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画修复的成功范例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04:11:04 西藏日报 王征 郑璐 参加讨论
“修复后壁画痕迹,用肉眼几乎看不出来。从2014年修复后到现在,将近两年,也没出现新的问题”。已在哲蚌寺工作十五年的哲蚌寺管委会负责文物保护工作的副主任洛桑说,哲蚌寺措钦大殿壁画保护修复工程,壁画修复面积966平方米,在目前西藏壁画修复中是最成功的一例。 哲蚌寺位于拉萨西郊,是拉萨规模最大的寺庙,其壁画在藏传佛教壁画艺术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高超的绘画艺术为中外学者所青睐,成为世界佛教艺术中的一处奇苑。 措钦大殿(意为“大法堂”)是哲蚌寺的中心,大殿内转经道壁画是哲蚌寺初建时最早的壁画。清代乾隆年间,由于大殿扩建,内转经道被封住,这些珍贵的壁画从此不见天日。直到2010年,自治区文物局组织对哲蚌寺建筑维修时,才发现大殿内转经道墙体已严重变形——其变形导致壁画开裂、错位、破碎严重,且存在大量不规则裂隙,工程操作空间极为狭窄,加上地仗层大面积脱落、空鼓、裂隙,颜料层起甲、粉化、脱落,壁画表面泥渍、烟熏等问题,加大了该工程的难度系数。 之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承担了壁画的揭取与原位复原回贴工作。进行壁画修复的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保护工程所研究员郭宏说,修复的难点在于变形墙体是四层大殿的底层承重墙体。“我们采取了‘先将壁画揭取下来、维修加固变形墙体、再进行壁画原位回贴’的设计思路。” 围绕如何揭取、揭取后的壁画怎么修复、采用什么材料回贴壁画的三个技术难题,工程技术人员对内转经道壁画样品应用X射线荧光、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剖面显微、激光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分析等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全面掌握了壁画制作材料和工艺信息,最终选择与原地仗层材料成分完全相同的1000℃烧阿嘎土作为壁画揭取后修复、回贴的主要材料。并按照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最低限度干预原则、可再处理原则、修复材料兼容性原则以及可识别原则,认真进行修复。 有一幅佛像壁画绝大部分已脱落,仅残存下部莲花座,“如果按照通常的壁画修复方法,仅做边缘加固即可,但这样的修复不可能得到僧众的认可。”为此,工程技术人员对地仗层大面积脱落处全部进行了修补,但修补处低于原壁画0.5毫米,为此,维修人员请寺院高僧及当地壁画绘制传统艺人现场考证,依据相邻佛像和佛教宗教仪轨确定了脱落处的壁画内容进行补绘,这样既保证了壁画修复后的可识别性,又满足了广大僧众的情感需求。 由于气候原因,在西藏修复壁画只能在5月份到10月份。该工程从2012年9月份开始,从揭取壁画、维修墙体、修复壁画到回贴壁画,2014年10月壁画修复工作才全部完成。“我们每年5、6月份都要回来检查。”郭宏说,哲蚌寺壁画保护修复现场工作结束后,一直坚持跟踪监测。 哲蚌寺壁画抢救性保护修复工程,得到哲蚌寺广大僧侣的普遍认同和赞赏,在保护大量珍贵壁画的同时,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今后西藏地区此类壁画的修复提供了典型范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