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融促共同发展—内蒙古“模范自治区”的探索与实践(四)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05:11:07 《中国民族报》2014年8月 李寅 参加讨论
从西部的阿拉善盟,到东部的呼伦贝尔市,118万多平方公里的内蒙古自治区版图犹如彩带一般,2500万各族群众就这样大杂居、小聚居的交错居住在这条“彩带”上。 这样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居住环境,使内蒙古各民族群众在生活、感情、联系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了紧密连结的利益共同体和情感共同体,实现了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共同铸就了内蒙古这一“模范自治区”。 彼此尊重,多元文化才能和谐共生 内蒙古包头市民宗局民族科科长谢彦一家,是当地出了名的“民族团结大家庭”。谢彦的姥爷是鄂伦春族,姥姥是达斡尔族,爷爷是蒙古族,奶奶是俄罗斯族,而她的丈夫是汉族。 一个家庭,5种民族成分,风俗习惯各异,宗教信仰不同,却能够和睦相处,其乐融融。说起相处的秘诀,谢彦说:“就是两个字——尊重,互相尊重彼此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取长补短,多元文化就能和谐共生。” 在内蒙古,像这样的“民族团结大家庭”数不胜数,这是内蒙古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 查阅历史资料可以发现,自古以来,内蒙古就是祖国北方各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大舞台,经过千百年的演变,形成蒙古、汉、满、回、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民族交错而居的格局。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马冀经研究发现,内蒙古地区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相互交融的历史源远流长,从红山文化时期到青铜器时代,再到战国时期著名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都经历了政治、经济和文化艺术方面的交融,留下了很多传诵至今的佳话。 呼和浩特市南郊黑河之滨,坐落着著名的昭君墓。汉白玉石碑上,镌刻着董必武题写的诗句:“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见识高。”两千多年前,中国出现了“南有大汉、北有强胡”的对峙局面,双方战火不断,百姓深受磨难,“和亲”就成为顺应历史潮流的明智选择。“昭君出塞”以和平、真诚、平等的联姻关系解决对峙了数百年的民族矛盾,“胡汉和亲”成为北方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平等交往、相互融合的典范。 呼伦贝尔市民委副主任郭福源是回族,却也能说一口流利的蒙古语、达斡尔语、鄂温克语。郭福源告诉记者,他从小生活在多民族聚居的环境中,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都得到了其他民族群众的尊重。为了交流,自己就努力学习了其他民族的语言。 在内蒙古,文化交融的影子随处可见。流行于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的蒙古族民间歌舞——呼图克沁,是一种傩仪。傩文化原本是产生于汉族信仰,是在汉族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祭祀活动。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师董波认为:“内蒙古草原上原本没有傩仪,呼图克沁这种傩文化现象之所以能在敖汉旗得以流传,是多种文化相互碰撞、交融、认同的结果。” 事实上,这样的文化交融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一直贯穿始终,并且还在进行。 民族文化的繁荣,增进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民族文化交融,不仅促进了民族文化繁荣发展,还使得内蒙古各民族的文化认同日益增强。 草原文化与长江文化、黄河文化被称为中华文化的三大源流,“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是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 记者在内蒙古采访期间,正值第十一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如火如荼地进行。其间,精彩的舞台剧、引人入胜的民族电影、令人捧腹又引发深思的小品……展示着草原文化的瑰丽风采。 “草原文化节从2004年创办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十届。从2009年的第六届开始,自治区对办节模式进行了调整和重新定位,提出要以文化节为平台,遴选、展示、传播文化精品,促进自治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目前,覆盖40多个门类的500多个文化精品和艺术瑰宝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文化最响的名片,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杰出人才脱颖而出。”自治区文化厅厅长周纯杰说。 以草原文化节为龙头,昭君文化节、鹿城文化节、红山文化节、河套文化节、“那达慕”大会等各盟市的节庆文化活动也在大草原蓬勃开展。自治区同时也积极培育具有民族特色和区域特色的文化产业,设立了内蒙古自治区历史文化经典文库项目,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抢救性挖掘。内蒙古的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得到了传承、发展和创新。 作为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体现,蒙古语言文字在各级党政机关、教育、学校、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自治区定期召开学习使用蒙古语文表彰大会,设立了乌兰夫蒙古语言文字奖;编制了专项规划、设立了专项资金用于扶持蒙古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实现了手机等移动终端的蒙文信息交互;自治区大力推动以蒙古文字为主的民族教育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普通教育到成人教育的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且率先对接受民族语言授课的学前教育阶段、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及高中阶段学生实行了免费,并给予生活补助。 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增强了生活在大草原的各族群众的文化认同。大连民族学院东北民族研究院教授李鸿认为:“在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和国家安全方面,民族文化是一笔重要而宝贵的精神资源。要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必须不断促进意识形态领域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表明,凡是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个体,都会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反之则容易被分裂势力利用。” 不可分割的情感,成为团结奋斗的动力源泉 地处内蒙古包头市的北梁地区,在13平方公里的辖区面积上分布有4.7万住户,12.4万名居民,其中有回、蒙古、满等7个少数民族群众,有11处各类宗教场所,是包头市少数民族居住最为集中、宗教文化氛围最为浓厚的区域。 去年,包头市对北梁地区进行棚户区改造,86岁的陈广庭住进了北梁新区的新家。 搬到新家后,陈广庭大爷有了两户“不相识”的邻居,一户的主人叫尹秀兰,另一户叫孟秀萍,都是汉族。 82岁的尹秀兰老伴已经过世,孩子也不在身边。有段时间,尹秀兰生病了,已经60岁的孟秀萍充当起了尹秀兰的女儿,忙前忙后地照顾她。陈广庭和妻子也常到尹秀兰家,给孟秀萍换班。 孟秀萍的老公瘫痪在床,身体不舒服时总会大喊大闹,孟秀萍害怕丈夫吵到邻居,挨家挨户登门道歉。陈广庭对她说:“没事的,大家住在一起,就要多理解。” 陈广庭的理解,赢来了邻居的尊重。“邻居们知道我是回族,特别尊重我们一家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陈广庭大爷和他的新邻居,已经形成了不可分割的情感共同体。 在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大路镇尔圪气村,蒙古族村民段志祥家和汉族村民任贵仲两家共用着一面墙。段志祥幽默地告诉记者:“只有关系好,才能共用一面墙。看看我们的关系,相当于穿同一条裤子。” 这样相互嵌入式的居住格局,为各民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提供了前提和保证。 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满族屯满族乡,是内蒙古自治区18个民族乡之一,也是全国唯一的满族聚居并从事草原畜牧业的边境乡。生活在牧区的满族群众积极向身边的蒙古族群众学习草原畜牧技术。去年,该乡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过万元,高于自治区的平均水平。 内蒙古自治区民委主任特古斯说,从内蒙古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相互嵌入已经不需要刻意为之,而是早已成为内蒙古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成为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的动力源泉。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阿里地区抓落实树正气促整改
- 下一篇:助推西藏农牧民从安居快步走向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