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语言文字 >

面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曹文轩儿童文学创作启示


    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上荣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这是中国作家首次获得这一殊荣,再次证明在中国崛起的大背景下,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界文坛将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曹文轩在获奖感言中表示:“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大门向世界打开,世界之风扑面而来。中国的文学开始了日新月异的时代……没有这样一个还在不断提升的平台,在洼地上写作的我,是不可能指望有世界目光向我投来的。我对这个平台要感恩,我要感谢中国文学界,和中国儿童文学界的兄弟姐妹们。”这既是“学者作家”曹文轩的自谦之词,又是他在了解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历史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得出的一个客观结论。所谓儿童文学,又称为少年儿童文学,是一种主要以未成年人为阅读群体的文学类型。按照未成年人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程度、思维等来划分,它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幼儿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三种类型。回眸历史,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以丰富的生活资源和不断提升的艺术水准,逐渐形成独特的文学特点,并取得很高的文学成就。
    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晚清,不过它却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之后得以发展并成熟,叶圣陶创作的《稻草人》是其成熟的标志。当时的儿童文学在语言形式上形成了符合少年儿童心理特点的口语化、戏剧化和音乐性等美学特点,内容主题则具有反对“瞒和骗”的现实主义精神,这一优良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新中国成立后进入当代儿童文学创作时期,此阶段苏联儿童文学被大量引入和翻译,主要以盖达尔的《铁木尔和他的队伍》、卡达耶夫的《团的儿子》等为代表,其内容中的“人与大自然”、“塑造小英雄人物”等主题融入当时中国的儿童文学创作中,成为我们创作的新元素。上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当代儿童文学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继承“五四”以来形成的儿童文学传统的同时,也积极吸收世界各国儿童文学创作养料,从而获得了进一步发展。
    在此基础上,中国当代儿童文学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在认知、审美和娱乐等方面发展和完善,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而且承担起从少年儿童的角度与层面来展示人类生活本质的社会责任。这体现出它对现实主义精神传统的继承与发扬,正如郑振铎在《稻草人》的序言中指出的:“把成人的悲哀显示给儿童,可以说是应该的,他们需要知道人间社会的现状,正如需要知道地理和博物的知识一样。”在充分表现中国儿童成长经历、挖掘他们丰富情感世界的基础上,中国儿童文学作品的读者群逐渐扩展到成年人群体,带动了儿童文学创作和研究的兴旺发达。一些作品具有浓厚的本土特色,从中国儿童多姿多彩的故事中书写善良和美丽的人性,表现全人类共同面对的生活和情感问题,吸引了世界各国读者的目光。这种良好的发展态势在新世纪之后得以延续,出现了一大批活跃在儿童文学舞台上的优秀作家和研究者,曹文轩就是其中优秀的代表。
    曹文轩不仅继承了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优秀传统,而且广泛吸收、化用中外古今儿童文学的营养因素,由此创造出一种具有中国气派的“美文小说”。这种“美文小说”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和艺术成就,这亦是他能够超越同时代其他作家,走在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前列的一个主要原因。
    首先,曹文轩的“美文小说”不但在充满中国古典文学美感的清丽文字中展示出纯美风格,而且通过对国人苦难生活的描述表现出超越苦难、直面人生的现实主义精神。笔者曾在《一种“独立创作”的美文小说》一文中指出曹文轩小说中苦难意识具有的文学意义:“提倡一种由苦难的超越而产生的崇高美感。这既是对当今现实生活中享乐主义盛行、缺乏忧患意识的质疑和反拨,又是对文坛现在流行的书写‘无节制的苦难意识’和‘审丑’的一种纠正,而把生活中‘苦难的丑’变为小说艺术中至高的美感。”需要指出的是,其作品中的“苦难”精神并没有违反儿童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有学者指出,儿童文学作品内容主题上的特殊性体现为四个特点,即远离暴力、远离成人社会的恶俗游戏与刺激、远离成人社会的政治权力斗争、远离成年人的性与两性关系。当然这并不是说儿童文学就处于远离现实社会生活的象牙塔中,那并不符合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现实主义精神的优秀传统。但是如何把成人世界的光明美好现象与残酷黑暗的一面都辩证地、适度地展示出来,就成为所有儿童文学作家必须要解决的一个创作难题。曹文轩儿童小说中的苦难意识则成为切入、展现复杂现实社会生活的重要视角,他的小说把苦难变成财富,在苦难生活和悲剧故事中细致描摹美好与丑恶、光明和黑暗等人生复杂面貌,在真善美战胜假恶丑的精彩人生故事中展现出积极乐观的正能量。除此之外,他的小说通过较为纯净的少年儿童眼光来观察、思考复杂的世界,不但能凸显成年人小说所忽略的某些现实生活本质,也使作品具有独特的反省、批判现实的力度与深度。
    其次,曹文轩儿童小说被公认为具有“注重情感的力量”之特点,这是其作品具有高度艺术成就并获国际大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曹文轩在获奖感言中也曾谈论自己小说的特点:讲述的既是地道的中国故事,也属于全人类。具体到作品来说,他的代表性儿童小说均讲述了中国十二三岁少男少女的成长故事,“也属于全人类”的故事显然是指具有人类普遍特点的各类情感故事。例如《青铜葵花》中农村少年青铜对少女葵花的复杂情感,这种感情超越了兄妹亲情,更超越了男女爱情和友情。正是这种极端而纯粹的感情产生的超常力量,才让哑巴青铜在葵花回城后,无法抑制地呼喊出“葵花”两个字,使小说结尾韵味无穷。这种情感力量的描写,既充分表现出小说人物之间感情的深挚和美好,又充分发挥了艺术想象力,打动了读者的内心。青铜的复杂情感已经突破了诸多成长故事中描写少年青春期性意识萌动与内心世界,均比较含蓄、点到即止的惯常写法,突破了那些简单、单一的概念化的青春纯美情感描写方式。这种情感的力量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来自于曹文轩苏北乡村生活的经历和记忆,它们孕育了小说的生动细节和独特情感,展示出乡村少年儿童美丽脱俗的内心世界,是地道的中国故事。借助于情感的力量,曹文轩的儿童小说传递着道义、智慧和美,以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感染少年儿童的心灵世界,塑造着他们美好的思想性格。
    再次,曹文轩“美文小说”的成就还体现在其高超的艺术技巧上,特别是对于中国古典文学技巧的熟练运用。对于西方现代小说中的某些艺术技巧,曹文轩认为实际上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早已存在。曹文轩在其学术专著《小说门》中明确指出,《红楼梦》中的情节空缺设置和现代小说中的“省略”完全一样,法国新小说家罗伯·格里耶所谓的“小说套小说”技巧和宋元话本的“入话”也相同。我们对中国文学的很多优点疏于发现,东西方小说均是人类精神的自然产物,因此中国古典小说和西方现代小说的某些艺术技巧会交叉重合或暗合是一种正常的文学现象,符合文学的发展规律。只是此前一度流行的“西方中心主义”观点蒙蔽了国人的眼睛,才有了贬低本土崇拜国外的不良风气。也正是因为具有了这种理论自觉,曹文轩大胆化用中西文学技巧并加以创新,他的“美文小说”才能够既具有唐诗宋词般的古典美学韵味,又带有西方小说所擅长的揭示深层次微妙人性等诸多特点,体现出丰厚的文学魅力。
    概而言之,曹文轩荣获国际安徒生奖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在于,他讲述的中国儿童故事与人类生活面临的普遍问题相通,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正如他自己所说:“这个人、这个愿意在文学上有所成就的人,懂得生他养他的土地是他永远的资源,而思考的问题应该是世界的。题材可以是中国的,但主题却应是与人类相关的。”这样的作品才有坚实的生活基础和饱满的情感体验,才能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曹文轩的成功表明,优秀的中国作家能够讲好少年儿童的故事,能够以本土特色鲜明的“中国故事”面向世界。可以预见的是,此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作家将在国际文坛获得高度认可,中国当代文学也必将以充分的自信走进世界读者的心中。
    (作者单位:鲁东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