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新疆研究 >

为新疆奉献青春永不后悔


    66年前,共和国历史上首批大规模进疆的数千名湖南女兵奔赴天山南北。后来,陆续进疆的近八千名湘女用青春和热血、理想与奉献,在边塞演绎了一段段巾帼传奇。当时,她们最大的19岁,最小的仅13岁。
    日前,记者见到这群满头华发、自称“娭毑”(湖南方言,意为老太)的湘女们时,平均年过七旬的她们,腰背虽已不再挺拔,却依旧保持着“兵”的风貌。当记者问起,是否后悔来到新疆时,“我不后悔!”成为她们共同的回答。
    周映芝、郑佩兰、刘玲玲三位“娭毑”讲述了她们的进疆往事。
    周映芝:“我们是军人,只能前进,不能退缩”
    1952年,当时在长沙周南中学读书的周映芝报名参军进疆。14岁的周映芝在离开湖南时,母亲望着她的背影一直掉眼泪,当时年幼的她并未料到,经此一别,再见竟是几十年后。
    从火车到汽车、马车,再到步行,漫漫来疆路,满目尽是戈壁荒漠、沼泽盐碱。“我开始有点失望,但我并不气馁,因为我们是军人,只能前进,不能退缩。”周映芝迅速加入了开荒、种地、修渠、筑坝的大军。
    由于那时没有电话,周映芝试图通过写信与家人联系,但常常收不到回信,她与家人失联十几年。
    “我当时想是不是父母还在生我的气,瞒着他们报名参军。”周映芝第一次返回老家湖南,已是进疆38年后。回家时,一大家子人都来迎接她。周映芝在人群中看到一个50多岁的老妇人,姐姐说是她的大女儿,“完全不是以前印象中的外甥女样子。”
    走入乌鲁木齐市民主路的“湘春园”餐厅,凡是进店的顾客都会注意到,餐厅内有一面湘女文化墙,上面既有湘女的历史照片,也有近期聚会的活动合影。这是周映芝从第一师大光毛纺厂退休后,一手开办的餐厅,也被在疆湘女们称为“湘女之家”。
    每年“三八”妇女节,在疆的部分湘女都到这里来聚会、聊天、表演节目、聚餐。她们聚会活动的照片快贴满半面墙。
    “随着大家年纪越来越大,每年来聚会的湘女越来越少了。”说到这里,周映芝的脸上有些落寞。
    “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是周映芝的真实写照。她的大儿子周亚,大学毕业后本可以留校在北京工作,周映芝告诉儿子:“人不能忘本,新疆养育了你,现在新疆需要像你这样有文化的年轻人来建设。”于是周亚回到新疆,成为一名大学教师。
    选择新疆,周映芝说她不后悔:“这里留下了我的青春,我早把这里当成家。”
    郑佩兰:执拗“满妮”偏向西北行
    今年79岁的郑佩兰,对“长沙市营盘街47号”这个地址的记忆,远不能用“深刻”二字概括。
    营盘街,因为辛弃疾和左宗棠曾经在此屯兵扎营而得名。1950年至1952年,这里成为长沙城最热闹的去处,因为湖南各地年轻女性纷纷被招收女兵进疆参军的布告吸引而来。郑佩兰就是在那报名参军。
    “我报名时家里人都反对,因为1952年我刚满15岁,是家里的‘满妮’(湖南方言,意为小女儿),都舍不得。”郑佩兰说,那时父亲已68岁,母亲也已50多岁,但她“铁了心,非要去”。
    为此,母亲把行李藏到邻居家,父亲把她锁在屋,但她还是“逃”了。“我和另外一名同学一起报名,她出被子,我出床单,我俩卷着一床铺盖就走了。”
    “在路上走了两个月才到新疆,坐在解放车上,风呼呼地吹,我们就一路唱歌。”郑佩兰说,那时女兵们都把头发盘在帽子里,没有帽子的就用毛巾裹着头,扮成男兵的模样,一有情况,就端起手中的洋伞,虚张声势,躲避土匪袭击。
    来到新疆后,郑佩兰被送到当时的新疆公安干部学校,学习维吾尔语,她是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培养的第一批维吾尔语翻译人才。随后,又到乌鲁木齐市公安局公安处工作。
    选择来疆,郑佩兰不后悔。“来疆前我没多少文化,只能在家围着锅台转。”她笑着说,“是党培养了我,来到新疆,我才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刘玲玲:“把国家的事看得大大的”
    1952年报名参军时,长沙姑娘刘玲玲刚满14岁。从此,潇湘烟雨中那个与荷花、青瓦或臭干子有关的老家渐成记忆,大漠风沙中的地窝子成了她的新家。
    “上初中时我在学校文工队慰问过抗美援朝伤残军人,听了他们的故事后,就一心想参军。”刘玲玲看到招兵告示就坐不住了。尽管当时她已经考上湖南湘雅医院护士班,但立刻决定不上了。为了去参军,她骗母亲“是去湖北参军,三年以后就回家”。
    辗转到了乌鲁木齐,上级说要送她们去学习。“当时做了几道数学题,是一元一次方程,嘿,没想到,这就被分配到八一农学院。”
    在那里经过两年的学习,刘玲玲被分配到121团当农业技术员。“那时候,我们把国家的事看得大大的,专挑最艰苦的地方去。”刘玲玲选择了距离团部15公里外的一个偏僻连队。
    因为掌握棉花技术,刘玲玲被大家称为“棉花姑娘”。一次,她在团部机关开会,吃完晚饭已经傍晚9时多。当时是8月,棉铃虫爆发,为了赶回连队治虫,她摸着黑,走路回去。
    “远远地,我看到两点绿光,原来是狼!”刘玲玲站在那里,双腿像是灌了铅迈不动步。
    “我当时想,我才18岁,党培养我这么多年,我不能死啊。”紧要关头,她见一个老乡提着马灯走来,原来是给棉花地浇水的。“我大喊救命啊,老乡发现了我,狼被马灯吓跑了。”
    刘玲玲说,湘女不讲条件,不会享受,只比谁工作干得好,“啥也不求,要是领导表扬一句,能乐上一个月。”
    干过民政、计划生育、教师,刘玲玲多次改行,但行行都要争第一。她先后获得过兵团先进工作者、自治区先进工作者称号。“谁让我是个湘妹子嘞。”她笑着,像个孩子。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