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西藏研究 >

以物证史:西藏自古不可分割


    
    展览现场,许多首次出藏的珍贵文物让观众大开眼界。 本报记者 叶辰亮摄
    集结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西藏博物馆三家重量级文博单位120余件藏品的 “雪域撷珍——西藏文物珍品展”昨天在中华艺术宫拉开帷幕。这是有史以来在西藏地区之外举办的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西藏文物展,亮相的展品大多是首次出藏,时代跨度上起北魏、下至新中国,堪称一部袖珍版的西藏文物史。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在高原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下,西藏先民以非凡的智慧、开阔的胸襟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创造出了具有鲜明地域、民族特色的灿烂文化。西藏博物馆副馆长达珍告诉记者,本次来沪的展品等级之高是史无前例的,其中仅国家一级文物就有28件。这些历史遗珍融合鲜明的汉藏文化元素,传递着中央政府对西藏的关怀之情,见证了汉藏深厚的历史渊源及唇齿相依的亲密关系。作为本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西藏文化周”的一项重要活动,本次展览也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的献礼展。
    1400多年前开启和同为一家的历史渊源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元7世纪,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与唐王朝联姻,开启了和同为一家的历史渊源。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联姻加强了汉藏民族间的交流团结,促进了藏地的经济文化发展,他也因此被当地人奉为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本次展览展出了一尊合金铜松赞干布像。该雕塑高46厘米、底径30.5厘米,其刻画的松赞干布头顶缠绕布巾,上有一尊无量光佛像。松赞干布眼神平和,面施金粉,通身着藏装,双辫耷拉于胸前,跏趺状坐于宝座之上。这尊合金铜像工艺十分精细,特别是服装折纹、辫纹等刻画得十分逼真,是吐蕃雕塑艺术的代表作。
    一枚“镀金铜白兰王印”被摆放在展厅显眼处,见证了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白兰王是元朝中央政府敕封西藏萨迦首领的世俗王爵。藏文史书记有4位白兰王:第一位是恰那多吉,其后为索南桑波、贡噶勒贝坚赞贝桑布和扎巴坚赞贝桑布。这封印是忽必烈赐给恰那多吉的。据记载,恰那多吉被忽必烈封为首任白兰王后,获赐金印,娶阔端之女墨卡顿公主为妻,受命管理藏区事务。
    汉藏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水乳交融
    据史料记载,为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文化交融,历代中央政府频繁敕封西藏地方政教上层人物,并颁赐精美的艺术品。本次参展的文物中,既有明永乐皇帝封授五世噶玛巴活佛的大宝法王白玉印、清道光皇帝册封十一世达赖喇嘛的金册等历代中央政府颁赐西藏地方的印信、文册,也有造像、缂丝唐卡、精美瓷器等兼具多元民族文化特征的文化遗产。达珍说,这次展出的一些文物,内地观众看了会觉得眼熟或似曾相识,因为它们不但刻有汉字,还有内地的传统造型、图案或制作工艺方法,这表明在历史的长河中汉藏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比如,本次展出的最古老的一件文物——北魏时期的合金铜弥勒佛坐像,便是藏汉两地交流的物证。它采用高台座,造型上一眼望过去是汉地佛像的风格,但由于在西藏被供养,脸部、露出的胸口以及发髻都被涂上泥金与蓝色颜料并彩绘五官。
    展厅入口置放的一尊“永乐鎏金铜八瓣莲花内密集金刚坛城”,是明代永乐宫廷赠与西藏的。它高58厘米、底径16.5厘米,密集金刚置于莲花中间的中央莲台之上,手持骷髅碗和钺刀。每瓣莲花内侧安置眷属尊,上下排列,手中持乐器和供养物等,以舞蹈姿势站立。莲瓣可自由开启,上方有装饰水瓶的伞盖形扣件,闭合时状如花蕾。莲茎两侧有度母和金刚萨埵像,莲茎下方左右各有一龙王。“坛城”,意译为“中围”,原是印度教中为修行所需要而建立的一个小土台,这个传统被密宗吸收后形成了许多不同形式。这尊坛城的八瓣莲内中央莲台上刻有“大明永乐年施”铭文,可以确定是明代宫廷里汉藏艺术交融的作品。
    《〈魅力西藏〉展开大美画卷》刊第九版
    本文来源:文汇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