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人物 > 武将 >

因一只眼瞎而被称“半个”军事家——刘伯承一生功绩


    
    刘伯承:因一只眼瞎而被称“半个”军事家,但最后成了共和国元帅
    提起刘伯承元帅,人们脑海里马上会联想起"独眼战神"、"彝海结盟"、"刘邓大军"等形容词。
    刘伯承(1892-1986年),原名明昭,四川开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入学生军,参加护国、护法战争。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组织过沪顺起义、南昌起义,先后任过中央红军总参谋长、红军大学校长、八路军129师师长、第二野战军司令员、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中央军委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央政治局委员等职。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兢兢业业,奋进不息,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对中国革命军队的建立和壮大、对革命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对我军向正规化现代化的迈进作出了杰出贡献。
    刘伯承元帅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幼时上过私塾、高小,后考入官立中学。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时19岁,他立即加入到推翻封建统治的斗争中,参加学生军。次年入重庆陆军将校学堂速成班,毕业之后被分到蜀军第5师任司务长。护国战争爆发后他又改任排长,由于作战勇敢被火线提升为连长。可是蜀军很快被袁世凯军队打败,就连指挥讨袁的蜀军总司令熊克武也被打跑。部队失散,他回家暂避。
    不久,救国心切的刘伯承再次出来投身到革命斗争当中。1916年,在讨袁护国斗争中,他组织起四川护国军第4支队,很快发展到2000余人。他率军攻下丰都,在反动军队的反扑下负重伤失去右眼。然而,由于他指挥有方,作战勇敢,年仅24岁就落下川军名将的美称。
    刘伯承在川军中战斗了10年,参加了护国、护法战争,也参加了军阀之间的战争。他看到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只是痛苦和灾难,深感不安。1926年,在吴玉章等人引导下,他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受党的委托,为配合北伐战争,他与杨闇公一起组织了沪州-顺义起义。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国共合作破裂之后,刘从四川东下,奉党的指示到南昌与朱德等将一起组织了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刘等人潜往香港,冬天转到上海。在上海躲避期间,正遭通缉的刘被染上恶习的儿子告发,几遭逮捕。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刘到苏联学习,躲过了反动派的追捕。
    从苏联回国后,刘伯承任中央军委总参谋长,协助周恩来、朱德指挥第四次反“围剿”并取得胜利。面对“左”倾路线和李德的瞎指挥,刘敢于站出来进行斗争,他告诫李德:“如果我们不停止这种拼消耗的战术,采取机动灵活的方针,根据地将会丧失,红军将会拼光,我们将变成千古罪人。”他的正确意见不仅未受到重视,还被免了总参谋长职务。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