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大力拯救方言文化吗?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3:11:41 大连日报 newdu 参加讨论
听不懂哇 吴之如 画 当前,关于拯救方言的呼声越来越高。怎样看待拯救方言与推广普通话之间的冲突?拯救方言真的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坊间议论纷纷—— 拯救方言是保护文化的多样性 李耀斗(企业干部) 日前,该不该拯救方言的交锋在媒体烽烟再起。笔者认为,拯救方言是保护文化的多样性,目前已刻不容缓。 世界上平均每14天就有一种语言消亡。在全世界约6000种语言中,预计约半数种类的语言可能在本世纪末消亡。有国内语言专家提出警示:在我国的129种民族语言中,未来100年内约有2/3会消亡。至于我国众多的方言,目前处于濒危的数量非常庞大,现在就已有一些小方言灭亡或濒临灭亡。 方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而且是不同的文化、自然环境、历史、人性和血统的特有表现。它维持着传统的活力,激励我们了解和尊重历史以及所居住的这个世界。语言专家李蓝表示,汉语方言是中华传统文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载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我们现在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窘境:苏州大多数年轻人已听不懂评弹了;安徽人越来越听不进黄梅戏……电影制片人肖雁为了找个说地道南京话的小朋友,面试几百个小朋友,但没一个满意的。67岁的许祥祓是扬州仅有的4个方言标准发音人之一,他的扬州话发音被国家语音库永久保存。他感慨地说:“我的外孙已不怎么说扬州话。70后、80后还会讲方言,再下一代恐怕就不会讲了。”有上海人士表示:“90后不用上海话交流,00后更不会说上海话,10后如果再不开口说上海话,那么沪语传承就会出现一个30年的断层,这将危及一种方言的生命。” 拯救方言和民族语言,就是传承文化,就是守望乡情。在记忆中,在乡愁里,家乡那一湾湾清澈的溪水,那片片郁郁葱葱的树林,那穿越千年的古巷,那长满青苔的瓦砾,都用方言敲打和烙印在游子的脑海深处。以至于带头接受西方文化的胡适等人对方言文化也情有独钟,他们甚至开展歌谣收集和民俗研究。 但现实与理想总有缝隙和距离。拯救和保护方言要从娃娃抓起,可现在幼儿园都是普通话教学,孩子们潜意识里觉得讲方言不好。有数据表明,对于约70%的学生来说,普通话已取代家乡话成为更为运用自如的交际工具。可悲的是,许多近乎怪胎的网络语言却占据了青少年的语言地盘。 解铃还须系铃人,拯救和保护方言需要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出手。国家在语言文字政策上应给予方言一定的宽松和宽容度,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提倡和鼓励方言的运用。可喜的是,在有关专家的呼吁下,人们看到了新的气象:苏州在中小学甚至幼儿园开设“评弹班”;上海首部小学沪语教材已出版面世;钱乃荣领衔研发了上海话拼音输入软件;国家语委组织建设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 别再争论了,赶快拯救和保护方言吧,那里有我们文化的根! 语言同化是全球化时代的趋势 欧阳逊(经济工作者) 全球化时代又叫经济全球化或者叫世界经济国际化,是指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环节的全球趋同化趋势。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以寻找更有利的投资场所和市场的过程。全球化时代的特征和表现是:生产的全球化,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市场的全球化,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国际贸易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资金的全球化,国际金融迅速发展,巨额资金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科技开发和应用的全球化;信息传播的全球化;文化的全球化。所有这些特征和表现形成的条件是交流语言的同化。可见,语言同化是全球化时代的必然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适应和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走向,在推进世界文化同化发展的同时,必定会对地域文化的发展带来颠覆和破坏。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地域文化发展受到限制,以方言为代表的地域间交流工具的萎缩就成为必然。从适应时代发展的角度来说,回答“该不该大力拯救方言文化”的问题,我的答案只能是不该。 文化全球化指一种共同的或单一的文化的形成,可称为文化同质论。这种观点承袭了工业社会趋同论的思路,文化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由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决定。冷战后,世界文化变化的方向是更加趋于均一,文化差异的重要性将变得越来越小。文化全球化是同质化与异质化同时进行的过程,或者说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辩证并行。但多数学者认为,在同时进行或者辩证并行的过程中,同质化和全球化占主导地位,语言同化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方言文化的萎缩也同样不可逆转,不是想拯救就能拯救的了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所谓“该不该大力拯救方言文化”的问题,没有太多实际性的行动意义。 说回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与发展问题,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华民族文化的产生与发展都是顺应着融合和兼容的前进方向,兼收并蓄一直是它发展壮大的力量来源。两千多年前,秦朝统一六国后,立即规范了文化发展的要素,统一了六国的文字语言,使得各国之间的交流迅速发展,经济兴旺,文化繁荣,中华传统文化的外延和影响也随之不断扩大。纵观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故步自封的民族和国家都不能发展壮大。今天,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必须顺应世界历史进程,融入全球化时代的大趋势中,与时俱进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并与世界文明的发展主流相谐,才能达到目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大力拯救方言文化之说显得极不协调。世界如此,国家也一样,无需赘述。 别让拯救方言变成阻力和羁绊 孟蒙(中航油大连分公司员工) 拯救方言、留住乡愁等理念富含怀旧和爱家的色彩,让人感觉既温馨又接地气,很容易博得民众的认可。传承民族文化和弘扬优良传统都是应该的,但传承什么和如何传承也是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在“该不该大力拯救方言文化”的争论中,我想提醒大家的是,要看准方向,分清良莠,别让拯救方言变成我们前进的阻力和羁绊。 中国幅员辽阔,语言极其丰富,各种方言文化更是异彩纷呈,同时也造就和丰富了不同的地域文化。从历史的角度回望方言文化的形成和作用,不难看到,方言的形成是经济和文化不发达、地域之间缺少沟通的自然结果。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一定范围内,各地方言逐渐趋同,各地在交流之间的语言障碍不断消除。这种语言同化的现象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社会经济和文化继续发展的必然条件。当然,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的维系精髓,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其变成规范语言的过程不可能像推行新货币一样在短期内彻底完成。方言在地域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教化作用也不可能瞬间消失。在规范语言的同时,注意拯救地域文化的精髓,保留方言文化的瑰宝,如民族语言文字和地方戏曲等,都是我们必须下大力气做好的事情,一些地方传媒专设民族语言栏目和方言广播也是对少数民族的保护与尊重。但我们绝不能借着拯救方言来设置阻力和羁绊。有媒体报道,竟然有学者提出,在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要专设沪语广播,甚至要在城市的公交车上专设沪语报站系统。这样的提议没有多少进步意义。 还有舆论提出,拯救方言要从娃娃抓起,主张在当地的小学校里设置一定数量的方言教学,不仅要教会孩子方言怎么说,还要教会孩子方言怎么写,历史渊源如何,典故出在哪里。这些其实都是文化倒退的表现。拯救方言的问题如果被过度重视,必定会使一些语言文化的沉渣泛起,阻遏和羁绊我们文化发展的脚步。 拯救方言已经刻不容缓 付潇深(新闻工作者) 拯救方言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这不是危言耸听。联合国的一份关于世界多种语言使用情况的资料表明,现在世界上一共有6000多种语言,但是其中96%的语言只被占世界人口数量的4%的人使用。因为使用的人比较少,所以世界有一半的语言都面临这种消失的危险,它们的未来令人担忧。现在世界上每过14天就有一种语言消失掉。为此,联合国专门设立了国际母语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遗产事务的官员斯米金指出,多种语言的保护前景非常暗淡,设立国际母语日就是希望通过政府有效的措施来保证这些语言不消失,通过立法制定政策,并有足够的资金来落实这些政策,保证多种语言的共存和发展。 这样的问题在我国也同样存在,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有53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但是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加快,一些少数民族的语言也面临着消亡,目前满语、赫哲语已经失去了交际的功能,还有40%的语言已经显露了濒临灭绝正走向濒危的现状。 方言在中国是个很普遍的文化现象,各地有各地的方言,各地方言不仅语音语调有差异,还有语法用词的不同。许多方言的表现力是普通话不具备的,其表达之生动,表述之深刻,都是各有特色,异彩纷呈。正是中华大地上的各种方言的精华集聚,才构成中华语言文化的宝库。各种民族传统、各种乡俗教化,正是通过方言和乡音在传承和维系。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随着国内普通话的大力普及,还有计算机等数字媒体的普遍应用,再加上村落搬迁合并,农民进城上楼等各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方言的使用越来越少,方言文化已趋于萎缩和衰亡。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汪平的一份调查材料显示,对70%的在校学生来说,普通话已取代家乡话成为交际工具,只有15%的学生认为“使用家乡话交际更熟练”。这提醒我们,方言正在慢慢消失,并且消失的速度越来越快。拯救方言已经刻不容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