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民族地区发展 >

吉林省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回眸:写就和谐发展华美诗篇


    白山松水应如画,盛世和谐谱华章。在辽阔壮美的吉林大地上,生活着55个少数民族的218.57万人口。在这里,各族人民群众如同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休戚与共、守望相助,共同奋力拼搏,共建美好家园,手足之情感人至深,民族团结之花绚烂如斯。
    近年来,全省上下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不断创新民族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强化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合力,进一步巩固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加快发展、民生不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各民族和睦相处团结进步的良好局面。
    携手相顾同奔小康
    在安图县北山村,白色和红色是这里的主色调。30多栋红屋顶的新房子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刷了白漆的木围栏与红房顶交相辉映。
    “以前家家都是泥草房,村里也全都是泥土路。”朝鲜族村民金日千告诉记者,“是政府投资,帮大伙儿盖了房子,修了路。盖个房子少说得7万元,我们只掏一万五千元就住上了新房子,真是得了实惠。”
    村里变了样,这得归功于省里振兴边境、富裕边民的兴边富民行动。安图县石门镇项目办主任说:“从2008年开始,兴边富民行动开始向北山村投资,用于泥草房改造,并对村容村貌进行整治。7年来,兴边富民行动在北山村的投资已超过100万元了。”
    目前,我省民族自治地方的5个边境县(市)已全部纳入国家兴边富民行动扶持范围,“十二五”以来,共落实国家和省专项补助资金5.56亿元,实施各类项目914个。
    古语说,民富则安,民安则治。追求幸福,奔向小康,这是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为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省委、省政府先后启动实施了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规划,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强基富民固边”工程支持边境地区加快发展的意见》、《关于支持延边州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形成了一整套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体系。
    在资金投入上,对民族地区和边境地区实行特殊照顾,均衡性转移支付、工资性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系数高于其他地区2—6个百分点,省级财政还设立专项资金和专项补助经费,支持民族地区发展公共服务。
    在项目安排上,对民族地区重大产业、重大基础设施、重大民生项目,给予优先安排、优先审批。在珲春,吉珲客运专线将于今年10月通车,不仅填补了当地没有客运列车的空白,还使得长春到珲春的时间从原8个小时缩短到2个半小时。此外,我省还先后组织实施了长白山机场、长珲高速公路、大唐珲春发电厂、哈达山水利枢纽等一批重大项目,为民族地区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延边州多项经济指标始终位居于全国30个自治州前列。延吉市、前郭县多次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
    从城市到乡村,这里的土地,见证着经济发展给少数民族群众带来的民生巨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性民生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各项社会事业实现均等化,各族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在教育方面,我省目前已形成较为完整的民族教育体系,少数民族中小学达212所,其中朝鲜族学校130所,蒙古族学校63所,回族学校7所,满族学校12所。国家和省的财政专项经费持续向民族地区倾斜,民族自治地方也都设立了专项资金,重点解决民族教育方面的特殊需求。
    在医疗卫生方面,我省民族地区已初步形成了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2004年以来,我省已安排民族地区医疗卫生建设项目770个,总投资13.27亿元,改造业务用房55万平方米,配置了大量医疗设备,形成了县(市、区)、乡(镇)、村三级卫生保健网络。
    在社会保障方面,我省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际,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尽可能给予倾斜,确保民族地区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截至2013年末,我省民族自治地方“一州三县”社会保险就已实现了全覆盖。同时,民族地区城乡低保等困难群体补助水平也得到了逐步提高。我省连续5年上调民族地区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共拨付专项资金50多亿元。延边州城乡低保平均标准达到2275元/年,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96元。前郭县城乡低保补助标准达到全省县(市)级最高水平。此外,我省民族地区养老服务体系也正在逐步完善。
    民族政策春风化雨
    前郭县原人大常委会主任、前郭县民族法律法规研究会理事包广林说,根据《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民族教育条例》,从2013年起,前郭县自治机关每年都要根据需要,择优录取和聘用前郭籍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条例还要求对参加蒙古语文学科高考升学的毕业生予以适当照顾。“这项条例的出台,在为人才提供展示平台的同时,也为前郭县的人才储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党的民族政策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找准与各民族情感的共鸣点,与各民族心理的契合点,与群众利益的结合点,将民族政策落实到各民族生产生活之中。
    截至目前,我省民族自治地方共制定单行条例和补充规定66件,形成了比较完备又独具特色的民族法规体系。
    延边州是全国第一个制定自治条例的民族地区,并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了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条例、保护和发展民族用品生产条例。朝鲜族、蒙古族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参加晋级考试、职称评定、法律诉讼等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延边州制定的法人离任审计条例、政府采购条例、促进专业农场发展条例,属创制性立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充分信任、积极培养、大胆使用”,这是我省选拔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的原则。目前,全省少数民族干部占干部总数的11.5%,高于我省少数民族人口比例3.54个百分点。省委组织部、统战部、省民委共同制定了吉林省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工作规划,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使用作了具体部署。在公务员招录工作中,安排专门职位定向招录少数民族考生。出台特殊政策,做好少数民族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
    姜哲荣现任龙井市白金乡党委书记、乡长,30岁的他是龙井市最年轻的乡镇党委“一把手”。白金乡在龙井市算是条件比较艰苦的乡镇,姜哲荣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基层锻炼机会:“组织将我们这些年轻少数民族干部安排到急、难、险、重的岗位,目的是锻炼能力,让我们尽快成长。”
    延边州一直坚持优先选拔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有计划地组织少数民族干部到基层、上级机关、经济较发达地区和条件艰苦的地方锻炼,增长才干。五年来,共组织培训少数民族干部10510人。
    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惟妙惟肖的剪纸窗花,质朴可爱的满族村民,还有木房顶木烟囱的特色建筑。。。。。。走进抚松县漫江镇锦江木屋村,满族鲜明的文化特色扑面而来。抚松县漫江镇党委书记白金华说:“锦江木屋村是满族特色村寨,以满族居民群众为主,我们要把满族的民俗风情原汁原味地保持下去,让满族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和龙市金达莱村、安图县茶条村是朝鲜族特色村寨,前郭县查干花村是蒙古族特色村寨……我省已经建成30多座特色村寨。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每一座特色村寨,都是一座生动的民族文化博物馆,特色村寨充分展示了各民族的独特文化,让少数民族文化成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维系各民族团结的联系纽带。
    近年来,我省坚持突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推动了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发扬传承。目前,在我省42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中,少数民族项目有37个,朝鲜族农乐舞、长白山满族剪纸先后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延边州千人象帽舞表演、前郭县2008人马头琴齐奏等创造世界吉尼斯纪录。《千年阿里郎》、《放歌长白山》、《洪皓》等多个民族剧目获全国或部级大奖,成为了新时期的艺术精品。
    只有活的文化才具备吸引群众的魅力,我省积极推进文化设施建设,不断扩大少数民族文化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吸引更多人参与到越来越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活动中来。
    吉林市朝鲜族群众艺术馆的免费开放、免费服务和公益演出,将文化设施的公共服务送到了每一个喜欢少数民族艺术的人身边。顶楼排练厅里,每天都有合唱团、舞蹈队、表演班等热爱朝鲜族文化艺术的人们聚集在这里排练。65岁的李善玉阿姨参加了阿里郎朝鲜族合唱团,每周都会来这儿排练,“这儿的工作人员都非常专业,无论哪个社团到馆排练,他们都会细心指导。”
    艺术馆馆长全京业说:“2011年起,我们公共空间设施场地面向公众免费开放,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现在每天都要接待8到10个社团。希望通过辅导培训,传播优秀朝鲜族文化,同时也为各族群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
    目前,我省已重点建设了延边朝鲜族博物馆、非遗馆,白山市、伊通县满族博物馆,前郭尔罗斯蒙古族博物馆等一批民族文化场馆。我省民族自治地方共有各级公共图书馆12个,文化(艺术)馆1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45个,城市社区文化中心28个、活动室207个,各类农村文化大院703个,极大地丰富了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生活。
    平等互助共享幸福
    要问回族青年最苦恼哪些问题,找到生活习惯一致的伴侣绝对是其中之一。为了解决他们的婚恋难题,长春市早在1985年就成立了回族婚姻介绍所,为回族男女青年提供婚介服务。
    在长春,有近5万名回族群众,为了改善他们的民生需求,长春市先后投资约6亿元,有针对性地打造了“一条龙”服务体系,改善了回族小学的办学条件,成立了回族婚姻介绍所、回族福利院,建设了回族公墓,从入托到婚恋,从养老到殡葬,让回族群众都能得到满足需求的服务。
    围绕少数民族最关心,最需要的现实问题,在饮食、语言、教育、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我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管理服务,不断健全民族事务服务体系。
    针对少数民族群众的特殊需求,以及牛羊肉价格上涨的实际情况,我省自2009年起,开始启动对具有清真饮食习惯的少数民族发放肉食补贴政策,至今已累计发放补贴资金4000多万元。我省的部分城市社区在便民大厅设立民族工作服务窗口,专门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服务,解决他们在住房、就业、子女入学、看病就医等方面遇到的困难,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和谐的民族关系首先从和睦的邻里关系开始。延吉市丹山社区住户将近70%是朝鲜族,连续九年举办的“邻居节”活动,就是为了鼓励社区内的各族群众互相了解,互相帮助。百家宴、邻里谈心会、才艺展示会、趣味运动会。。。。。。在“邻居节”期间,这些群众性的活动会相继展开,吸引居民们共同参与。
    70多岁的朝鲜族大娘孟红淑和老伴住在丹山社区,因为儿女不在身边,家里许多活计都是楼上的汉族邻居张永生帮着干的。有一次孟大娘的老伴突发脑血栓,就是张永生帮着把大爷送到了医院。“楼上楼下住着,邻居家里有困难,就搭一把手,尽一份力,这些不是应该的么?” 张永生说。
    “邻居节”的开展,让社区里的邻居之间越来越熟悉了,冷漠隔阂的城市病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各族群众之间的真心沟通,互帮互助。
    民族团结演绎大爱
    16年来,韩哲范在图们市周边收养了100多名不同民族的儿童。为了抚养这些孩子,供他们上学,他陆续卖掉了40多头牛、80多头山羊,连母亲的房子都卖了。韩哲范总是说:“在我的大家庭里,各族孩子都是一样的。钱没有了可以借,以后总有还得上的时候,但是耽误了孩子的教育,就无法弥补了。”
    在朴海玉创办的龙井市残疾人安养庇护院里,她像妈妈一样保护和经营着这个特殊的大家庭。 84名各族贫困残疾人,在这里生活不需要交任何费用。朴海玉说:“只要我还有一口饭吃,就让大家和我一起吃,在这里,我们不分民族,谁有困难,我就帮助谁。”
    张树森退休后自掏腰包,投入资金1.2万元,订阅了64种报刊,购进2000多册旧书,在通榆县包拉温都蒙古族乡创办了免费向青少年和群众开放的“报吧”。“报吧”里有各种民族文字的杂志书籍,吸引了各族青年群众到这里交流学习。张树森说:“钱对我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只要能让各族孩子在 报吧 得到知识,增长见识,我的投入就值了。”
    ……
    一个个感人的民族团结故事,在白山松水间广为传诵,是我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的绚烂章节,彰显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多年来,我省大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在全省范围内营造了“情同手足,亲如一家”的民族团结氛围。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通过开展“比团结、比发展,创模范”以及“双百工程”等活动,在社区、村屯、学校、企业和军(警)民共建五个层面,集中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创建工程,选拔培育出了100个示范单位典型和100个先进个人典型。
    延边州被确定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市、盟)试点单位;延吉市、前郭县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县级示范单位。在2014年9月国务院召开的第六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我省有19个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4名模范个人受到表彰。延边州第五次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少数民族自治州。
    一幕幕、一桩桩感人肺腑的民族团结故事,是一份份沉甸甸的感动,更是吉林各族人民心手相连、亲如一家的赞歌,印证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我省各族人民像爱护眼睛一样珍视民族团结,挽手同心,共同写就了和谐、发展、团结、奋进的华美诗篇。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