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语言文字 >

“习氏语言”:用典故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民谚有云,“言为心之声”。语言是思想的化身和外衣,是思想的图像和反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前后的系列重要论述如《摆脱贫困》《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之江新语》《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知之深爱之切》等著作文章,细细品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访谈等,深刻体会到“习氏语言”的风格鲜明、内涵深刻,深切感受到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思想力量。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善用诗文古语,用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提纲挈领,善用形象比喻,用打比方、讲故事阐述道理、化繁为简;常用俗文俚语,用大白话、大实话释疑解惑、生动传神。他的用“典”雅俗共赏,既有情怀,又接地气。
    融汇古今,雅俗共赏
    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既绽放着民族的智慧,散发着历史的馨香,又充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闪烁着辩证唯物主义的光芒,其突出特点是辩证结合了“古”与“今”、“雅”与“俗”,以发展的观点、全面的观点和对立统一的观点来揭示典故与现实的本质联系,使典故焕发出强大的思想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使事用典信手拈来,所引典故体系完备、脉络分明。但用“典”并不拘守于典,唯典是从,浮泛在典故的一般意义上,而是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以古喻今、发人深省,充分发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揭示并彰显了包孕其中的时代精神。比如他在参加兰考县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中,曾经引用清朝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中的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来喻“群众利益无小事”;而同样是论述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习近平又在主持召开湖北省领导干部座谈会时用打破“围城”“玻璃门”和“无形的墙”这三个词打比方,不可谓不形象。再如大家都熟悉的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尚书》中“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引用,隐喻不管是国家要实现振兴,还是个人成就事业,都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为立志,二为勤勉。同样,习近平也曾经引用现代诗论述过同一个道理。他说,“有句话说得好,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再高的山、再长的路,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地前进,就有达到目的的那一天。”他以古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喻今之“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以古之“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喻今之“行百里者半九十”;以古之“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对应今之“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以古之“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向今日之青少年发“以青春之我,创青春之国家”号召……用典既有深意,又有新意。
    习近平总书记善于用典,精于用典,还活于用典,是举例子、打比方的高手。他不仅通过广泛采撷中国传统经典名句,巧加点化,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表现力和历史感;还将这些典故与其大众化的语言配合使用,使老百姓听得懂、看得懂,社会各界喜闻乐见。我以为,这种语言背后神奇的力量,源于一种“实事求是”和“人文关怀”。就是说真话说实话,说老百姓爱听的真心话;老百姓听不懂的,要转化成老百姓能听懂的话语体系,既要“信、达、雅”,又不能脱离群众、高高在上、不知所云,即大俗大雅,雅俗共赏。大雅,是指美好到极致、高尚到极致;大俗是指大众化到极致、普通到极致。但此处的“俗”是指世俗民俗,与民同心、与民同口,与民同乐,达到语言和用典的自然和谐,最后呈现的也是“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的“大雅”效果。比方说同样是有关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用典,习近平总书记既引过东汉王粲《仿连珠》的“观于明镜,则疵瑕不滞于躯;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又明明白白真真切切的说“有话要放到桌面上来讲”,可谓掷地有声,振聋发聩;论述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既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又在看望正定县塔元庄村干部群众时有“接接地气,充充电”的比方;关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用典既有东汉荀悦《申鉴政体》之“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又鲜明比喻“打铁还须自身硬”;雅有“禁微者易,救末者难”,俗有“抓早抓小,有病马上治”;更有“钙与软骨病”“拧紧总开关”“打老虎与拍苍蝇”“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带电的高压线”等一系列精彩绝伦的比喻,让人一听就懂,入脑入心。
    因地制宜,贯通中外
    每个国家的历史典故是民族文化园林中的瑰宝,它可能来源于寓言、传说、神话故事、民间故事、民间习俗、文学名著、历史上的著名事件,或是某个地名等。运用国外典故,不仅能拉近与邦交国家的友谊,也能体现一个国家领导人对于他国文化的尊重,起到交流学习,促进合作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勤于思索,善于思索,在多次国际邦交活动致词中善于引用他国典故,眼界开阔,气度恢宏,体现出了一名大国领导人的风范,而且通过用“典”,能迅速找到两国人民的共同情感,拉近了中外之间的心灵距离。比如在2012年2月20日中国—爱尔兰经贸投资论坛上,他引用爱尔兰谚语“纵使思忖千百度,不如亲手下地锄”号召中爱两国政府和工商界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开拓进取,携手奋进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在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他引用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告诉大家,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无论会遇到什么样的曲折,历史都总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向前发展,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2013年10月7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中提到了“意大利面碗”现象,而这个词源于美国经济学家巴格沃蒂1995年出版的《美国贸易政策》一书,习近平借用“意大利面碗”这一经济学用语,旨在说明亚太地区要加强合作,避免经济、政治、安全等各方面出现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影响区域合作与发展进步。这些用“典”,无不体现了一种国际视野和大国风范,对于凝聚共识、共谋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习氏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文后是人,是作风,是品格。用典不是技巧,不是形式,而是做人与做事。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对我们有三点启示。
    一是大力改进文风。盘点习近平近年讲话用典,或可从中体会其倡导文风改革的决心与表率作用。这些妙语连珠的用“典”亦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并从中体会改革者的智慧与胆识。这种文风,是来源于信念的力量、学习的力量、真理的力量、情感的力量,来自实践和人民。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应该怎样改造自己的语言和文风,习近平总书记作了很好的示范。
    二是践行群众路线。习近平总书记每一篇文章、每一次讲话、每一处用典,都可谓是践行群众路线的范本。习近平同志长期在基层工作,与人民群众有密切联系,他的从政生涯,使得他充分了解国情民情,也为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提供了许多机会。例如,对待人民群众不能“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四风建设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开展批评要“红红脸、出出汗”等,这些都是老百姓生活中的“典”,人民群众听得懂、听着亲。广大党员干部要以群众路线为根本遵循,学会“好好说话”,说真话、说实话,说老百姓爱听的真心话,远离假话空话和官话套话。
    三是讲好中国故事。汉语文化博大精深,典故是中国语言中闪光的钻石, 是中国文化贮存在语言中的“活化石”,是一个个传神的中国故事,更是一张张极美的中国名片。历来,中国国家领导人都有在正式的外交或国内会议场合讲话用典的习惯。由于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本来需要长篇大论说得清楚的事实和态度,用一个传神的汉语典故就可以准确表达。尤其是在国家邦交时,运用典故起到了传播中华汉语文化的作用。我们要学习总书记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取精用宏、驱遣自如的用典艺术,也要学会向全世界讲述好中国故事的本领。(作者陈玉娟系中共中央党校2015级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