名景明。
    成化二十二年(1486),景明三岁时,其长兄景韶中了举人。二哥景阳也学有小成,这激励了何景明。景明天性聪明,六岁可以对联,八岁可以写文章,读书强记能力很强。
    弘治八年(1495),何景明12岁的时候,其父亲在渭源县为官时,也带着何景明。
    弘治十一年(1497),何景明归家,大哥景韶教他读《尚书》,只九个月就可以讲解了。此时沁水御史李瀚巡按汝宁,调试信阳诸生,当读了何景明的卷子之后大叹"奇才",并特意到信阳来看何景明。于是何景明在这时就出名了。
    弘治十二年(1499),何景明16岁时,与二兄同时中举(省试),何景明以《尚书》经第三名中举。
    弘治十三年(1500),何景明参加礼部的春试,因为文中多奇字,主考官不欣赏,所以名落孙山。归家后,二哥任巴陵县令,何景明和他一起到了巴陵。
    弘治十五年(1502),景明20岁时,终于考上了进士。按理何景明就照例为庶吉士,但因他生性耿直,所以没有成为庶吉士。
    弘治十七年(1504),22岁这一年,正式授为中书舍人。中书舍人,任起草诏令之职,参与机密,由文笔好者、有德者任之,属从七品。
    弘治十八年(1505),何景明奉命出使云南,一年后回京。何景明为官之时,也是大宦官刘瑾当权之时,当时正德皇帝明武宗只有15岁,对他无可奈何。何景明上书首辅要求制裁刘瑾,但没有用,何景明便请求还乡,刘瑾批准。
    何景明回信阳住了四年,除读书、写书之外就是游玩。此期间何景明大哥和父母相继去世。
    正德五年(1510)刘瑾被诛,何景明官复中书舍人,并任内阁讲经官。讲官为帝王和大臣讲儒家经典,一月三次。
    正德十三年(1518),35岁这一年,何景明升为吏部验封司员外郎,为从六品,长官为吏部尚书。下设四司:文选清吏司、验封司、稽勋司和考功司。验封司掌封爵、世职、恩荫、难荫、请封、捐封等事务。也很有实权。
    正德十三年(1518),升为陕西提学副使。官至四品。
    正德十六年(1521),何景明因病辞官,回归故里,6天后病故,年仅39岁。
     何景明的诗
    何景明著辞赋32篇、诗1560首、文章137篇、另《校汉魏诗》14卷、《何景明诗集》26卷、《雍大记》30卷、《大复集》38卷、《谢礼直节本》、及《何子杂言》、《学约》等十多种。 所著多收录《四库全书》,经译为多国外文。
     何景明墓
    何景明墓位于信阳市、金牛山管理区白坡飨堂村,现信阳师范学院内,体育馆北50米,新图书馆西100米处的山坳里。墓前原有何大复先生祠(即何家飨堂),大门墙上书有“世科”二字,后堂供奉何氏历代祖宗。
    祠外道左有神道碑,墓在祠后,墓前设有明代万历二十五年(1597)青石透雕牌坊,横额书"天赐灵原"四字,钦差巡抚、布政使、按察使等显要十人衔名其上。墓前御祭有神道石刻仪仗,计有文吏、武士、狮子、马、猪、羊各一对。
     人物评价
    《明史》记载:"官囊不满三十金。"
    《明史》评价:“景明志操耿介,尚节义、鄙荣利、与李梦阳并有国士风。”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