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人类学应用 >

内地西藏班(校)民族教育政策的流变及成效


    【摘 要】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承袭异地办学传统,自1985年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原则,在内地为西藏办学,举办内地西藏班(校),为西藏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培养人才。回顾该项民族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发现其办学、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办学类型、层次趋于多元,显性作用明显;其为西藏社会经济建设储备人才,教育辐射功能逐步显现。但就当下现实看,内地西藏班(校)的总体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布局和层次结构有待优化,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也存在提升空间。
    【关 键 词】内地西藏班(校);民族教育政策;成效
    【作者简介】吴晓蓉,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 北碚 400715
       西藏是以藏族为主体的民族自治区,成立于1965年,根据西藏自治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区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为2716389人,占全区总人口的90.48%,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40514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35%。其独特的自然条件、欠发达的经济状况、滞后的教育现实和建设人才匮乏等,是内地西藏班(校)民族教育政策和办学模式形成的重要原因。
    一、内地西藏班(校)民族教育政策的流变历程
    史料梳理发现,内地办学形式最早始于唐代,而内地专门为西藏办学,可追溯至清朝光绪年间。
    (一)1840年前:儒学教化开内地办学先河
    内地办学历史,最早始于唐朝。唐代西川节度使韦皋在成都举办了一所专供南诏王室及其大臣子弟读书的学校,“教以书数,欲以慰悦羁縻之,业成则去,复以他子弟继之。如是五十年,群蛮子弟学于成都者殆以千数”[1](P8078),办学费用由唐朝军府廪给。韦皋在成都为南诏贵族子弟举办学校,开创了中国内地举办民族学校的先河。[2](P137)宋、辽、金时期,为用儒学教育当地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官吏子弟,使其服从于宋朝统治,共同防御西夏,宋神宗下诏“陕西置蕃学”,后其他地区蕃学也相继开办,如“熙州西罗城已置蕃学,晓谕蕃官子弟入学”,宋朝还对举办蕃学有成效者予以奖励。[3]明朝鼓励选派或推举少数民族子弟进入国子监读书。朱元璋曾明谕来京朝贡的普定军民知府者额:“今尔既还,当谕诸酋长,凡有子弟皆令入国学受业,使知君臣父子之道,礼乐教化之事,他日学成而归,可以变土俗与中国,岂不美哉。”[4](P353)
    (二)1840—1949年:以蒙藏学校发展蒙藏教育
    内地为西藏办学,则可追溯至清光绪年间的京师满蒙文高等学堂。该学堂开设藏文科,分预科2年、正科和别科均3年,清廷“咨行驻藏大臣选派藏人子弟来京入堂肄业”,学生概不收学费及膳费。满蒙文高等学堂于1912年与筹边学堂合并成为“筹边学堂”。[5](PP.72-76)1912年在政府内部设立蒙藏事务局,民国时期设蒙藏专门学校,1913年2月,教育部公布《蒙藏学校章程》,附了补习专科和预备科章程。在《蒙藏学校章程》中,提出“本学校以开发蒙藏青海人民学识、增进蒙藏青海人民文化(为)宗旨”,“学校收学生不分种族,惟因西北闭塞”而“重在多收蒙藏青海学生”,学生名额中,“西藏占二十分之三”,“学校先设预备科”,毕业后“另行开办专门科”,还提到附设补习专科,且学校“经费由蒙藏局列入预算,函请财政部按期发放。”《预备科章程》要求“以完足普通教育,造就健全国民为宗旨”。在征集蒙藏青海学生时,“由各盟长、将军、都统、各办事长官挑选咨送”到北京,路费由各本旗酌量补助,“蒙藏青海学生不收纳学费,其膳宿亦由公家备办”[6](PP.829-831),学生首先入预科班,之后进专科班深造,课程设置多样,类似于现代教育的课程设置[7],政府通过以上方式提倡就学。该政策为蒙藏等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了不少人才。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了管理民族事务包括民族文教事务的行政机构,蒙藏委员会设立了北平蒙藏学校。1929年6月,国民党“关于蒙藏决议案”指出,在首都设立蒙藏学校,并附设蒙藏研究班,专门研究关于蒙藏事情,大力兴学,发展蒙藏教育。由蒙藏各地选送优秀青年应试入学,还特别规定国立及省立之学校优遇蒙、藏、西康等地学生办法。1929年7月22日,教育部和蒙藏委员会联合发布《待遇蒙藏学生章程》,规定全国各学校收录蒙藏学生,免交学费,蒙藏委员会负责保送蒙藏学生到内地求学和分配毕业生回蒙藏地方服务。[5](P134)具体办法是“通令各蒙旗及西藏等地主管官厅,创办各级学校,确定蒙藏教育经费,在首都及其他适宜地点设立招收蒙藏青年的预备学校”。据此,南京大学设立了边政学系,一些地方开设边疆学校、海疆学校,培养边疆各民族学生。[8](P81)1941年蒙藏事务局改称蒙藏院。
    1944年,国民政府发布《边疆学生待遇办法》,规定凡语言有特殊性质的地方学生,均得享有保送升学、申请公费及常年补助费的优待。此后,国民政府又推出系列关于“蒙藏教育”的目标和实施纲要,建立了从教育部蒙藏教育司到各省的相应教育行政机构。1933年,在九世班禅大师等支持下,成立了南京蒙藏学校,每年在青海、西康等地招生。1935年,九世班禅准备返藏之前,曾有“按期选派青年,留学内地,以资深造”的计划[9](P317)。同时期,共产党也积极为西藏办学。1937年,延安中央党校办少数民族班,有藏族、彝族、苗族、满族等少数民族青年参加学习。1939年,中央党校西北局少数民族工作委员会开办藏族干部学习班。1941年6月蒙古青年学习班发展成民族部,有蒙古族、回族、彝族、满族等6个民族180人在此学习。1941年9月8日成立延安民族学院,1942年,该校发展到300人,学员有蒙古族、回族、藏族、满族、彝族、苗族、东乡族、汉族等。该学院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文教政策,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设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10]1949年8月至9月,中国共产党在兰州马家花园创办“藏民学校”,学员以蒙、藏、回、裕固、东乡等民族青年为主,还有少数喇嘛、阿訇,达300余人。民主革命时期,民族高等教育虽未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但到新中国成立时,已培养了藏族、蒙古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干部1万余人。[8](P81)整体而言,新中国成立前内地为西藏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但因规模较小,加之战乱时停时办[11],未能形成长期、固定的办学模式。
    (三)1949—1984年:难中为继的办学探索
    为了及时了解民族地区教育状况,制定民族教育发展方针政策,中央于1951年召开第一次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少数民族教育的方针政策,通过了《关于少数民族教育工作的指示》、《培养少数民族师资试行方案》、《少数民族学生待遇办法》,为我国民族教育政策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56年6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第二次全国民族教育会议,提出有步骤地开展扫盲工作和实施普及小学义务教育。1956年教育部发出《关于内地支援边疆地区小学师资问题的通知》,提出大力发展师范教育,扩大中等师范招生比例,培养师资。1958年9月,在陕西咸阳成立西藏团校和西藏公学,招收学生3415人。1965年陕西咸阳的西藏公学改为西藏民族学院,它是西藏第一所高等学校。建校三十多年,共培养藏族等少数民族干部和各专业技术人才11292人。[12](PP.77-80)另外,北京的中央民族学院(已改称中央民族大学)、兰州的西北民族学院、成都的西南民族学院等,都是集中培养藏族人才的高等学府。几十年来,这些学校培养了大批藏族人才,为西藏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进步做出了很大贡献。1974年到1980年,全国各省市大中专院校大力招收西藏学员,为西藏培养人才。到20世纪80年代,国家开始着手筹划内地为西藏办学长效措施,内地西藏班(校)是该思想的实践形式。
    (四)1984年至今:内地西藏班(校)的形成与稳定发展
    为进一步利用内地办学条件,推动西藏教育事业发展,1984年初,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第二次西藏工作会议。会议认为,要发展西藏教育,加速培养西藏人才,单纯以西藏力量和内地派人进藏办教育的力度不够,须打破封闭状态,形成立足本地力量辅以内地支援的多渠道办学方式。
    1984年,中共中央发出(84)22号文件,要求在内地举办西藏班并筹建西藏中学。文件指出:“要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在内地省市办学,帮助西藏培养人才。可考虑在北京、兰州、成都等地相对集中办西藏班,其他有条件省市分配一定名额,西藏选送10-12岁小学毕业生,以培养获得中等专业技术人才为主,其中少数优秀的可以选送高等院校深造。”[12](PP. 99-100)1984年12月11日,颁发《教育部、国家计委关于落实中央在内地为西藏办学培养人才的通知》,决定在兰州、成都和北京举办西藏学校,在内地16个中等以上的城市举办西藏班。1985年,全国16省市的西藏初中班同时开学。根据自愿报名、择优录取等原则,1300名学生被选送到内地学习,分别按对口支援的形式安排,着重为西藏培养少数民族中等专业技术人才,这意味着内地办学形式正式开始。
    1987年9月,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以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第二次援藏工作会议,对内地办学给予了充分肯定。1989年,首届内地西藏班初中生毕业,进入中等技术专业学校862人,300名学生进入高中学习。1992年国家教委发布《全国民族教育发展与改革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西藏教育有特殊困难,全国要给予支援,要认真办好内地西藏班(校)。1993年3月,国务院委托教委召开教育援藏工作会议,就对口单位对教育的援藏任务、形式、经费、责任、义务等进行研究。1994年7月,国务院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会议,确定认真贯彻“长期坚持,努力搞好,不断完善”的长远发展方针,实行“对口、定点、包干责任制”,不断改善内地西藏班办学条件,用好教育援藏补助经费。会后,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援藏工作的指示》,国家教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内地西藏班工作的意见》和《内地西藏中学班(校)管理实施细则》、《内地中等专业学校西藏班管理的若干暂行规定》,使内地西藏办学日益规范化、制度化。从1989年开始,内地许多高等院校、中专学校分别招收西藏高中毕业生、初中毕业生,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单独编班和混合编班等多种形式教学。自此,西藏教育在办学体制上形成了区内外办学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从唐朝专门学校始,内地办学虽几经兴废,仍在承袭传统基础上不断发展,直至1984年形成了长期稳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不同历史时期,内地办学虽在招生对象、招生规模、办学层次与类型、课程设置以及办学形式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免费办学政策;学成后返回原籍交流文化,传播文明;教学内容重文教;以保边疆安全、发展民族教育事业、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共同繁荣等,是各时期内地办学共同的价值诉求。
    二、内地西藏班(校)民族教育政策成效
    “政治的好坏,通常要看人才品类是否自由发展,能否长久维持,更能否由发展维持而增益其质量。能,是好政治;不能,是坏政治。”[13]内地西藏班(校)民族教育政策,作为国家和政府调整社会问题和利益关系的公共政策,是国家政治在民族教育中的体现。为办好内地西藏班(校),除法律保障外,国家还出台了系列文件,以保障顺利办学。其发展维持与质量增益,自然成为衡量政策成效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从内地西藏班(校)在内地发展情况和在西藏产生的效益两个维度,分析这一民族教育政策的质量增益情况。
    (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1.办学覆盖面广
    表1显示,内地西藏学校数量,1985年时为12所,到2010年则增加到29所,遍及全国20个省、市,广东则达4所之多。“十一五”时期,全国共有20个省(市)的28所学校开办内地西藏班,有58所内地重点高中、120多所高等学校招收西藏学生,内地西藏班在校总人数达到21800人,比“十五”末增加7000人。在“十二五”期间,内地中职班在校人数争取达到15000人,高中招生规模达到12000人。[14]
     
    2.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表2数据表明,内地西藏班(校)初、高中招生数量虽不稳定,但整体呈递增趋势。2000年以前,高中数量变化较小,2000年以后初中招生数变化较小。从2004年到2008年,共招收初中生10068人,高中生6961人。2010年内地西藏中职班招生3000人,2011年,内地高中班招生规模已达到3000人,2012年高中班招生人数为1300人[15]。
     
    3.办学类型、层次趋于多元
    1985-1987年,内地西藏班只招初中生,后来扩展到高中、中专、中师和大学。1992年到1997年,学生培养以中等专业技术人才为主。2008年,共招收初中生2026人、高中生1651人,在校初中生13689人,在校高中生4401人。从表3可以看出,内地西藏班(校)依据西藏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而招生,不断调整人才培养层次、结构和专业,层次和结构涵盖至初中、高中、中专、中师和大学。1998年,内地西藏班开始初中扩招,压缩、停招部分专业的中专生,扩招师范生和高中生。从1999年开始,内地西藏班(校)初中毕业生,全部返藏参加区内统一考试。[16]从2002年起,西藏优秀毕业生还有机会直接插班到办有内地西藏班省、市的非民族类普通高中学习。为顺应西藏社会发展,2010年起,国家在天津等12个省市,42所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内地西藏中职班,年招生规模3000人,并将逐年扩大招生规模,在“十二五”时期,达到年招生5000人。2010年9月起,根据国家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和西藏自治区教育厅要求,内地西藏初中班(校)学制由四年改为三年。因学制变化,各内地西藏初中班(校)的教学管理要求、学科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也随之调整。
     
    (二)为西藏社会经济建设储备人才
    教育与经济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强化的关系。经济越发达,教育投入就越多,人力资本越丰富,进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在所有国家里,从最富的到最穷的,教育在促进有助于缩小严重不平等的社会和经济变革中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17]据世界银行测算,全体人口平均受教育时间增加1年,就可能会使GDP提高3%。[18](PP.50-51)20世纪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指出:人力资本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体力、智力和技能的综合,人力资本的有形形态就是人力资源,人的知识、技能、健康等人力资本的增加或者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更重要。[19]人力资本投资和积累将是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为改变西藏原有教育结构不合理,人均受教育年限短等制约人力资本积累的状况,全方位、多层次培养人才,1984年12月11日,教育部、国家计委向有关省、市发出《关于落实中央关于内地为西藏办学培养人才指示的通知》,指出“在内地举办西藏初中班和西藏中学,主要目的是为西藏培养急需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在初中阶段学习4年后20%左右择优升高中继续学习三年,毕业后择优送入大学院校深造,多数初中毕业后上中等专业学校(含技校和职业高中)学习三年,毕业后回西藏参加各项建设”。[20](P2065)几近30年的内地西藏班(校)办学实践证明,利用内地学校优势举办西藏班(校),是为西藏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
    如表4所示,自1985-2010年的25年间,西藏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总数从1985年的23537人增加到2010年的52686人,总体增长了2倍多。其中,自然科技人员总体增长了近3倍,“七五”时期增长了2万多人,“十一五”时期增长了10万多人。据统计,从1985-2009年,累计招收初中生37254人,高中生15984人。按《关于落实中央关于内地为西藏办学培养人才指示的通知》指示,近80%的内地西藏初中班学生毕业后上中等专业学校(含技校和职业高中)的比例计算,内地西藏班(校)培养了近3万名中等专业技术人才,占2010年西藏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一半多。内地西藏班(校)已成为西藏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三)教育辐射功能逐步显现
    1.推动区内各项教育事业发展
    据统计,1993年内地西藏班初中学生占全区的29.17%,中专班学生占全区的43%。[21](P207)1995年,内地西藏班已有学生17000多名,初中学生占全区比例为28.17%,高中学生占全区比例为43%,还有数百名大学生在各类高校学习。[22](P144)截至2007年,西藏学前阶段毛入学率从2003年的5.1%提升到7.7%,义务教育阶段毛入学率从2003年的93.3%提升到99.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从2003年的19.6%上升到49.1%,高等教育阶段的毛入学率从2003年的11.9%提升到16.7%,且西藏教育发展总体水平排名远远超出其经济发展水平。[23]截至2010年,西藏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46.3%,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93.5%,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88.2%[24](P1513),内地西藏班的在校人数已达1.23万人,已向西藏输送了中专以上毕业生2万余人,其中本专科毕业生9100人,2010年招生规模已达3000人。据《中国地区教育发展报告》统计,西藏自治区2003年教育发展指数为0.461,全国排名26,2007年提升到0.617,全国排名22,其中教育投入指数为全国第七,教育公平指数为全国第二。
    2.农牧民教育观念转变,人口素质提升
    较大规模的内地西藏班(校)是智力援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中央为发展西藏教育所采取的有力措施,是国家关注西藏发展中具有创造性的民族教育政策。它推动了西藏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受到西藏广大人民的热烈欢迎和拥护。现在的西藏各地区,农牧民群众已转变教育观念,争送子女上内地西藏班(校)。调查时常听他们说:“哪家的孩子能到内地读书是一种光荣,全村、全家都要隆重欢送他们。”据统计,1991年报考内地西藏班的学生,达9500余人,占西藏全区当年小学毕业生总数的90%以上。[3](P374)内地西藏班为提升西藏人民的教育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第四次到第六次人口普查30年间,中央政府及各省市援助,加上西藏干部群众的努力,西藏人的受教育程度有了很大改善。每10万人中,受过小学教育的人增长近2倍,受过高中(含中专)教育的人数增长2倍多,接受过初中教育的人数增长3倍多,接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人数,增长最为明显,从1990年的565人增加到2010年的5507人,人数增长近10倍。由此可见,30年间,西藏的高等教育得到了飞速发展,内地西藏班(校)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有学者对我国省域教育收益率的实证分析指出:少数民族教育收益率高于汉族,原因是党和政府的教育投入、教育政策等都对民族教育有倾斜。[25]27年内地办学实践表明,其在加速西藏人才培养、加强各民族青少年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团结、加深内地与西藏的相互了解、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就当下实践看,内地西藏班(校)的总体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布局和层次结构有待优化,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也存在提升空间。但这一办学模式,不论在招生规模、办学层次、办学类型等方面,都紧紧围绕西藏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而调整。其在维护祖国统一、增强民族团结、促进西藏发展等方面,正在并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2]滕星,王铁志.民族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3]韩达.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藏族教育史[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4]徐杰舜,韦日科.中国民族政策史鉴[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


    [5]朱解琳.藏族近现代教育史略[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


    [6]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7]余锦龙.民国时期西藏教育浅析[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0, (4).


    [8]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4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9]牙含章.达赖喇嘛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0]吴明海.国家创新系统与建设世界一流民族大学必然性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3, (2).


    [11]马戎.西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J].中国藏学,1998, (2).


    [12]周润年.藏族教育[M].成都:巴蜀书社,2003.


    [13]潘乃谷.潘光旦释“位育”[J].西北民族研究,2000, (1).


    [14]西藏教育厅.西藏自治区“十二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汇编[Z].2011.


    [15]http://zhaosheng.cyol.com/content/2010-08/23/content_3387226.htm.


    [16]内地西藏班全部返藏参加统考[N].西藏日报,1999-01-14.


    [17]菲利普·库姆斯.世界教育危机——八十年代的观点[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18]万晓光.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


    [19]西奥多·W. 著,吴珠华等译.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20]刘英杰.中国教育大事典(1949-1990)(下册)[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21]吴德刚.西藏教育调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2]吴德刚.中国西藏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23]王善迈,王连生主编.中国地区教育发展报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4]西藏自治区统计局西藏调查总队.西藏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25]戴平生,沈小波.省域个人教育收益率变因剖析——基于分层线性模型视角[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 (5).^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