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夯实民族团结基石
http://www.newdu.com 2024/11/30 05:11:52 青海日报 newdu 参加讨论
26个民族、46万大通人民,少数民族占总人口50.4%。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是西宁市惟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在少数民族地区,只有让人民富裕起来,让经济繁荣起来,才能实现和谐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因此,大通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始终将其作为关乎全局的大事来抓,去年以来着力打造“思想教育引导、民族经济发展、统筹城乡一体化、民生保障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平安大通建设、民主法治、民族文化引领、民族宗教和谐、基层能力建设”十项示范工程,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高社会民生保障水平,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把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作为深入推进创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制定出台了《大通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县经济发展纲要》。根据大通的自然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发挥比较优势,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打造全市乃至全省经济转型发展的先导区,夯实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的物质基础。位于塔尔镇河州庄村和桥头镇向阳堡村交界处的大通华灏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基地,是全省最具规模的高新现代农业基地与生态旅游基地之一,将“共创共建”作为发展的主线,手拉手让当地群众与企业一起奔“小康”。企业入驻河州庄村和向阳堡村之后,实现土地流转525亩,当地群众年土地流转收入近40万元。近80名当地少数民族村民在园区务工,年增加收入达150万元。对“两村”独居等特殊情况的10名回族老人给予用工倾斜,解决家庭实际困难。依托园区设施和科技优势积极开展务工人员技术培训达年300人次,很多少数民族员工已成园区技术骨干。园区和庄户人实现了“双赢”,促进了民族团结,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塔尔镇下旧庄是一个纯回族村,村里把加快农业转型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的基础,在村两委带领下,家家有大棚,种植蔬菜成为下旧庄人增加收入的“钱柜子”,年全村蔬菜收入达100万元以上。“佳兴”等四个现代设施农业园区2011年后相继入驻下旧庄村,实现土地流转1000多亩,250多名村民在园区打工挣钱,园区每年为全村群众增加收入达300多万元。 村里经济发展了、群众兜里“有钱了”,改善村容村貌、建设美丽村庄成为全村人的共识。去年,下旧庄村实施了“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项目。村庄道路实现了硬化,30户的危房改造、140户的奖励性住房等一件件看得见的实事、喜事让村民笑逐颜开,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成为下旧庄村走向外界的新名片。 老爷山更是当地多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之地,每年农历六月六,汉、回、土、藏、撒拉、东乡、蒙古等民族“花儿”爱好者都如约云集老爷山。 “六月六”朝山会,更是在青海乃至全国享有盛誉。因“两会”兴起的物资交流会,更是加强了各民族间的交流,增进了各民族间的友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