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人类学应用 >

努力建设“国际一流生态宜居城市”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B20)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时说,杭州是生态文明之都,山明水秀,晴好雨奇,浸透着江南韵味,凝结着世代匠心。
    市委提出要“加快形成国际一流生态宜居环境”的目标,充分体现杭州作为一座山水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质和功能,这是城市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广大市民的希望,更是党中央赋予的使命和责任。建设“国际一流生态宜居城市”,任务十分艰巨,需要全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广大市民群策群力,砥砺奋斗。
    切实把握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第一次城市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我们要善于学习国际一流城市的理念和经验,在思想观念上认识城市、理解城市、严格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办事。西方城市几百年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城市理论发展经验,其中田园理论与“新城市主义”是较有影响力的理论,作为两种不同时期的城市发展理论,它分别代表了城市扩散和内聚的方向,各有优点和历史背景,我们要善于学习和吸收,运用到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之中。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从上个世纪诞生以来对当代城市规划设计产生重大影响,“田园城市运动”已发展成为世界性运动,为后人留下了一份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如(1)关注人民利益是城市规划的立足点;(2)把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3)强调城市规划基础理论研究。然而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倡导的分散化、郊区化,导致了中心城市的衰落和城市的无限蔓延,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说也难以为继。为修正和补充田园理论,近年来世界城市的“精明增长”策略,提倡符合人体尺度的高密度、复合功能开发的“新城市主义”得到广泛运用。“紧凑型城市”具有五大空间要素:一是高密度,并力求密度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二是从城市整体的中心到可以满足人民日常生活需求的邻里中心;三是避免市区无序蔓延,尽量使市区面积不向外扩展;四是即使较少利用汽车交通,也可以满足日常生活的需求,能够利用邻近的绿地及开放空间,维护循环型的生态系。这些思想和观念都值得我们认真吸取。中国城市过去三十多年经历了高速增长和扩张,取得了重大的发展。但也面临了一系列的“城市病”和艰难的抉择,关键是我们要认识研究这两种理论的合理之处,在杭州主城区与郊区的空间结构上一体规划,做到“外延”与“内聚”中找到一种平衡,在“外延”中寻找“紧凑高效”,在“内聚”中寻找生态宜居,将这种理论、思路始终体现到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之中。
    明确城市战略发展的目标和定位
    城市战略发展目标和定位具有前瞻性、方向性和引领性,在城市发展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此次全会提出“建设国际一流生态宜居城市”是充分考虑到杭州现有的资源条件和发展潜力,经过科学论证和评估后提出来的。“国际一流的生态宜居环境”包涵两重意思:一是“国际一流”;二是“生态宜居”,两者既相互关联又有区别。一个城市可以是生态宜居城市,但不一定成为“国际一流”,而要成为“国际一流”城市,首先应该是“生态宜居”城市。
    从杭州城市发展的历史背景看,九十年代很早就提出了“四个在”的城市目标,即“居住在杭州、学习在杭州、创业在杭州、游在杭州”目标,新世纪来临又提出建设“生活品质之城”,十次党代会又提出建设“东方品质之城,幸福和谐杭州”的城市定位,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杭州先后获联合国授予“最佳人居奖”,“国际花园城市”,获世界休闲组织命名“东方休闲之都”,曾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和“中国十大宜居城市”等荣誉,使我们在冲刺“国际一流生态宜居城市”有了一定的基础和底气。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杭州作为亚太城市的一员,与西方城市迥然不同的特征:一是亚太城市人口密度高,城市人口多;二是城市功能混合使用,大多数西方城市根据不同功能进行严格的分区,而亚太地区城市则以不同土地功能混用而闻名;三是以政府为中心和鼓励开发的文化;四是少量的公共空间,亚太城市公共空间不足西方城市的1/10,缺乏公共空间的大型节点和总体结构,中心人口密度极高。这些特点在杭州也都存在。此次全会提出建设“国际一流生态宜居城市”,首先是我们既有历史文化名城和创新活力之城的基础,又有自然山水的基础,同时杭州有建设“美丽中国”样板的责任和G20峰会之后城市国际化的方向。此次《意见》中的主体框架是“四大个性特色”与“四大支撑保障”,其中“四大个性特色”是杭州城市国际化的产业支撑,它们是杭州根据城市特质和资源禀赋积累发展起来的,也是从过去杭州十大产业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从世界城市产业发展的规律性来看,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更注重和依赖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成为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创新创来环境的重要指标,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打造“生态宜居环境”放在城市国际化的首位。
    构建以“人民需求”导向的城市空间布局
    俗话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城市发展犹如一个生命体,有其自己成长周期和过程,但城市空间规划是否科学合理,是其生长的营养剂,决定了一个城市的健康和活力,也成为一个城市是否成为国际一流生态宜居的前提。习总书记在全国城市工作会议上强调:“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并提出“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是我们做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些指示精神都是我们建设“国际一流生态宜居环境”的重要指导思想,既符合杭州城市发展的实际,又顺应国际城市发展规律。所以、此次全会将“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近十多年来,杭州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与世界名城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最大的问题和痛点是“一主三副六组团”的空间结构落实并不理想,难以实现人口、产业和公共服务的合理分布,主城区公共服务资源和人口过于集中,存在比较严重的职住分离现象,城区缺乏绿地、公园、停车场、休闲运动等基本公共配套和合理布局,宜居性不强。国际名城建设经验表明,当一个城市人口规模超过500万时,城市宏观空间结构必然走向“带状、多中心、网络化”的宏观城市空间结构。如今杭州城市人口规模已达900万,要顺应城市发展新趋势,实现“带状多中心网络化”的宏观空间格局,基于“多规合一”划定开发规模与“三区四线”,重新谋划城市空间结构,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提升:一是拓展东西“两翼”。即“城西科创大走廊”与“城东智造大走廊”。应重点完善路网、地铁等交通和城市公共配套建设,形成产城融合的新区,克服职住分离弊病,缓解主城区压力。打造城西新区,为高端创业人群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新空间。规划“江南科技大走廊”,沿萧山、滨江和富阳各经济开发区一线,建设钱塘江生态经济带,实现从“跨江发展”到“拥江发展”。二是构建“南北文化生态创业带”。我们一定要有大杭州“全域一体化”的空间理念,将山水田园资源转化为生态宜居城市空间资源,在城市空间布局上,杭州要适应城西创新创业崛起的新格局,实施“城市西进”战略和“城西交通三年建设规划”,规划一条基于大杭州全域空间结构的城市中轴线,该中轴线可以余杭街道为核心,北沿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和良渚街道,南沿中国美术学院、浙江音乐学院和转塘街道,构建一条贯通南北的城市“创新创业和生活走廊”,形成新的城市中轴线。在开发模式上,在确保西部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实行“低密度开发、节点式串联、内聚式城市功能配套”,将南北中轴线上的梦栖小镇、梦想小镇、云栖小镇等主要创新创业平台进行快速联结。三是激活“运河文化创意生活带”。运河是杭州的名片,城北区块是杭州尚未有效开发、靠近城市核心的主要区域,沿运河、半山、钱江金融湾,可形成南北串联,是杭州“两廊两带”空间结构中的一个重要节点。要尽快完善路网框架组织,谋划产业定位;半山区块转型应该借鉴英国谢菲尔德市由“钢铁城”转化为“体育休闲之都”的成功经验,明确“文化创业”“休闲体育”“工业遗存博览”等主导产业,实现可持续开发,克服房地产开发的短视行为。同时应加强“运河水上巴士”作为公共交通资源的充分利用,注重与整个公交系统的节点衔接,打造杭州公共交通亮点。加强运河世界遗产挖掘和产业提升,促进旅游客源组织导入和创业氛围的营造。四是促进之江文化高地崛起和第九区融合发展。之江地块是省政府培育与支持的浙江文化高地。区域内聚集着“三校”(中国美院、浙江音乐学院、未来的西湖大学)、“四馆”(浙江博物馆新馆、浙江图书馆新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和浙江省文学馆)、“三镇”(云栖小镇、龙坞茶镇和富阳硅谷小镇)、“一谷”(宋城演艺谷)等一大批文化产业平台(集聚区),是杭州文创产业的强大板块。从战略上看,之江地块是杭州与西部五县(市、区)的联结地,是富阳新区融入大杭州的对接段。同时也是一个辐射联动西部的战略空间、一个具有拓展优势的发展空间、一个亟待全面提升的更新空间,对主城区的交通理顺、压力减负、功能有序等功能优化,都能起到积极作用。
    突出精细的城市管理和营造
    老子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一个宜居城市在科学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确定之后,能否实现其功能效果必定取决于中观和微观的细节营造和管理,只有细节做到位,做足劲,才能成为“国际一流”水平。
    杭州在微观营造方面曾下了很大功夫,如“背街小巷改造工程”、垃圾清洁直运、礼让斑马线、公共自行车系统等,取得了国际国内城市的称赞。但杭州城市过去比较重视了微观层面,用杭州话说“螺蛳壳里做道场”,但忽视了中观层面的完善和管理,以致宏观与微观难以有效对接,与世界名城相比还有改进提升空间,今后应实现“做好中观空间”和“做足微观空间”并重:一方面杭州应加强对单元区域内块状、网络化设施的建构,引导微观项目实施的作用与功能,包括多元、可达、均衡的土地利用,连续街墙与慢行系统的构建,公园广场与停车设施的系统化设置,视线通廊的预留,街道家具的基本标准,地块开发尺度的管控等,以避免地块碎片化开发造成的城市空间割裂与失序。改善市区路网结构的均衡性和连接性。要加强对重点区块的修补工作,杭州市区南北向通道相对缺乏,应注重与高架、地铁的衔接,解决地铁、车站、商务区等人群的到达与疏导问题,尤其是城西和城北区域的路网链接,打通断头路,加密路网。加强西湖景区交通组织和客流疏散研究,景区内可考虑开通定向通勤交通,逐步禁止大客车进入景区,控制小客车进入,减少环西湖景区的车流量。加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主城区地下空间应超前规划,与地铁建设、大型公建设施实行有效对接,节点性开发生产性服务、会展、体育、文化、地下综合管廊、海绵体等服务战略空间,疏解中心城区地面非核心功能。严禁主城区沿街、沿路住宅房地产开发。今后应明确规划道路两侧100米范围内原则上应以写字楼、商业服务项目为主,便于后续现代服务入住和新业态培养,解决职住平衡问题;另一方面杭州要继续做足微观街区环境设计,今年结合服务G20道路景观工程改造,城市微观层面已初见成效。今后要结合城市设计与村庄设计全覆盖工作,打造体会东方文化和江南水山田园城市特质的城市节点,如山江河溪湖景点、历史文化遗产、创新产业地标、入城口等自然人文节点,加强杭州山水田园人文内涵与城市建筑、家具、小品等设计的融合,恰当表达地域文化内涵,避免地标山寨化或崇洋媚外化。要深入研究人的视觉、听觉、嗅觉与活动偏好之间的耦合关系,科学确定街道高宽比、建筑窗地比等指标,着力增加人性化服务设施与低影响开发设施,营造可行走、可进入、可驻足的通道,增强城市的宜居体验性。
    强化宜居城市指标管理和工作推动
    宜居城市建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美好诉求,有其客观的指数体系。如何进一步推动工作,将战略目标落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和过程成为关键。此次全会上,赵一德书记也特别强调这一点,强调要有一个指挥部、作战图和战斗队,“确保城市国际化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建设“国际一流生态宜居环境”需要公众的体验和认同。1960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提出人居环境的基本理念是“安全性、健康性、便利性、舒适性”,1985年国际建设宜居大会正式提出“宜居”概念,强调了注重社区再造公共空间和道路的土地利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又提出了宜居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包括经济环境和社会理念。1996年联合国人类住区大会将“宜居性”明确订立为空间社会和环境特点。至此“宜居城市”的内涵渐趋清晰,大致包含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具备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区位条件,包括气候、空气、水源、绿化、城市空间和生活环境等;二是具备良好人文环境与城市文明,社区文化等;三是具备良好健康安全与生活便利条件,拥有健全的法律、医疗系统、生活设施和便利的交通出行等;四是经济发展与国际化程度较高,拥有较为充分的就业机会等;五是社会和谐与可持续性的城市,具有完善的公共文化、宗教和可持续的发展方式等。应参照国际城市的先进理念和“宜居城市”的公共标准,构建一个具体的城市评价体系,以指导和推动工作落实。从兄弟城市的工作经验来看,北京、上海和深圳围绕“国际一流宜居城市”提出了具体工作时间和具体实施举措,工作力度大,行动力强。杭州应在系统研究“国际一流生态宜居城市”普遍经验和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照分析杭州已有的工作基础,问题和短板,构建一个具有杭州特色的宜居城市标准指数,以考核和评价各区、各部门的工作。(作者:中共杭州市委政研室副主任、市决咨委办公室主任)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