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民族地区发展 >

精准定位显特色 植根壮乡促发展


    今年9月,广西民族大学召开了2014年全校人才工作大会,这是该校更名后的首届人才工作大会。大会议题之一,就是探讨如何促进学校的人才资源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引领作用。近年来,在该校大大小小的科研、教学、管理等业务会议上,如何不断增强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一直都是讨论的焦点之一。
    作为一所边疆民族院校,该校始终把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作为办学的宗旨,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彰显“民族性、区域性、国际性”的办学特色,以服务求支持,在贡献中求发展。办学62年来,近15万毕业生跨出校门,大多数投身到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大发展、民族大团结的事业中去。
    “作为民族院校,我们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只有把知识优势、人才优势和创新能力不断转化为国家的利益、民族地区的发展和各族群众的实惠,民族大学的存在和发展才会具有更加坚实的根基。”该校党委书记钟海青如是说。
    “顶天立地”
    主动对接结硕果
    近日,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立项名单公布,以该校民族学一级学科带头人周建新教授为首席专家的研究团队申报的“中国边疆地区的边民离散与回归”项目榜上有名,这不仅实现了学校在该项目立项“零”的突破,也是广西近两年获得的惟一的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立项。
    民族学是该校的老牌专业,但是“老牌”并不意味着陈旧落伍,相反,随着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该学科不仅成为该校博士学位授权点之一和首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而且在服务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中日益焕发出强劲的生命力。周建新告诉记者,他们所研究的边民离散与回归,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其落脚点实际上是如何加强边民社会治理的问题,最终是要探讨如何更好更有效地促进边疆地区的稳定与发展。
    在该校,“顶天立地”是众多学术科研团队对自身提出的要求:“顶天”就是积极满足国家重大战略要求;“立地”就是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该校的民族研究中心、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广西民族教育研究中心等多个研究机构立足广西世居民族和民族地区,先后承担了“瑶族民间法与乡村控制和自治研究”、“壮族民间传说与族群记忆”等国家及省部级研究项目140多项,出版了《中国壮学文库》《守望边疆教育:广西边境民族地区教育质量保障与特色发展研究》等一系列研究成果。
    “一直以来,我校是一所以文科见长的综合院校。在服务地方的过程中,我们逐渐认识到,必须弥补理工科发展短板,完善学科布局,才能进一步提升服务社会能力。”钟海青表示,学校根据地方发展需求,对院系及其所属学科专业进行调整重组和精心布局,加快推进以计算机及信息技术、林产化工技术、海洋生物技术等为主打学科的应用型学科,扶持新的理工科专业增长点,以适应广西产业振兴的需要。
    很快,一批在国内及至国际上处于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相继诞生。刘焕文教授破解了困惑国际水波界整整40年的缓坡类方程,为找出海洋波传播的规律和特性提供了理论基础,得到国际水动力学界和近海工程界的肯定;雷福厚教授带领的林产化学与工程科研团队近3年承担国家级课题23项,与企业合作项目31项,获得32件发明专利授权,为广西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此外,学校近年来还依托东盟语言、电子信息、林产化工等优势特色学科,先后建立了林产化学与工程、广西船联网技术等协同创新中心,林产化工、化学与生物转化过程新技术等校企联合共建重点实验室、面向东盟的国际商务信息技术重点研究基地等10多个校企校地共建科研平台。这些平台与地方开展的每一项合作,都自觉瞄准地方支柱产业和国家战略需求。
    “两个面向”
    积极拓展建桥梁
    强调面向北部湾经济区和面向东盟国家开展研究积极发挥智库作用,提供决策参考,这既是该校近年来学科发展的增长点,也是提升服务能力的落脚点。
    近日,驻该校八桂学者(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研究岗)、东盟学院学术副院长庄国土教授随国务院侨办专家咨询委员调研团在广西调研结束后认为,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战略中,广西要实现加快发展,应充分发挥“海陆连接东南亚”、“自然景观优美”、“文化和艺术多元”等优势,加快融入亚太资本、产业、人力资源配置中去,拓展与亚太区域较发达国家和地区合作,尤其要与东亚华商加强合作。
    这样的“把脉”、“开方”,是东盟学院许多专家学者的日常工作。该学院在2009年筹建阶段就定位为学术研究型政府培育学院,以学术服务于国家和社会,为中国-东盟关系的全面发展、中国东南亚研究国际地位与影响力的提升作出贡献。近两年,该学院递交了30多篇高级别咨询报告,被外交部、国务院侨办、新华社等部门采用。
    除了东盟学院,该校还设立了东盟研究中心、北部湾区域合作研究所等研究机构,深入开展有关北部湾地区和东盟国家的课题研究。2010年以来承担的东盟研究科研项目120多项,发表论文200多篇,相关著作近60部。此外,该校还举办了中国-东盟文化论坛、中国-东盟高层妇女论坛等,不断加深了与东盟国家学术界的交流。
    如今,该校已成为广西与东盟国家高校开展合作最频繁、最活跃、最广泛的高校:是全国最早与东南亚国家建立校际联系、最早开设东盟语言专业的大学之一;开设了7个东盟国家语种本科专业,基本覆盖了东盟主要国家语种,是全国开设非通用语种本科专业最多的高校之一;先后在泰国、老挝、印尼设立了3所孔子学院,是广西在国外设立孔子学院最多的高校……
    值得一提的是,该校还依托非通用语种专业的优势,大力发展面向东盟的语言文学、政治法律、经贸商旅等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的东盟学学科群。10年间,共派出1.3万多名学生出国学习。近来年,这些专业的毕业生有40%在北部湾经济区和东盟国家就业。
    随着与东盟国家的交流日益频繁,10年来,该校共接收近1.2万名东盟国家留学生来校学习。此外,依托中国—东盟法律培训基地、中国—东盟旅游人才培训教育基地等国家级培训基地,近年来共培训了东盟国家各类干部1400多人(次),当中不少人还成为了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交往的友好使者。
    “亮丽名片”
    文化引领树标杆
    近日,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该校预科教育学院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此前,该校已经三获这一称号。
    据统计,该校有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52个民族的学生在校学习,少数民族学生占在校生的51%。各族师生团结友爱,和睦相处,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在该校,“团结至上”的观念不仅成为一种校园文化,更成为各族师生的自觉追求。2014年暑假,该校组织了50多支学生团队,深入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田野调查,他们在调查中加深了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更加深了与各族群众的情感。暑假结束,社会调查团体都交出了沉甸甸的调查报告,其中一些成果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很有价值的意见建议。
    此外,学校还倡导各族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已成为校园文化的又一品牌。在奥运会、亚运会、世界体操锦标赛等重大国际体育赛事以及抢险救灾、关爱农民工子女等志愿服务活动中,都可以看到该校学生志愿者的身影;每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期间,学生们纷纷踊跃报名参加志愿者选拔,积极投身到大会的语言翻译、外事接待和后勤服务等志愿者活动中。
    11年来,该校共派出6700多人(次)的博览会志愿服务队伍,连续11年获得“中国-东盟博览会志愿者先进集体”称号。此外,该校10载志愿服务中国-东盟博览会还获得了2013年全国高校校园文化优秀成果一等奖、广西高校校园文化优秀成果特等奖。
    和谐融洽的关系、浓郁深厚的民族文化、碧湖绿树的校园,共同滋养出了独特的“相思湖作家群”现象,这不仅是学校多年来的文化坐标,也成为广西高校和文学领域中一道亮丽的风景。2005年,学校以驻校作家方式先后引入东西、凡一平等著名作家,通过开展学术讲座、作文大赛等活动方式,大力培养“相思湖作家群”新生力量。如今的“相思湖作家群”百家争鸣,他们扎根八桂大地,潜心写作。
    除了文学创作,该校还致力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传承、保护和创新。先后开设苗族竹杆舞、壮族抛绣球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课程;龙舟队、板鞋队等多支民族体育运动队一直处于广西领先地位,在刚刚结束的广西第十三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该校获得金牌总数第二、团体总分第二的好成绩;唐力、苏燕玲等少数民族艺术家长期以来不仅坚持少数民族音乐的创作和表演,而且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培养少数民族高级音乐人才中去。
    “学校在主动以特色优势和资源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自身也实现了出人才、出成果、上层次、上水平的发展。今后,我们将继续从国家战略、区域建设和加快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高度来规划学校的发展。”该校校长谢尚果说。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