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旅游:民族文化生出强产业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2:11:02 《云南日报》 岳晓琼 参加讨论
今年1至7月,弥勒市接待国内外游客239.31万人次,同比增长20.48%,实现旅游业收入14.06亿元,同比增长36.72%。旅游产业已逐步发展成为弥勒的支柱产业和县域经济实现突破发展的新“引擎”。 在旅游产业的培育过程中,弥勒市利用自然生态与历史文化条件优势,深挖资源,迎合市场,满足需求,全力打造“高端度假旅游、大众商务旅游、民俗文化旅游、佛文化旅游、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多彩文艺旅游、浪漫休闲旅游”7张靓丽名片,实现了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塑造了休闲度假的旅游新形象。 品牌发源于民族文化 8月7日,万人共舞阿细跳月拉开了第六届阿细跳月民族节的序幕。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弥勒味道”传统美食节、弥勒民俗风情书法美术摄影展、湖泉篝火跳月、摔跤、斗牛比赛等次第亮相,让弥勒人以民族节庆为名享受了一场文化盛宴,也吸引了八方目光再次聚焦这个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城市。 65岁的弥勒阿细跳月协会副会长曾德奎因着民族节的开幕一直都很兴奋,开幕前忙着带领几百位成员编曲、演练、走台,万人共舞时他任笛师。对于15年来一直致力于阿细文化传承与传播的他来说,自2009年开始每年这么一次全弥勒人甚至大量外来游客参与、体验阿细文化的机会弥足珍贵。 设立民族文化唱主角的节日之外,弥勒市充分利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细跳月、阿细先基和“民俗活化石”阿细祭火等原汁原味的特色民族文化资源,于2014年投入资金1.6亿元,建成了水景观、阿细文化陈列室、民族广场、彝族图腾标志等一批民族文化旅游景区景点,创建了可邑小镇国家3A级景区并形成产业体系,成为全国民族文化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范例。同时,在列为全国优选旅游项目的红河水乡建设中也把“阿细跳月”文化融入其中,将“阿细跳月”编制成为其中一首喷泉音乐曲目,随着水舞秀演出向游客展示弥勒独特的阿细文化。 “这些还不够。”阿细人曾德奎兴奋之余也有着自己的忧虑,“阿细文化所植根的那种简单、封闭的环境已不复存在,学习笛子、大三弦的制作和演奏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甚至唱词所用的阿细语也在逐渐消失。” “所以我们很支持打造民族节、可邑小镇这样的文化品牌。她们的存在,不仅大大提升了阿细文化的知名度,也给阿细文化的创新、发展注入活力。‘非遗’概念在弥勒深入人心,我们对传承人的扶持,对传统文化的整理、再创作,建立传习所,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等一系列动作才能更好地开展。反过来,民族文化得到保存,旅游产业发展才能从中汲取更丰富的营养。”弥勒市文化馆馆长陈保舜说。 历史孕育出弥勒味道 第六届民族节期间,首届“弥勒味道”传统美食节吸引一大批“吃货”慕名而来。美食节的倡议者——弥勒餐饮与美食行业协会秘书长陶云介绍了举办的初衷:“搭建一个平台,让外界认识弥勒餐饮业,进而倒逼弥勒餐饮找到自己清晰的定位。餐饮业是又一个聚集人气的行业,它的提升,将大大助推弥勒的旅游业升级。” 陶云不仅是上述概念的倡导者,更是一个实践者。走进陶云的地盘——“弥勒故事”餐厅,四合院,瓦木结构,树木掩映着楼亭,流水环抱着青石。立于院中青石四望,墙上黑白色王炽、孙髯翁、杨绳武、张冲的画像,“同庆丰”、“天顺祥”的阁间名再次将弥勒这片热土的神奇与荣光展现在眼前。 “建筑是复古、质朴的风格,装修时我们花了大心血对弥勒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让‘弥勒故事’从历史名人文化中慢慢走出来。”陶云缓缓地阐述着自己的构思,“不过仅有讲故事的环境是支撑不起来的,菜品尤其重要。”在陶云等一众弥勒餐饮从业者对本地的旅游业态进行分析后,他们认识到弥勒会在休闲度假、康体养生方面大有作为,因此弥勒故事在搭建自己的菜系时,“松茸养生菜系”、“意境菜系”等被主推出来。“菜品还在继续丰富,不久餐厅将推出‘钱王宴’。弥勒故事里品弥勒的层次将越来越丰富。”陶云说。 如果说,陶云是用弥勒的历史文化发酵出弥勒故事,那么唐丽萍一家则凭借祖孙三代的历史传承将“马氏卤鸡”沉淀出一种弥勒味道,成为弥勒文化的本身。“从新中国成立前外公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地卖,到如今3家店面统一供货,我们家卤鸡一直秉持着最传统的手艺。”唐丽萍在忙碌的间隙才可以接受采访。有人说,到了弥勒,要喝一瓶酒,云南红;洗一个澡,泡温泉;跳一曲舞,阿细跳月;吃一只鸡,弥勒卤鸡。 项目打造出休闲文化 “旅游是吃、住、行、游的综合体验。餐饮业要提质升级,需要从文化上下工夫。其他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业态的选择,也需要注意‘文化魂’的培育。”弥勒旅发委常务副主任李雁斌如是说。 “罗旭,弥勒人……23岁那年突发奇想,要做个艺术家……前后数个十年旅程回顾,玩泥巴的时间最长,曾多次想改道,木已成舟,难为它用,只好顺水行舟啦。”这个调侃着自己生命历程的罗旭,由弥勒走出去,成为众人口中的雕塑奇人。如今,这位奇人又在家乡的东风韵庄园里占有了一方空间,将自己对大地的眷恋、对原始生命气息的向往深深烙印在这里。规划用地5000亩,预计投资20亿元的东风韵庄园内,博物馆、艺术馆、知名艺术家创作室主体建筑已基本完工,600多亩的薰衣草、近5000棵华山松已试种,配套建设了田间和森林游览道路、薰衣草庄园提水和灌溉系统,弥勒的“普罗旺斯”初具雏形。 而正着手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云南红酒庄,则借助“东方波尔多”的品牌效应,通过引进法国葡萄酒酿造技术,建设国内一流的葡萄酒酿造基地和葡萄酒文化体验地,大力发展融观光、参观、品酒、住宿和文化体验为一体的复合型葡萄酒庄园,最终形成红酒文化聚集区,并实现万亩葡萄园绿色生态景观、欧式风格建筑群落和品位高雅的“云南红”三者的有机融合,打造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名片。2014年酒庄已接待旅游人数12.3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1475.69万元。 与中原汉儒文化及江南水乡文化相融合,打造红河水乡高端旅游名片;以休闲康体文化相融合,打造湖泉生态园大众商务旅游名片;与高原特色农庄文化相融合,打造玫瑰湾浪漫休闲旅游名片……“众多旅游项目的建设将带动弥勒一个休闲养生的旅游设施群落的诞生,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协调不同项目文化内涵的选择,做到项目间的差异和互补,从而让弥勒真正成为一个休闲度假旅游的目的地。”李雁斌说。 (原标题:弥勒旅游:深度融合强产业)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重庆:小片区开发带动大片区攻坚
- 下一篇:云南:沿边信息化建设正当时