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访赤溪看畲乡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9:11:40 人民日报 江宝章 参加讨论
小朋友在赤溪村村头玩耍,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笑容。新华社记者 张国俊摄 2月10日,下午4时许,钟维科裹着一团寒风从门外进来,黑红的脸膛上还冒着细微的汗气。自从两年前杨家溪至赤溪公路动工后,这位38岁的畲族汉子把开了10年的拖拉机换成了7吨的“龙强”农用车,专门为工地运送砂石料。“去年的收入差不多有10万元吧。”钟维科腼腆地笑笑。 钟维科原先居住在邱宅自然村,那里交通闭塞,常年遭受洪水、台风的侵害。1997年,在“造福工程”中,全村人搬到了赤溪村。“从那时起,好日子才真正开始了。” 赤溪村是福建福鼎一个畲族行政村,坐落在著名景区太姥山西侧脚下,周遭群山起伏,溪水淙淙,空气清冽,风景如画。 1984年6月24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题为《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的读者来信,反映福建福鼎磻溪镇赤溪村下山溪自然村贫穷的状况,引起中央和福建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同年9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全国性的扶贫攻坚工作由此拉开大幕。 “那时,下山溪村民住的都是茅草房,照明用的是木片和煤油灯,吃的是地瓜饭,甚至还有婆媳共用一条裤子的。生活极其贫困。”当年多次走访下山溪村并给人民日报写读者来信的王绍据对记者说。下山溪的贫穷状况见报后,当地政府给村民们送来了粮、油、布匹,以及苗木、种子、山羊。然而几年过后,栽下的杉树苗一株成材的也没有;山上茅草太硬,山羊的嘴都啃烂了,最后都死光了;种下的庄稼也常常被野猪拱掉……1994年底,下山溪人均收入仍不足200元。 “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怎么办?那就换个思路:整村搬迁。 1995年,福鼎县政府在山下的赤溪村划出一片平原地段,作为下山溪村民的迁入地,由政府提供建房所需水泥、钢筋、青砖,村民负责出木料和投工。当年5月,22户88个下山溪人告别了山旮旯里的茅草房下山了。 在随后的20年间,共有12个自然村350多户村民陆续从高山搬到了赤溪村。今后的日子要怎么过?搬下山的第一个晚上,雷祖清、李先如等几个村民一夜没睡,既兴奋,又有些忐忑。 要“搬得出、住得下、能发展”,绝不能让走出大山的村民又回去了。同样的问题也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 与其“输血”不如“造血”。福鼎白茶名闻遐迩,槟榔芋独步天下,赤溪村与著名景区太姥山、杨家溪连成一体,生态旅游得天独厚。这些都是赤溪村发展的重要资源。一批又一批党员干部来到赤溪,帮助村民寻找致富的路子。 1994年12月,钟而钊先于其他村民几个月迁入了刚建好的长安街新居。从最初的沿村收购白茶,到后来与村民们联合种植红心蜜柚、油茶、珍贵苗木等,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2014年,钟而钊的10多亩红心蜜柚收获1万多公斤,个人收入也达到3万多元。“今年果树长势很好,应该会有一个好收成。”钟而钊眼里透着喜悦。 下山的第二年,赤溪村通电了。村干部说,这得益于1989年宁德地委领导建设桑园水电站的决策。因为修电站,1993年赤溪村有了第一条通往村外的砂石路,村民们也第一次把目光投向了山外的世界。如今,赤溪村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2万元,其中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家庭超过150户。 “宁德是我国畲族人口最多的地区。帮助畲族群众脱贫致富,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责任。我们一定要因地制宜,精准发力,在全面建成小康进程中,确保少数民族村一个都不少,一个都不掉队。”宁德市委书记廖小军对记者说。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广西:“村官”代表的“夜谈会”
- 下一篇:福建民族乡发展速度连续三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