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新疆研究 >

昆仑山下浇灌幸福花


    四月的和田,花艳草绿,风景如画。昆仑山下,生活着十四师一牧场的各族群众,他们放牧昆仑、躬耕原野,团结友爱,用勤劳浇灌着幸福之花。
    A.双语教育 ——为交往交流奠定基础
    “起立,老师好。”一牧场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们正在上课,记者发现,孩子们的普通话都说得非常流利。
    “你们的汉语怎么会说得这么好?”记者问道。
    “我们从学前班就开始学汉语、用汉语,汉语说得都很流利。”一位叫阿依居麦·麦提如的孩子告诉记者,“我是家里的小翻译,爸爸妈妈看汉语电视新闻,都离不开我,我还去乌鲁木齐演讲过呢。”
    一牧场小学校长高小兵介绍说,一牧场小学从1952 年建校开始就实行双语教育模式,目前少数民族学生占91%以上。
    坚持60 多年的双语教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双语人才,学校在当地也小有名气,相邻的奴尔乡、波斯坦乡等乡镇的维吾尔族群众纷纷慕名将孩子送到一牧场学校。目前,地方乡镇的维吾尔族学生已占一牧场小学生源的30%。
    “学校新校区去年完工了,秋季开学时更多周边团场和乡镇的学生来学校报名学习。”高小兵说,“民族团结要从孩子抓起。”
    B.关注民生 ——让各族群众安居乐业、团结向上
    近日,一牧场二连维吾尔族群众买买塔吾拉·托合提肉孜卖掉了膘肥体健的20 只羊。数着手中厚厚的一沓钞票,买买塔吾拉·托合提肉孜告诉记者:“8 年前,我还是贫困户,在一牧场领导的鼓励下,我发展庭院养殖业,现在,成了一牧场‘ 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
    近年来,一牧场制定了扶贫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采取“帮一带一”办法,开展扶贫帮困活动。一牧场党委班子成员带头捐款1500 元,机关干部每人捐款700 元至1000 元,作为少数民族困难户脱贫致富专项启动资金,为困难户购买羊,发展畜牧业。同时,一牧场还为少数民族困难户提供部分生产和生活资料,让许多像买买塔吾拉·托合提肉孜的贫困户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一牧场群众大多常年在山上放牧,居住环境差、看病住院难、子女入学难一直困扰着他们。近年,一牧场抓住北京市和兄弟师、团场无私援建以及兵团加快少数民族聚居团场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大力推进牧民安居工程。如今,一座座漂亮的新楼房和砖瓦房在戈壁荒滩上拔地而起,95% 以上的群众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和新平房,困扰群众的就医难、子女入学难等问题也得到解决。
    C.典型带动——榜样凝聚民族团结正能量
    爱祖国、爱新疆、爱牧场,一牧场各族党员干部争当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领头羊。
    一牧场原政法办主任张永进维护民族团结的故事在天山南北传为美谈。
    张永进2 岁时随家人来到一牧场,从此与这片热土结下了一生的情缘。张永进放过牧,做过连队卫生员,也当过连长。无论做什么工作,他始终把各民族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
    1990 年冬天,一场大雪困住了冬草场上36 户维吾尔族群众。得知情况后,张永进发动场部的机关干部每家每天烤馕,自己迎着刺骨的寒风,忍着风湿性关节炎带来的疼痛,踏着近1 米厚的积雪,用毛驴驮着馕和燃料上冬草场,营救被困的维吾尔族群众。
    2014 年年底,张永进退休,女儿劝他回和田养老,但是他离不开这片深爱的土地。当收到一牧场的返聘书时,张永进无比激动,欣然答应。
    一牧场三连副连长吐逊托合提·斯拉吉在连队党支部的带领下帮扶7 户贫困户脱贫,不仅自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发展弟弟买乎托提·斯拉吉也入了党;党员买买提明·买买提支持国防建设,先后送3 个儿子参军报国……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这些党员干部的感召下,一牧场各族群众团结互助,和睦相处,共同在昆仑山下浇灌着民族团结的幸福之花。
    
    九师医院护理部组织窗口服务部门医护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工作中常用的哈萨克语,以便更好地与哈萨克族患者沟通。图为5 月3 日,该院哈萨克族护士莫丽得尔(右一)正带领医护人员练习哈萨克语发音。颜惠 摄
    
    5 月1 日,新疆岳普湖县岳普湖乡库热村的维吾尔族和汉族农民一同参加绑腿跑比赛,共度“五一”小长假。岳普湖县岳普湖乡库热村有村民千余人,其中汉族人口约占15%左右。近年来,各族群众互帮互助,共建和谐家园。新华社记者 沈桥 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