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跨省区流域经济合作发展新模式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增长极——《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解读
http://www.newdu.com 2024/11/23 03:11:37 《广西日报》2014年8月4日 刘苏社(国家发展 参加讨论
2014年7月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国家从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培育西南中南区域支撑带,打造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构建统筹东中西、协调南北方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的战略高度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必将对新时期加快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发展、协同发展,促进广东、广西经济一体化,形成西南中南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编制实施《规划》是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完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大举措 珠江是我国第二大通航河流,西江是珠江流域的主要水系。珠江-西江经济带(以下简称经济带)以西江为发展主轴,横贯广东、广西,上联云南、贵州,下通香港、澳门,直接连接我国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欠发达地区,是珠三角地区转型发展的战略腹地和西南地区重要的出海大通道,是面向港澳和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地带,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2013年7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广西考察时指出,要把广西打造成为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西江经济带,抓紧研究制定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珠江三角洲地区要带动环珠江三角洲和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为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有关文件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广东、广西两省区,经深入研究,广泛征求各有关方面意见,编制形成了《规划》(送审稿)上报国务院。经国务院批复同意,7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规划》。 经济带区位优势独特、自然禀赋优良、航运条件优越、产业基础较好、合作前景广阔,具备成为新的增长极的条件。但同时也面临流域比较优势未能充分发挥、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全方位开放还不够充分、推进协同发展仍面临不少体制机制障碍等诸多困难和挑战。在新形势下,从全局科学谋划经济带开放发展,合力研究解决这些重大困难和问题,恰逢其时,意义重大。一是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区域发展整体布局,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二是有利于优化生产力布局,构建我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培育我国新的区域经济带和增长极;三是有利于促进东西互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带动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四是有利于扩大西南中南地区对外开放,加强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完善我国全方位开放格局;五是有利于加强全流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推动流域可持续发展,探索跨省区流域生态建设新模式。 二、《规划》的基本特点和主要内容 《规划》作为我国第一个横跨东西部、以流域经济合作为主题的区域规划,特点鲜明、重点突出、注重创新,具有很强的战略性和指导性,主要特点可概括为: ——突出东西互动合作。强调充分发挥不同区域比较优势,推动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欠发达地区有效对接,深层次拓展两广合作,积极探索东西部地区合作发展新模式,促进形成区域发展互补支撑、优势叠加的格局。特别是创新提出突破行政分割,共建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具有很强的试验意义,将为全国东西部地区合作发展找寻突破口。 ——突出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强调要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的关系,保护好珠江-西江这条生命线,积极探索跨省区流域生态建设新模式,为维护流域生态安全、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和示范。这既贯彻了国家战略要求,也体现了流域发展新要求。 ——突出对内对外开放。强调立足珠江-西江,衔接北部湾,面向港澳和东盟,扩大内陆沿边开放,深化重点领域务实合作,提升服务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构建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开放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新格局。 ——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强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立足统筹解决经济带协同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加强跨区域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快破解制度障碍和体制壁垒,推动建立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区域协同发展制度体系。 除前言外,《规划》正文共10章,约2万字,内容涉及经济带协同发展重点领域的若干重大问题。规划范围为广东省广州、佛山、肇庆、云浮4市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柳州、梧州、贵港、百色、来宾、崇左7市,区域面积16.5万平方公里,2013年末常住人口5228万人,地区生产总值3.3175万亿元。根据流域特点,规划同时将贵州、云南省沿江部分地区作为延伸区予以统筹考虑。《规划》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总结分析了经济带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是在指导思想上,明确以推进协同发展为主线,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着力打造综合交通大通道,着力建设珠江-西江生态廊道,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着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着力构筑开放合作新高地,努力把经济带打造成为我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增长极,为区域协调发展和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示范。 二是在战略定位上,为贯彻中央关于把广西打造成为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的要求,提出打造西南中南开放发展战略支撑带;为充分发挥东西部地区毗邻优势,探索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有益经验,提出建设东西部合作发展示范区;为统筹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推动流域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设流域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一带一路”的重大战略决策,充分发挥经济带外接东盟国家、内联西南中南腹地的枢纽作用,提出打造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 三是在发展目标上,提出到2020年,经济带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明显提高,支撑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的能力显著提高,成为我国西南、中南地区的重要增长极。 四是在空间格局上,依托经济带不同区域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经济联系、资源环境承载力及港口交通条件,提出以“一轴、两核、四组团”为主的空间格局,即以珠江-西江主干流区域为轴带,广州、南宁为双核,广州-佛山、肇庆-云浮-梧州-贵港、柳州-来宾、南宁-崇左-百色为四组团,形成流域协调联动发展新格局。 五是在重点任务上,提出要协同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共建共享和互联互通水平;创新生态环保合作机制,共建珠江-西江生态廊道;强化产业合作对接,推进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加强沿江城市间的分工合作,建设特色多元沿江城镇体系;推进社会事业重点领域一体化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开放合作支撑平台,共创开放合作新高地。 六是在支持政策上,围绕推动实现经济带协同发展的战略任务,提出一系列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支持政策措施。比如,在流域可持续发展方面,提出支持地方研究开展珠江-西江水环境补偿试点,推动建立省际间横向生态补偿制度;在对外开放方面,提出支持依托广西沿边有条件的口岸研究设立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提出支持地方研究制定区域性产业转移指导目录,在条件成熟时把港澳与广东在CEPA框架下的先行先试政策适用范围逐步扩大到经济带;在金融创新方面,提出支持广西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建设中国-东盟股权转让市场和面向东盟的大宗商品交易场所,研究设立珠江-西江产业投资基金;在土地政策方面,提出支持开展节约集约用地试点,将符合条件的地区列入全国土地管理综合改革试点。 三、狠抓《规划》贯彻落实 《规划》以广东、广西两省区合作为重点,还涉及西江上游贵州、云南相关地区,实施过程中将面临协调省际之间、上下游之间的诸多利害关系,组织协调难度较大。需要各方加强沟通协调、密切合作、形成合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作为《规划》编制的牵头部门,我们将积极发挥协调和指导作用,指导两省区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加强对实施过程的跟踪分析和督促检查,适时开展对实施情况的评估,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采取召开协调会、专题调研、定期督办等多种方式,及时研究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困难问题,积极推进《规划》顺利贯彻落实。 广东、广西两省区作为推动《规划》实施的主体,要紧密协作,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任务。为此建议:第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密切协调配合,建立健全两省区高层协调机制及工作推进机制,加强与上游贵州、云南的沟通衔接,协商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第二,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增强对《规划》实施重大意义的认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吸引社会各界参与到经济带建设中来,营造《规划》实施的良好氛围。第三,在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抓紧制定完善具体实施方案及专项工作方案,将《规划》中提出的重点任务细化实化为一项项具体工作、一个个具体项目、一条条具体政策,明确责任单位、推进步骤、时间节点,提出分阶段的重大工作和重点项目清单,明确逐个时间段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第四,密切跟踪分析《规划》实施情况,加强对各个阶段工作、项目、政策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明确每个阶段需要国家层面协调落实的重大事项和重点项目,及时与国务院有关部门沟通对接,争取国家的支持。 加快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发展,事关国家改革开放和区域协调发展大局,事关经济带5000多万人民群众的福祉。我们相信,只要各方共同努力、狠抓落实,一定能够推动经济带实现科学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