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西藏研究 >

“圆”的艺术:藏族弦子舞


    弦子,又称“谐”、“叶”、“巴叶”,是藏族特有的一种胡琴,一般由男子演奏。弦子舞,也常称为“弦子”,是在乐器弦子的伴奏下,集歌、舞、乐为一体的综合性藏族歌舞艺术。弦子舞分布于西藏东部及云南、四川、青海等藏族聚居区。表演时由男子拉弦子,女子舞彩袖,随着弦子节奏的变化,歌声舞姿变化多样。弦子的歌词大部分为迎宾、相会、赞美、情意、辞别、祝愿的内容;曲调繁多,歌词丰富,舞步多变。舞蹈时男女舞队各围成半圈,时而聚圆,时而疏散,且歌且舞;男子舞姿重在舞靴、跺脚,显示豪放粗犷之美;女子突出长袖轻柔舒展之美。
    弦子舞是芒康的一种民间歌舞,它以弦子为伴奏乐器,男女聚集在一起,随着音乐翩翩起舞歌唱。芒康弦子舞在藏语中又叫“蕃谐羌”,“蕃”藏语为藏族,“谐”为歌舞,“羌”为跳。弦子称为“比旺”,是一种当地老百姓自己发明的二胡,在史书中称为“胡琴”。昌都芒康县弦子舞历史悠久,据考证,唐朝时期芒康就已有弦子舞出现。弦子舞是芒康当地惟一特有的民族歌舞。每当节日,人们相聚一处,跟在一位或几位边拉琴伴奏边频频起舞的男子身后,甩动长袖蹁跹起舞。芒康弦子舞姿圆活、狂放而流畅,有拖步、点步转身、晃袖、叉腰颤步等动作,以长袖飘飞最有特色。舞者随着弦子乐曲晃动而发出阵阵“颤声”,舞蹈动作相应产生“颤法”,这些动作多以模拟一些善良、吉祥的动物姿态动作为形体特征,有“孔雀吸水”、“兔子欢奔”等类别。现存芒康弦子有不少各具地域特色的流派,如端庄稳重的盐井弦子舞、潇洒飘逸的徐中弦子舞、动作难度较大而轻松舒展的索多西弦子舞、自由开放的曲邓弦子舞等。在清晰婉转的琴声下,弦子舞队无论是聚拢散开、列队绕行,还是扬袖旋转,都体现出丰富的文化意蕴和审美内容。如今芒康弦子舞已经成为广大藏族群众重要的娱乐方式,芒康十六个乡(镇)每逢佳节,都要开展以弦子舞为主的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这些活动丰富和活跃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群众的文化素质,增强了他们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芒康弦子舞历史悠久,古老神奇,形式独特,民族气质强烈,高原特色浓郁,流派较多,表演体系完整,其歌舞传统弥足珍贵。
    有形的圆 康巴弦子
    敦煌156号洞窟的一面石壁上,绘有名为“张仪潮出行图”、“宋国夫人出行图”的晚唐壁画,其上出现了联臂踏歌,围圈起舞的舞者形象。这种长袖飘飘,绕圆而舞的舞蹈就是今天西藏人称之为“康谐”的一种藏族民间歌舞。“康谐”,即“康巴人跳的舞”,她的家乡就在甘孜藏区的巴塘,当地人称之为“嘎谐羌”,译称“圆圈舞”,又名“巴塘弦子”。1945年,著名舞蹈家戴爱莲女士在重庆为前来和谈的国共两党代表毛泽东、周恩来、蒋介石举办了个人独舞晚会,其中表演的第一个节目便是巴塘弦子。1954年,巴塘弦子被选为中国青年代表团的特别节目,参加了在华沙举行的世界青年联欢节,康巴风情歌舞在继《康定情歌》之后,又一次飘洋过海。1964年,北京举办首届全国少数民族艺术观摩调演,巴塘业余弦子队以一曲“拉起二胡上北京”受到周恩来、贺龙及首都群众的高度赞誉 ,至今传为佳话。1998年巴塘县治夏邛镇被四川省文化厅命名为“四川省特色 文化乡(镇)”。如今的巴塘,在一年一度的民族传统节“央乃节”及每年的春节和其它一些节假日,都要举办上千人参加的农民弦子调演,其热闹场面,堪称一绝。
    巴塘弦子源出于古老的宗教祭祀舞蹈。 从公元667年吐蕃王朝开国赞普松赞干布将藏传佛教带到巴塘算起,巴塘弦子在这块领主不断更换的土地上,时轮一样运转了近14个世纪。巴塘人以千年不变的柔情和心态,围绕着一个圆圈,在长江上游的雪山草地上演绎着人心、人情、人性的历史和故事。无需仪式和舞台,只要亘古那块飘云的天空和大地就足够了。只需一把自制的牛头羊皮弦胡拉起来,就会有应和着琴音的召唤,从果木和青稞地旁的村寨中走来的男女,在月色如灯的夜晚,在篝火边,在阳光下,在金沙江畔绿树成荫的任何一块空地上,手臂联着手臂,心与琴和,人与袖通,划出一个像世界一样广大,人心一样富饶的圆。
    无形的圆 宗教
    轮回圆是巴塘弦子,甚或康巴民间、宗教舞蹈最基本的美学思想,体现了藏民族完美的精神境界和人心追求。圆解开便是一条流动的江河,是飘动的云朵和哈达。手中飞旋的经轮,风中转动的洞柯是圆。白塔、喇嘛庙、神山圣湖、白石垒起的嘛呢堆,因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在千年的历史轮回中绕着它们转动,而成为用生命、信仰和人生构筑的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圆。圆也是朝圣者心中的道路、方向和目标。
    弦子是另一种形式下,转经和朝圣的方式,而且是无形的。人体绕着心转动起来的时候,长袖挥出的是心的形象,脚与大地相接,踏出的是心的节律。过去与未来,历史与神话,人生与梦想,生与死,终点和起点联接在一起。心与心联结在一起。男人和女人,老人和孩子,一个个村寨融汇成一个民族,在心的舞动中,化成了一个完美的圆。圆是藏民族同神灵交流,与天地对话的一种方式,一种途径,是与这块土地和天空一齐奉献给未来人类的宇宙图谱。圆的文化,是一种用心去领悟,用心去颂诉,用心去舞,去歌唱,用心去爱的文化。如果人类不可能因为神或历史团结在一起,也许可以通过人心。以圆的方式,团结在人心的周围 ,这是历史的意义和人类永恒的向往。
    巴塘弦子不同于西康广为流传的另一类圆圈舞──锅庄。锅庄含有祭祀的成份,本质上是属于神性的舞蹈。无论是歌舞,还是朝圣,一切神性的仪式,都是赞颂和祈祷。是娱神的,并在其过程中得到一种神秘的体验和神圣的快乐。因此,除非你带着虔诚,除非你具备神性的庄严,你才可能真正进入舞蹈,融进代表神灵和宇宙的图谱。舞蹈前,某种祖传的仪式,自洁和自省是必须的。作为一个充满神性的舞者,在加入到天、地、人的仪式舞蹈中去的时候,因为心中的信仰、决心和力量,引导着你从天上走来,从神山圣湖走来,带着神的信息和慈悲,化着身体之外一阵灵魂的轻风和阳光,来给予大地上的人们吉祥和祝福。每一个充满神性的舞者,都是一个神的使者,一个未来世界的使者,也是遥远过去的使者。
    弦子,心灵的延伸
    巴塘弦子是属于生活的,属于人性的,因此更具人民性。与锅庄相比,更接近泥土、云朵和人心。当锅庄以及雪域康巴那些属于神性的仪式性歌舞,在血脉一样紧紧相联的名山大川之中从事着祭祀神灵,颂赞佛法,歌颂圣者的内心体验的时候,弦子已经从“神的手中”解放出来,带着更多的人性之美,带着人与这块圣洁土地的爱情,以人心崭新的形象,在同一片蓝色的天空下面,赞美着人生、自由和意志,祝愿吉祥、幸福和昌盛。巴塘弦子使藏民族的心灵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度和空间。因此,她更像是这块高原上千万条缓缓流淌的溪流,更像是这块高原随处可见的野性的花朵。巴塘弦子在成为更人性的歌舞的那天,就越来越接近劳动,越来越接近生活,越来越接近男人和女人的身体。她一步步扩大着劳动的含义,一步步扩展着爱情和丰收的含义。因此,她是劳动的延伸,她是丰收的延伸,她是爱情的延伸;她是大地、眼睛和身体的延伸,也是心灵的延伸和心自由的 畅想与飞翔。这块高原是神性的,神秘而神圣。它是属于神的世界,佛的世界。
    但在这块高原的最深处,是人性的,是属于人和人心的世界。其间充满了柔情与颂诉,聆听与歌唱。
    在康巴流传着这样一首舞歌:最初形成的是佛的世界,其次是法的世界,最后形成的是歌舞的世界。
    这就是这片高原的历史。
    这就是这片高原的人和人心的历史。
    这也是巴塘弦子的历史。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