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西藏研究 >

传承藏民族文化的"亚格博"


    “没有牦牛就没有藏族!”十世班禅大师曾这样描述牦牛与藏民族的深刻关系。“藏民族文化深厚,以牦牛为载体,记载传承西藏文化,我想这是对牦牛博物馆和牦牛精神最好的诠释。”吴雨初说。
    作为牦牛博物馆创意发起人,吴雨初将自己的微信名定为“亚格博”。
    亚格博,藏语,意即“牦牛老头”,而当地藏族同胞也这样亲切地称呼吴雨初。
    年轻的时候,吴雨初在西藏工作、生活了16年。2011年,身为北京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还差3年退休,却要返回魂牵梦绕的西藏,为了建一座牦牛博物馆。
    吴雨初在北京的办公室,挂着一幅他30岁时拍的一张照片:长江源头,与格拉丹冬相望的雀莫山,一具干尸牦牛,风吹过,留下一层砂砾,头颅和双角,还朝着前进的方向。“我常常会因这张照片,内心产生莫名的震撼!”
    吴雨初与牦牛的缘分不浅。1977年,他刚从大学毕业进藏的第二年,出差到阿伊拉,局部积雪达4米,车被耽误。在一间土坯房子里,50来人,在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中,饿着肚子撑了5天4夜。
    后来县里派人营救,先用汽车,汽车无法行驶;再由马驮,马也无法前行;随即从乡里赶来了牦牛。前面牦牛蹚开路,后边牦牛驮着吃的。当他们捧着吃的,看着雪地里喘热气的当地牦牛,很多人哭了,是牦牛救了他们的命……
    经过争取,牦牛博物馆项目纳入了北京市对口支援西藏项目。2014年5月,博物馆正式落成剪彩。
    作为馆长,吴雨初一直倾其心血于博物馆建设。今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当天,牦牛博物馆的吉祥物“嘎嘎”对外亮相、微信公众号也正式运行。两年来,这里接待国内外观众10万余人次,被誉为雪域高原的文化地标之一。
    来自河北的参观者廖新华之前对牦牛了解不多,观展后惊呼“大开眼界”。记者抬眼望去,博物馆“感恩牦牛厅”墙壁上的两句话,形象而生动诠释了藏民族与牦牛的关系。一句是“没有牦牛就没有藏族”;一句是“凡是有藏族的地方就有牦牛”。这是藏族的一句民谚,它反映了牦牛与藏族的地理分布关系。
    博物馆内陈列了一些牦牛标本,特别说明的是这些牦牛都是生产性淘汰或者是自然死亡。在吴雨初的带领下,顺馆内地板上的牦牛“足迹”,记者依次进行参观。
    “牦牛作为高原之宝,几千年来与高原人民相伴相随,成就了藏族人民的衣、食、住、行、运、烧、耕,深刻地影响了高原人民的精神性格,承载着高原人民的善良与勤劳、坚韧与厚重,成为青藏高原一个独特的象征和符号。”吴雨初说。
    驻足在三幅唐卡前,吴雨初直言,这展现了藏族先民与牦牛关系的演变过程,分别为《猎杀》、《驯化》、《和谐》,从中可以大体联想到藏族先民与牦牛关系的变迁。
    展馆内一首《斯巴宰牛歌》歌词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歌词反映了藏族先民的宇宙形成观,歌中唱到:“斯巴宰杀小牛时,砍下牛头置高处,突出山峰高耸耸;剥下牛皮铺平地,宽广大地平坦坦……”牦牛成为藏族创世纪的主角,山峰是牛头形成的,大地是牛皮铺展的。
    博物馆里展览动物粪便,或许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在这里有一处牛粪砌成的景观墙。“墙面”上有牛头浮雕,“墙壁”上有白色贝壳点缀。吴雨初说,我们特意找藏民砌了一堵牛粪墙,牛粪是传统牧区唯一的燃料,正是这些牛粪带来的温暖,帮助当地农牧民度过多少漫漫长夜和凛凛寒冬。
    吴雨初说,牦牛已成为一种文化象征,在博物馆大堂墙壁书写着:憨厚、忠诚、悲悯、坚韧、勇悍、尽命,而这正是高原上人的象征。
    牦牛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扎西平措说,自从开馆后,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特别是旅游旺季,每个讲解员说得嗓子都沙哑了,而看到这么多游客喜欢牦牛文化,就觉得很有成就感!
    拉萨市委副书记、北京第七批援藏干部领队马新明说,牦牛博物馆是西藏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是展示藏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