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民族地区发展 >

优化发展环境 拓展发展空间——内蒙古自治区各地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进程


    改革,是激活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
    2013年3月19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在全区传达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干部大会上,代表自治区党委明确提出了“8337”发展思路,强调要更加注重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通过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积极主动地扩大开放,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拓展发展空间。
    思路化为行动。2014年1月10日,自治区党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同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正式出台,7大类30条具体措施明确了内蒙古自治区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目标和路径。
    不久,自治区党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并亮明态度:扎扎实实推动新一轮改革顺利开局。各盟市、各旗县都要抓紧建立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并尽快启动运作。自治区全面深化改革各专项工作小组要把今年全区改革的时间表、任务书、责任制摆布到位;各盟市和各有关部门要把落实自治区党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印发的改革分工方案和2014年工作要点作为今年改革的主要抓手,一对一地定任务、定责任,求成效、要结果。很快,内蒙古自治区启动实施了68项改革任务,40项改革任务先行试点,另有39项改革任务待中央统一部署,改革力度之大可见一斑。
    在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中,内蒙古自治区坚持正确处理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推动各项改革有序推行。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坚决破除妨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国有企业改革有序推进。组建地质矿业、能源建设、交通投资三大集团,成立国航内蒙古公司并正式运行,促进国有资本向优势领域集中。现代市场体系日益完善。开展电力市场多边交易,实行大用户直供。调整煤炭资源配置政策,出台完善煤炭资源配置管理规定。
    推动转方式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相结合。农村牧区改革逐步深化。创新农牧业经营体系,各类农牧业合作社成为拉动农牧民增收新引擎,土地和草牧场权流转面积增多。
    完善资源配置制度,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上先行先试。认真贯彻中央经略周边、扩大经济外交的战略部署,完善同俄罗斯、蒙古的合作机制,建设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加强与周边省区市的经济协作,拓展内蒙古经济的发展空间。
    以改革创新推进自治区重大项目建设。引导和释放非公有制经济和民间投资活力,通过开展黄河干流水权转让试点等措施优化水资源配置,通过盘活土地存量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通过严格项目审批管理促进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努力为重大项目建设提供坚实的要素保障。
    改革只有惠及民生,才能获得人民的支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从2014年起,内蒙古自治区利用3年的时间,在全区实现农村牧区危房改造、安全饮水、嘎查村街巷硬化、村村通电等社会保障“十个全覆盖”。广大农牧民对此拍手叫好。这也是内蒙古自治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写照。
    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努力做到“目录之外无审批”。全区已取消下放103项行政审批事项,清理规范116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近期,自治区政府将再取消和下放114项行政审批事项。
    机构改革步伐加快。制定自治区、盟市、旗县(市区)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全面完成了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和自治区本级事业单位分类工作。
    从加快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到推动金融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再到加快文化体制、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内蒙古自治区的改革更加注重相互协同、良性互动。
    包头市立足国有经济比重较大的实际,大力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推动一批国有企业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增强整体经济活力和竞争力。
    乌海市着力推动城乡一体化、行政审批制度、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以及教育、医药卫生等方面的社会体制改革创新,进一步优化了地区发展环境。
    呼伦贝尔市今年重点推动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农牧林业经营体系改革、行政体制改革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积极培育新的发展主体,切实增强发展活力动力。
    赤峰市围绕产业延伸升级、城乡一体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重点难点问题和关键领域先行先试、大胆探索,保证各项改革有力、有序、协调推进。
    守望相助、众志成城,改革成为自治区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有力保障。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