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新疆研究 >

非遗花毡的当代之旅


    
    3月31日,新大学生、“毡模”爱克德·库热西展示花毡制品。
    在新疆,人们使用毡制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从穿衣戴帽到日常所用,羊毛毡都是新疆农牧民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新疆最具代表性的维吾尔族花毡和哈萨克族花毡都因其鲜明的民族特色、精湛的手工技艺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月12日—4月1日,新疆大学“花毡技艺传承人群”首期培训项目的实施,让散发着草原农牧气息的古老花毡以一种青春时尚的全新面目走入公众视野,同时进行的系列活动也对似乎远离现代生活的非遗文化参与融入当下生活做了一次有益探索与尝试。
    绣花毡的人
    4月1日上午,在一间被琳琅满目的新疆民族手工绣品装饰的浓郁民俗风情的小型展示室里,参加“花毡技艺传承人群”首期培训班的50名学员,从培训老师手中拿到了由新疆大学颁发给她们的结业证书。这是今年文化部、教育部联合启动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在新疆大学开展实践的第一个非遗培训班。
    作为此次新疆大学的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培训实践基地,在我区有着多年生产销售和培训民族手工刺绣和旅游工艺品制作经验的新疆爱尔特民族艺术品有限责任公司,为这些大部分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赶来的学员们提供了一个温馨如家的学习环境。
    20天的培训中,学员们不仅学习了新疆民族发展史,新疆传统纹饰的开发、利用与配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及其保护政策、法规,文化创意及非遗衍生品的开发和推广等理论课程,还请来了花毡、印花布织染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木斯勒木江·恰尔甫汗亲自演示和指导她们学习花毡的多种绣法和技巧。此外,学员们还到新疆自治区博物馆、新疆大学民俗博物馆和大巴扎参观学习,开阔眼界。
    刺绣技艺非遗传承人代尔曼的家在博湖县本布图镇,她家被当地命名“刺绣文化家庭”。这次,她带着刚满20岁的女儿布日才次克一起来培训班学习。让她感到意外和惊喜的是,以前生拉硬拽也不愿意和她学刺绣的女儿,这次竟然对花毡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绣就几个小时,超级有耐心,还决定回去后自己创业,开一家兼营绣品的农家乐。
    那木切是博湖中学的一名音乐教师,除了日常教学,她还负责学校在学生中开设的马头琴、萨吾尔登、托布秀尔等几个社团活动的指导工作。她这次来学习,是打算将刺绣作为一个新的社团活动在学校进行开展和推广。她说,这几项非遗社团活动很受学生们欢迎,而从小就喜欢绣花又能歌善舞的她也非常乐在其中。
    今年55岁的苏布赛,是唯一从和静县自己报名来学习的学员。“学到了这么多东西,觉得没白来。还让我找到了年轻时的感觉。”她想回家后在社区组织一些贫困妇女学习刺绣,自主创业。
    花毡的青春身影
    3月31日,在读者心中颇有声誉的班的书店内,新疆大学“花毡技艺传承人群”首期培训班学员制作的花毡作品,被摆放在入口最醒目的展示区里。柔和的灯光下,用花毡制作的书皮、封套、电脑包、笔套等“花毡文具”和挂饰、坐垫等生活用品,带着毡绣特有的手工质感和颇具匠心的创意令人眼前一亮。展台旁,新大学生、漂亮的“毡模”爱克德·库热西从耳环到项链、戒指,都是用毡制作的,引来不少读者艳羡的目光。在培训班主教毡绣、拼花毡实践课的王玮老师现场演示,分分钟就在毡上剪出一片葡萄叶做书签。
    有两个来买书的女孩当即就买了两个花毡戒指戴在手指上。还有几位读者好奇地翻看着色彩素净、纹饰典雅的花毡书皮,说第一次看见毡子还能做这么多好看又实用的东西,很喜欢。
    新疆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项目组负责人、博士后王敏,在书店举办的小型见面会上向读者介绍了该项目产生的背景、实施过程和进展情况。她说,此次培训,是在周密的研究基础上设计出的培训方案,希望能够对传统的花毡技艺在“强基础、拓眼界、不变其本”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用更易被现代人接受的审美方式和设计理念,让这些昔日远离城市生活和公众视野的传统手工艺品以耳目一新的方式重新走进现代生活,让年轻人喜爱并接受。
    项目组3月24日在新大校园里举办了一场“花毡手作及衍生品”展览,展出了由学员制作的手提包、鼠标垫、手机包、手环、戒指等花毡制品,令师生们趋之若鹜。为了在学生中扩大影响,项目组还在学生中选出几位美女“毡模”志愿者,拍摄美图和宣传片,制作成明信片进行展示,在校园里引领一时风尚。
    花毡的“E生活”
    在此次新大“花毡技艺传承人群”首期培训班即将开班之际,一个名为“非遗巴扎”的微信公众号悄然出世。“非遗巴扎”以“聚焦新疆非遗培训前沿资讯,推介新疆非遗传承技艺最新动态,记录新疆非遗传承人群手作瞬间,打造新疆非遗手工技艺时尚名片”为己任。
    “非遗巴扎”用详尽的文字和图片介绍了新疆花毡的背景知识,几乎每天更新,记录了此次“花毡技艺传承人群”培训班学习进程的点点滴滴,甚至将每一位学员制作的作品都进行了展示和评点。
    “非遗巴扎”的创意来自项目负责人王敏,她说在南疆田野调查时,发现乡村巴扎里有许多可以设计为非遗衍生品的原材料,有许多摊位也可以售卖非遗传承人群的产品,遗憾的是这种供需关系没有得到创意和开发。她希望可以通过网络和手机,让关注新疆非遗事业的人们找到一个交流和发现的平台。
    在班的书店的微信公众号上,也有两期以《了解中国非遗之看“花毡技艺传承人群”如何将“毡”变“宝”》和《作为新疆人,我们应该了解脚下这片土地与身处的文化氛围》为题的深度报道。
    曾经一度,人们为非遗文化的难以为继而深感忧虑。在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末梢神经的今天,创意无限的生活方式不断丰富和影响着年轻一代。相信非遗所具有的生命力会吸引更多年轻的目光和身影。因为“关注”,也是传承的一部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